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氮是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维持最重要的元素。有机农业无化学肥料投入,生物固氮是氮素最重要的来源之一。然而到目前为止,有机栽培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固氮活性的影响尚不清楚。本文以20年常规栽培花椰菜农田土壤为对照,比较经10年、14年、20年有机栽培后土壤微生物固氮活性的变化,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探究了影响土壤生物固氮活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7天的测定周期中,与常规栽培相比,10年和14年有机栽培降低了前期土壤生物固氮速率,但整个周期累积固氮在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不同年限有机栽培对土壤生物固氮速率和累积固氮量影响显著,整体而言14年有机栽培的最低,10年和20年有机栽培间的差异因培养时间而异。培养结束时,常规栽培土壤固氮速率接近于0,有机栽培的花椰菜土壤则仍保持较高活性。皮尔森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RDA)表明,NH4+、NO3?及Olsen P含量是影响有机栽培土壤生物固氮活性的关键因素;其中,NO3?对固氮有抑制作用,Olsen P则促进了土壤生物固氮活性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磷酸酶活性对碳、磷添加的响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外源养分添加对稻田土壤磷酸酶活性影响的特征,明确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胞外磷酸酶活性对碳、磷添加的响应过程,为稻田土壤水肥管理,实现农业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湖南长期种植水稻的典型缺磷水稻土,进行盆栽试验。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不添加碳磷(CK)、添加碳(C)、添加磷(P)和添加碳磷(CP)。采用96微孔荧光法测定根际土与非根际土的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同时基于生物可利用性的磷分级方法(BBP法)测量4种磷组分(Ca Cl2-P、Citrate-P、Enzyme-P和HCl-P),探讨碳、磷添加对4种生物有效性的磷组分的影响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响应特征。【结果】与CK相比,C、P添加和CP配施处理水稻地上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29.76%、84.03%和87.94%(P0.05),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减少20.13%、增加57.49%和56.53%(P0.05);植物全磷(TP)含量与生物量变化规律一致,C、P和CP添加处理地上部分TP含量比CK分别增加57.23%、95.21%和95.91%(P0.05),地下部分TP含量比CK分别减少26.12%,增加45.45%和38.01%(P0.05)。根际土pH、NH_4~+-N和Olsen-P的含量低于非根际土,CP配施处理中根际土微生物量磷(MBP)含量高于非根际土;碳、磷添加对4种基于生物有效性磷组分具有显著调控作用(P0.05);Olsen-P和MBP与ALP呈极显著负相关(P0.05),与ACP无显著相关性,表明微生物对速效养分利用明显。冗余分析表明非根际土壤中的酶活性变化主要受Olsen-P、MBP、Ca Cl2-P和Citrate-P含量影响;而土壤中含水量、pH、NH_4~+-N、根系生物量、HCl-P和Enzyme-P含量主要影响水稻根际土壤中的酶活性。【结论】P和CP配施处理能提高缺磷水稻土微生物活性,显著增加水稻生物量,提升根际微生物效应,改善土壤环境,有利于稻田生态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为准确评估亚热带稻田土壤的固碳特性及其有机碳的储量动态变化情况,进一步提升稻田土壤肥力,从亚热带稻田土壤碳库储量的时空分布与演变规律、稻田土壤有机碳的输入、微生物固碳的功能、有机碳矿化特性及其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我国亚热带区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与固碳效应明显高于旱地,其突出的碳固持能力主要是由于水稻光合碳的输入、土壤自养微生物固碳及淹水限制了微生物活性、抑制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过程,促进以植物残体直接积累。稻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受碳氮磷计量、水肥管理措施以及温度等因素调控,从而影响着稻田土壤的固碳减排效率与潜力。本文提出“碳中和”背景下稻田土壤固碳减排的研究展望:基于亚热带稻田土壤对我国农田土壤碳固碳减排方面的重要性,提出了系统研究稻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碳累积和转化的作用机制,构建高精度的区域土壤有机碳库模拟模型及储量估算方法,以助力提升农田土壤肥力,加快我国农业双碳目标和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