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为探索黄龙病防治的新途径,开展微波热处理对黄龙病的防控效果研究。该研究搭建了微波热处理平台,对长春花微波热处理参数(转盘转速、单个磁控管的微波功率、磁控管数量)进行优化,并用优化后的参数组合对感病长春花进行热处理,处理后90 d内跟踪检测长春花叶片中黄龙病菌的浓度、淀粉和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长春花微波热处理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单个磁控管的微波功率150W、3个磁控管、转速10~20 r/min;热处理90 d后,感病长春花叶片中的黄龙病菌Ct值(阈值循环数,该值低于32时为阳性)由阳性(17.01 ±0.97)转至近阴性(31.91 ±2.35),病菌浓度下降了99.98%,淀粉含量和类黄酮含量恢复至正常水平,植株的活性恢复较好。研究表明,微波热处理有效抑制植物体内的黄龙病菌,可为黄龙病的规模化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可在柑橘果实橘络中大量增殖。为探究其在染病柑橘果实橘络内的增殖与分布规律,以感染黄龙病的沃柑、脐橙、琯溪蜜柚和沙田柚果实为材料,利用RT-qPCR对果实橘络单位片段(每1.5cm长片段)组织中的CLas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同时对感染黄龙病的沃柑和脐橙同一果实橘络不同位置片段中的CLas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4个品种橘络中的CLas数量存在差异,其中沃柑和琯溪蜜柚橘络平均每1.5 cm片段中的CLas数量显著高于脐橙和沙田柚(P <0.05)。沃柑和脐橙果实同一橘络位于中端或中后端片段组织中的平均CLas显著高于前端(P <0.05),而琯溪蜜柚和沙田柚各部位无差异。CLas在不同品种果实橘络中的丰度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橘络中的物质组成有关,而CLas更倾向于在果实橘络中端或中后端组织中增殖的原因可能与营养物质在橘络中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3.
柑橘黄龙病是我国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由限制于韧皮部的难培养细菌 “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所引起。年桔是广东优势品种之一,近年来受黄龙病危害造成种植面积大幅缩减。本研究以感染黄龙病的年桔枝条和果实为材料,通过定量Real-time PCR分析CLas在染病年桔枝条及果实橘络中的分布规律。感染黄龙病年桔枝条的新梢普遍表现为叶片斑驳与黄化,但有部分染病枝条的新梢无明显症状,同时染病年桔枝条严重落叶。感染黄龙病年桔果实主要表现为小果、果实畸形、种子败育及“红鼻子果”的症状。定量结果表明,在同一染病年桔枝条中CLas呈不均匀分布的规律。除果实组织(果蒂、果实中轴和橘络)中能稳定检测到CLas外,新梢(新叶和新梢韧皮部)和主干韧皮部并不一定都能检测到CLas。统计分析表明,在同一染病年桔枝条中果实橘络部位的CLas浓度最高(103,360 ± 23,280)且要显著高于其他组织中的CLas浓度(P < 0.05)。此外,通过对同一橘络不同片段(每1.5 cm)中的CLas进行定量发现,CLas在同一橘络中的分布亦不均匀,其中以中前端(1.5-3.0cm)片段组织中的CLas含量最高(22,654,615 ± 4,528,014),且显著高于前端(0-1.5cm,10,423,214 ± 2,059,265)和后端(4.5-6.0cm,3,114,303 ± 1,133,173)(P < 0.05)。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CLas在柑橘植株中的转运与增殖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20年7—9月,在广东德庆县武垄镇田间调查广佛手黄龙病并采集疑似感病样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出有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的样品进行症状描述与系统分析,同时,对染病广佛手带果枝条(分为老叶、近果叶、嫩叶、果蒂和桔络5个部位)的病原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以德庆县高良镇树龄一致的感染黄龙病贡柑枝条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感染黄龙病的广佛手叶片表现为典型斑驳、轻微斑驳、轻微黄化、均匀黄化、变细变小和革质等症状,以斑驳症状为主,存在无症状感染的现象,未发现缺锌状症状;感染黄龙病果实表现为变小、硬化、畸形、果蒂黄化、果实基部黄化等症状,存在无症状感染的现象,未发现“红鼻子果”症状。染病广佛手枝条的病原时空分布是动态变化的,但与贡柑不同,同时,随着果实成熟并未在果实桔络中大量富集;与贡柑相比,染病广佛手同一时期同一部位的CLas浓度普遍较低,说明广佛手可能具有一定的耐病性。  相似文献   
5.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HLB)是柑橘生产上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严重威胁着世界柑橘产业的发展。该病害由难培养细菌——候选韧皮部杆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所引起,通过带病苗木和媒介昆虫进行传播蔓延。近年来,随着DNA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基因组学被广泛应用于柑橘黄龙病的研究,并为克服黄龙病菌难培养所造成的研究瓶颈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柑橘黄龙病菌基因组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探究黄龙病菌与寄主植物的互作关系,而且可为抗病栽培和病害早期检测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本文结合当前柑橘黄龙病的研究概况、病原全基因组的测序策略及基因组的特征描述,重点综述基因组学在黄龙病致病机理、病原遗传多样性与分子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2020年7月-9月,在广东德庆县田间调查广佛手黄龙病并采集疑似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对广佛手样品进行检测,对检测出有黄龙病的样品进行症状描述与系统分析,同时,对染病广佛手带果枝条(老叶、近果叶、嫩叶、果帝、橘络)的病原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以同一产地且树龄一致的感染黄龙病贡柑枝条同样部位为对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感染黄龙病的广佛手叶片普遍表现为斑驳/黄化、叶片革质、叶片细小等症状,未发现二级缺锌症状;感染黄龙病果实则主要表现为果实变小、硬化、畸形、果蒂变黄、果实基部黄化的症状,暂未发现“红鼻子果”症状,叶片和果实中均存在无症状感染的现象;染病广佛手枝条中的病原时空分布是动态变化的,但与贡柑不同,随着果实成熟“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并未在果实橘络中大量富集;与贡柑相比,染病广佛手同一时期同一部位的CLas浓度普遍较低,说明广佛手可能具有一定的耐病性。  相似文献   
7.
柑橘溃疡病是柑橘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之一,由柑橘黄单胞杆菌柑橘亚种(Xanthomonas citri pv. citri,Xcc)引起。为了全面系统地研究广东省柑橘溃疡病菌的种群遗传结构,通过比对分析已报道的中国8个柑橘溃疡病菌全基因组序列的串联重复位点(ShortTandemRepeat,STR),筛选出6个高度变异位点,对广东省的15个市(县)14个品种共352个柑橘溃疡病菌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对广东省不同地区的柑橘溃疡病菌株鉴定出6组类群:潮州和汕尾为Ⅰ组,梅州和河源为Ⅱ组,肇庆、广州、江门、佛山和惠州为Ⅲ组,阳江、茂名和湛江为Ⅳ组,云浮为Ⅴ组,韶关和清远为Ⅵ组。基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距离对广东省不同品种的柑橘溃疡病菌株鉴定出5组类群:沃柑、贡柑、朱砂橘、砂糖橘、茶枝柑、红江橙、马水橘为Ⅰ组,脐橙和柠檬为Ⅱ组,蕉柑、茂谷柑和春甜橘为Ⅲ组,沙田柚为Ⅳ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