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9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验证“金得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杂交玉米制种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相关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对玉米生理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具有矮化植株、壮苗壮秆、控制株高、提高授粉结实率、提高产量、增强抗逆性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种子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河北省长城种子集团公司(承德067000)邢吉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除2700多家各级国有种子公司外,一些涉农部门和集体、个体企业也纷纷把经营触角伸向了“投资少、见效快”的种子业。由于种子市场管理不善,...  相似文献   
3.
高油玉米杂交种品质及其花粉直感效应的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环境对高油玉米品质的影响,以100个高油玉米杂交种和200个高油花粉直感的当代组合为材料,对品质性状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油玉米杂交种组合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间的含油量差异平均为1.00%,最小为0.17%,最大相差可达1.91%,不同组合间油分变化有一定差异,即不同品种在油分性状表现的稳定性上存在差异。年份和地点效应对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程度接近,不同年份和地点间的最大差异在1.00%左右;年份间的淀粉差异在0.4%左右,地点间的差异在1.7%左右,而单个组合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间籽粒淀粉含量的最大差异则达到5.81%。普通玉米籽粒高油花粉直感后,在地点和年份间油分变化最大的组合其油分变化达到1.88%,最小的组合为0.37%,总体平均为1.00%;单个组合的蛋白质含量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间的最大差异达到3.37%,最小为0.61%,总体平均为1.78%;单个组合的淀粉含量在不同年份和地点间最大相差6.21%,变化最小的组合相差0.71%,所有组合平均为2.95%。  相似文献   
4.
高油玉米自交系的杂种优势群划分和优势模式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以分属Lancaster、Reid、塘四平头、旅大红骨和外引种质群等5个不同杂种优势群的代表性自交系Mo17、7922、K12、丹340和8701为测验种,以来自于BHO、ALEXHO、RYD HO、SYN DO等4个不同高油群体的20个自交系为被测系,利用NCⅡ设计分析了被测系的配合力、杂种优势群、杂种优势模式及其在生产实际中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 20个高  相似文献   
5.
玉米自交系繁育体系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玉米自交系繁育体系现状我国从事玉米种子生产经营的公司或企业的玉米自交系生产,基本以外引(调)后隔离繁殖,严格去杂为主,即"省提、市繁、县制"的繁育体系.这种繁育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只有少数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大型种子公司建立了独立的玉米自交系繁育体系.这种繁育体系是以"循环选择法"、"重复繁殖法"、"株系循环法"等为原则指导生产玉米自交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与其姊妹交种花期授粉的试验表明:姊妹交种的吐丝期比对应自交系提前2-3d;姊妹交种的花丝长度显著长子对应自交系5-6cm;而吐丝到萎蔫的天数两者差异不大;在相近的时间内,姊妹交种花丝伸长快而集中,最终导致授粉结实率高。根据以上结果,在改良单交制种花期调配上,提前父本的播期4-5d,改播种二、三期父本为播种一期父本,在实践中应用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玉米自交系是配制杂交种的基础。没有质量纯正、数量足够、亲本配套的自交系,不可能配制出数量充足的优质杂交种。长城种子联合公司在近几年的实践中,在“一统繁、二经营、三提高”的方针指导下,逐步改变了过去那种自交系繁殖混乱的状况,总结出一套具有承德特色的玉米自交系繁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种618是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2003年选育的玉米新品种,其亲本组合为CL3317×沈137,于2010年4月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0004号)。  相似文献   
9.
应用莫惠栋最新提出的p q 2pq交配设计及其分析方法,研究84个玉米杂交组合及其13个亲本的株型、穗型、粒型等14个性状的遗传机制。结果表明:株高、叶夹角、穗长、穗粗、秃尖、结实长、穗行数、行粒数、容重、子粒长、子粒厚11个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穗粗、穗行数、容重、子粒长、子粒厚以加性效应为主;穗位、百粒重、子粒宽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其中子粒宽以上位性效应为主;除容重、子粒厚外,各性状的显性方向为正向显性;除子粒宽、子粒厚外,各性状还受到细胞质效应的影响;狭义遗传力排序为子粒长>子粒宽>容重>穗行数>穗粗>子粒厚>百粒重>株高>穗位>叶夹角>穗长>秃尖>结实长>行粒数。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玉米种子生产在品种、栽培、管理、制种技术上,形成了一套严格的技术规程。品种上以紧凑型玉米为主,平展型为辅,栽培上应用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育苗移栽技术、配方施肥技术、二比扔种植技术;在管理上应用超前抽雄技术、站秆扒皮技术、窄笼晾晒技术、“三上”(上房、上树、上墙)晾晒技术、网络化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