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篇
农作物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石峡遗址M104古稻稃壳印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缺乏古稻谷的情况下,稻壳印痕也不失一种鉴别古稻的方法,用此方法对100片石峡遗址M104古稻稃壳双峰乳突印痕进行研究,确认石峡古稻是一个处于籼、粳分化,属性模糊的杂合种群,是古稻演化历史阶段的反映.石峡古稻所呈现的籼、粳模糊性和分化状态特征,表明石峡古稻是我国栽培稻起源与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2.
用性状差异显著性测定,欧氏距离比较,粒型判别函数等方法,对石峡遗址25粒完整的炭化稻米,经过复原为新鲜稻谷后,通过综合分析认定,石峡古稻为一正向籼、粳两亚种分化的栽培稻种群。  相似文献   
3.
1984年,广东省博物馆在广州沙河顶广州乐团的基建工地上清理了一座东汉时期砖室墓。随葬品中有一件陶牛圈明器,现介绍于下。陶牛圈平面布局为方形。前段为栅栏式围墙,顶无遮盖;后段为密封式围墙,上有悬山式屋顶遮盖。圈中间有一柱承托屋檐。牛圈正面有门外敞,门两侧有不对称的榫孔;右侧四孔,左侧三孔。圈门右有一人,手执一棒作栓门状。圈内共有五牛,大小不一,形态生动有趣,其中两条大牛作跪卧状,伸舌舔鼻,卷尾;三条牛犊二小一大,  相似文献   
4.
 用水稻双峰乳突、粒型特征分析等方法,对广东省封开县杏花河古稻进行研究。研究显示,封开杏花河古稻稃壳印痕双峰乳突单体的纵横比平均为1.01,处于籼、粳的分界线上,已处在籼、粳分化初期;双峰乳突判别函数为-0.99,处于籼、粳两亚种之间的中点附近,靠近普通野生稻,表明尚处在籼、粳未分化完成的原始状态;粒型显现出一种长而大粒的野生稻、籼稻中间型特征;相对距离测定表明其性状总体处在野生稻和籼稻的过渡阶段。经综合分析后认为,该群古稻粒型长而宽,大粒无芒,籼、粳属性模糊,属于一种古老的栽培稻;其双峰乳突形态种属特征不清晰,属于一种非籼、非粳、非野生稻的栽培稻种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