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1篇
综合类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粤西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2 hm~2样方的调查数据,结合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方法对广东省肇庆市三叉顶自然保护区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的空间异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林龄的增长,土壤水分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不同林龄桉树林不同土层水分含量差异明显(P<0.05).1年生桉树林0~25,25~50 cm层土壤水分变异函数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指数模型,3年生桉树林各层土壤水分变异函数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球状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表明,同林龄桉树林各层土壤水分均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且自相关部分的空间变异性在总的空间变异性中占主要部分.同林龄桉树林在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具有相似的空间自相关变化趋势,不同林龄桉树林相同土层土壤水分的空间自相关变化趋势差异明显.Kriging插值分析显示.1年生桉树林各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小,空间依赖性小,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3年生桉树林各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大,空间依赖性相对较高,破碎化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进境动物疫病预警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随着我国动物进出口贸易活动的不断增长,进境动物给我国带来的疫病风险也急剧增长,检验检疫工作难度也随之加大。文章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的检验检疫管理工作中,为解决当前进境动物面临的检验检疫管理、疫病预警、风险评估等问题提供快速手段。【方法】文章以浙江省各进出口口岸为例,利用WebGIS、Vue.js、PHP和数据库等技术,构建进境动物疫病预警信息系统。系统划分为6个功能模块,包括:资料管理、检疫管理、产品溯源、风险预警、统计分析、系统管理。【结果】定期发布进境动物疫病监测数据,包括出口国疫病流行状况、我国派驻境外预检人员的实地监测信息以及我国国内隔离检疫数据等于一体的监测数据,为进境口岸、企业提供及时、充分的出口国动物疫情预警信息。【结论】研究将有助于提高进境动物检验检疫的工作和管理水平,也为相关行政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使之有的放矢地进行进口检疫管理和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外源Ca2对玉米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缓解效果.[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Cl对玉米进行盐胁迫处理(对照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20 mmol/L CaCl2溶液,待玉米幼苗长至三叶期后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施加了外源Ca2+后玉米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在0.05水平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0.05水平显著增加;MDA和脯氨酸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外源Ca2+对玉米幼苗NaCl盐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大数据的进口农产品溯源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随着我国农产品进口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进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越发重要。传统的农产品溯源查询系统在多源数据采集、数据共享、数据处理能力等方面存在局限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溯源查询需求。文章将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引入进口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为进口农产品溯源管理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方法】该文利用WebGIS、Node.js、数据库开发等技术,介绍了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进口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系统包括溯源信息查询、防伪验证查询和投诉举报3个功能模块。【结果】实现了对进口农产品溯源数据的分布式动态采集,并以跨平台、多终端的方式为监管部门提供舆情监控、举报频次热度追踪等服务,为企业提供进口农产品追踪与管理服务,为消费者提供包括产品、企业、追溯信息、检疫检测等信息的进口农产品溯源信息查询服务。