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4篇
农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8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嗜卷书虱和嗜虫书虱同属于啮目、书虱科、书虱属,亲缘关系极近,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常混合发生在储藏物中,大量发生时可造成严重的经济危害,在我国,已经上升为“双低(低氧、低药剂)”和“三低(低氧、低药剂、低温)”气调储粮中的害虫优势种群。本文对两书虱的危害性、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理生化及遗传稳定性、防治及对药剂和气调的抗性等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以期引起人们对该两种微小但危害日益严重的储粮害虫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2.
测定了自制植物源农药对柑桔大实蝇不同虫态的毒力、化蛹及羽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植物源农药对低龄幼虫的毒性最高,对老熟幼虫的毒性最低,LC50分别为130.358 4mg/L和25 163.230 0mg/L;自制植物源农药对柑桔大实蝇的化蛹和羽化都有一定程度影响,并且都以稀释25倍的影响最为明显,与毒力测定结果不完全一致,但化蛹和羽化的结果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3.
不同温度下气调及红桔油对嗜卷书虱的熏蒸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四元二次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温度,CO2,O2及红桔油四因子五水平不同组合对嗜卷书虱的熏蒸作用。结果表明四因子对嗜卷书虱熏蒸作用的效果影响显著;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四因子中CO2浓度对试虫死亡率的影响最大,红桔油浓度次之,温度第三,O2浓度作用最小;因子间互作分析表明,温度和其它三个因子以及O2和红桔油间存在着极的交互效应,而CO2和O2以及红桔油间交互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系统调查了具代表性的撂荒地、林区和农林交错带3种不同生境紫茎泽兰对生态群落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撂荒地紫茎泽兰分布区内的节肢动物物种数、个体数均大于农林交错地和林地紫茎泽兰分布区,且差异显著;农林交错地的个体平均数大于林地紫茎泽兰区,但物种数平均值相近.撂荒地紫茎泽兰区节肢动物分布特征是以植食性昆虫为主,其个体数量几乎占到节肢动物总数的三分之二;而农林交错带和林地紫茎泽兰区中,天敌和害虫比例分布相对比较均衡.撂荒地紫茎泽兰分布区内植食性昆虫虽多,但天敌的物种及个体数量较少,林区和农林交错地带,其生境相对封闭并且受各种干扰较少,植食性昆虫的物种稳定性相比撂荒地要高很多,因此天敌和害虫数量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划及菌源传播路径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四川省是我国小麦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end f.sp.tritici Eriks的菌源地和常发区,近10年秋苗病害始见期提前、流行期加长、危害损失呈上升趋势.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对全省132个小麦主产县(市、区)1987-2006年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流行区域可划分为川西北越夏区、川西南越夏及冬繁区、盆地冬繁区和川东南春季流行区.GIS软件分析发现病菌孢子在四川盆地内的传播路径为沿岷江、涪江、沱江和嘉陵江等4条河流自北向南、自西向东传播.  相似文献   
6.
紫茎泽兰生殖生长期叶片矿质营养元素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紫茎泽兰叶片中N,P,K,Ca,Mg,Al,Mn共7种矿质营养元素在生殖生长时期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紫茎泽兰在花芽分化期叶片中N,Mg,Al含量呈明显下降趋势,K,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蕾期阶段和花期阶段,叶片中N,K含量呈下降趋势,Mg,Al,Mn含量呈上升趋势,P,C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实期阶段,叶片中N,P,Mg,Mn含量呈下降趋势,Al含量呈上升趋势,K,Ca含量无明显变化。元素Ca与P的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其他矿质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高浓度CO2气调防治谷蠹及杂拟谷盗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将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ab.)成虫及杂拟谷盗Tribolium confusum Jacquelin du val卵、幼虫、肾和成虫分别暴露于35%CO2和11%O2,35%CO2和21%O2,75%CO2和11%O2,75%CO2和21%O2四种气调环境中12、24、36、48、60、72、84、96、108、120小时,结果表明谷蠹成虫对四种气调环境都很敏感,其LT50分别为34.6、42.0、18.6、17.8小时。杂拟谷盗成虫较耐35%CO2、11%O2及35%CO2、21%O2气调环境,处理120小时后,成虫死亡率低于12%。卵及幼虫对四种气调环境较为敏感,蛹对35%CO2、11%O2的耐受性比35%CO2、21%O2强,前者LT50为2248.3小时,后者为124.5小时,杂拟谷盗卵、幼虫、蛹及成虫对四种气调环境敏感顺序为:卵>幼虫>蛹>成虫。  相似文献   
8.
稻赤斑沫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赤斑沫蝉已由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在重庆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一年四季土壤中都有早卵,5月-9月是若早期,6月-11月为成虫期,6月下旬-8月为成虫盛发期,6月-8月为产卵期。卵或若虫以稻田为中心呈扇形分布,距田距30m-50m范围的旱地作物根系层最多。若早5龄,形态特征分区明显,各龄总历期19天-41天,平均27.7天;1-2龄若虫60%-80%分布在土中15cm-20cm范围内,3-4龄若虫75%-85%在土中5cm-15cm内,高龄若虫90%-95%分布在近地5cm-7cm范围内。饲养发现,1-3龄若虫向上移动的频率很快,从薯根上每隔2天-5天迁移1次,达1cm-3cm;7天-9天可迁移到苕茎叶上去;4-5龄常固定在一处,如不受惊动很少转移。成虫羽化后7天-15天、平均11.9天于上午9-11时、下午14-18时交配频繁,持续交配2h-4h;交尾后3天-8天、平均5.7天左右在有缝隙的土表产卵,散产,每处3-5粒,平均单雌产卵量200粒左右。成虫寿命11天-41天,平均19.2天,雌虫稍长。  相似文献   
9.
稻虫生态管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害虫综合治理(IPM)理论上的局限性使IPM的实施仍以有毒农药的使用为主要手段,结果合成农药销量有增无减,导致环境质量继续恶化,传统的植物保护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越来越高。害虫生态管理(EPM)已成为IPM的发展方向,它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环境保护学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在不断搜集有关信息、随时对系统进行监测和预测的基础上,以系统失衡时的虫口密度为阀值,采取自然控制与人工调节相结合的防治策略,维持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性和提高系统本身的自我调控能力。随着耕作制度的改变、品种的更换、栽培技术的改进,稻田害虫群落也在发生相应的演变。因此,稻田害虫的管理对策要以作物为中心,以当地的主要害虫对对象,充分发挥天敌、品种、生境等自然因素对害虫的控制作用,开发关键技术,形成区域性的EMP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朱砂叶螨抗甲氰菊酯品系选育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从保留的室内相对敏感品系分出一个亚品系开始培育朱砂叶螨的甲氰菊酯抗药性品系。连续用药40代,抗性增长68.5倍。以此抗性品系(R)和相对敏感品系(S)杂交、回交,研究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遗传形式。正交(SR)和反交(RS)F1代的LC-P线介于S与R之间且偏向S方,显性度DSR和DRS分别为-0.83和-0.29,表明抗性由不完全隐性基因控制;两D值(DRS和DSR)95%置信限没有重叠,表明两个 D值(DSR和DRS)存在显著差异,也表明朱砂叶螨对甲氰菊酯的抗性遗传可能存在母体影响或核外效应;对F1杂合子与亲本的回交(SR♀×S♂和RS♀×R♂)F2代测定表明抗性由单基因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