【结论】对进口农产品问题的及时发现、及时追查、及时控制,能减少进口农产品质量问题,保障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消费者和生产企业的权益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现代学徒制是技术技艺传授的重要方法,园林植物实习作为风景园林学植物类课程实践教学的重点课程,通过引入现代学徒制教学方法,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模块、与企业合作共创教学项目,在专任教师和校外专家的共同参与下,通过"一对多"和"多对一"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半球面影像技术测定城市林分的冠层结构参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样方法为基础,用半球面影像技术估测了广州市帽峰山常绿阔叶林的2种冠层结构参数,即叶面积指数(LAI)和林冠孔隙度.该群落优势现象明显,但立木胸径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小径级范围.100个样方测定的LAI数值范围是1.10~5.08,平均值为2.88,变异系数(CV)为23.97%;林冠孔隙度数值范围是7.72%~21.86%,平均值为11.70%,CV为22.42%.LAI在整个林分中的分布基本呈均匀状态,从西到东及从南到北各样带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从南到北各样带的林冠孔隙度存在极显著的差异(P=0.000 3).作为一种近距离的遥感测量方法,半球面影像技术是一种快捷、准确、操作容易且有极高的性价比的森林冠层分析方法,将在林业科学研究特别是森林生态监测和评价中开辟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根据样方调查数据,以空间变化、物种多样性及树木大小3个指标分析了广州从化陈和洞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结构多样性.3个样地群落组成的对比表明,25个共有种均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征成分,包括赤楠蒲桃Syzygium buxifolium、网脉山龙眼Helicia reticulata、华南樟Cinnamomum austro-sinensis、硬斗石栎Lithocarpus hancei、白锥Castanopsis fabric等.上库(SK)和上库南坡(SKN)林分的丰富度差异不显著,但与上库山顶西坡(SKX)的差异显著(P《 0.01),SK及SKN群落冠层的优势现象更明显,样方多度平均值均较低.SKX群落的Simpson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及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均比SK和SKN的缓和.3个林分乔木的树高和胸径变化总趋势均为小级别的个体占多数,SKN群落树木的平均树高和平均胸径均明显高于其他2个样地,SK次之,SKX的最小,说明生境条件的差异对森林群落结构多样性和群落空间异质性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该文探讨了开展研究型植物学野外实习的必要性,在明确植物学野外实习评价基本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了研究型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效果评价指标,并对2013级地理科学专业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型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改革的实施,能显著提高学生的野外实习成绩,与2011、2012级植物学野外实习成绩相比,2013级植物学野外实习成绩分别提高了9.7分和6.1分,该方案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在4个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林分分别设置1 hm2样地(100 m×100 m)进行野外取样,对东莞市不同干扰背景下森林地表植被组成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可以明显地把4大类型分开,而典范对应分析(CCA)显示总光照立地因子、林冠开度、土壤pH值和土壤电导率对该地区地表植物群落及物种分布有着重要影响,在总光照立地因子较高、林冠开度较大、土壤pH值较高以及土壤电导率较低的地段,地表植物的多度也相对较高。土壤有机质对该地区地表植被的分布格局也有着重要影响。MRPP分析表明,地表植被物种组成与林分类型、林冠开度(OCO)、直射光立地因子(FDSF)、散射光立地因子(FISF)、叶面积指数(ILAI)、总光照立地因子(FTSF)、土壤pH值、土壤电导率(REC)、土壤有机质(mSOM)、土壤速效氮(mAvN)以及土壤速效钾(mAVK)等环境因子密切相关(p0.05)。指示种分析(ISA)表明,叶面积指数、林冠开度、林下光照因子的潜在指示种共有6种,2种为蕨类植物,1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1种为草质藤本植物,1种为灌木。土壤因子共有15种潜在指示种,4种为蕨类植物,2种为非禾本科草本植物,1种为禾本科草本,4种为木质藤本植物,1种为草质藤本,2种为灌木。本研究探讨了影响地表植被组成和分布的多种因素及地表植被对这些环境因子的响应,找出了作为特定环境指示信号的指示植物,并提出了森林经营管理、生物多样性保育、退化生境恢复重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东莞大岭山撂荒的荔枝林(品种为“妃子笑”)林下植被进行样方调查, 分析了荔枝林林下植物群落的结构、多样性及生态位特征, 并提出撂荒荔枝林未来发展的对策。共记录到林下植被102 种, 隶属于50 科85 属。其中, 蕨类植物13 种, 隶属于9 科9 属; 双子叶植物65 种, 隶属于31 科52 属; 单子叶植物24 种, 隶属于10 科24 属。林下植被以灌木和乔木(幼苗)为优势生活型。灌木层与草本层物种多度分布差异不显著, 其物种丰富度、均匀度、Shannon-Wiener 指数、Simpson 指数差异亦均不显著。林下层优势物种中有春花(Raphiolepis indica)等8 种灌木, 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等7 种草本, 玉叶金花(Mussaenda pubescens)等5 种藤本。灌木层主要种群的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909~1.450、0.567~0.955, 草本层分别为0.945~1.566、0.270~0.984。所调查的荔枝林林下自然演替的植被物种丰富, 区系成分为亚热带地带性种类, 结构亦较为复杂。因此, 在荔枝产业面临转型的阶段, 对于立地条件或荔枝品质较差不再经营的林分,可维持植被现状, 或向生态公益林方向改造, 以利于东莞荔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