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农温氏四系配套猪杂交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试验旨在对华农温氏的HN424和HN434两种四系配套猪杂交性能进行比较。通过对591头配套系肉猪各项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配种分娩率和产仔数两种配套差异不明显。生长性能测定情况中,配套系HN434组与HN424组相比校正日龄少、校正日增重差异不显著、校正背膘厚稍高,料重比配套系HN424比HN434稍低。配套系HN434商品肉猪体形紧凑、群体均匀、肢蹄粗壮、前后躯发达丰满,部分肉猪体形矮短,而配套系HN424商品肉猪体形均匀度相比稍差、毛色分离较多、肢蹄粗壮、大部分前后躯发达;体形保持方面,两种配套肉猪体重在110kg时体形都很好。配套系HN434猪群应激比配套系HN424稍敏感。屠宰性能,两种配套屠宰率高达75.4%、瘦肉率高达67.4%、眼肌面积大、肉色正常。配套系HN434的生长性能杂种优势比配套系HN424效果明显,但背膘厚优势相似。两种配套整体表现抗疾病能力相对三系配套稍差,但在大规模饲养情况下猪群生长发育及适应性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剂量苯丙酮酸对C57BL/6J雄性小鼠焦虑抑郁行为和运动能力的影响。将24只8周龄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普通日粮中添加0,0.2%和0.4%的苯丙酮酸饲喂7周。利用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高架十字迷宫试验(High plus maze,EPM)和悬尾试验(Tail suspension test,TST)评价小鼠的焦虑抑郁行为;运用跑步机、抓力试验和网屏试验评价小鼠的运动能力。OFT结果表明,普通日粮添加0.2%或0.4%的苯丙酮酸都能显著延长小鼠中央区域的活动时间和距离,增加小鼠进入中央区域的次数,减少周边区域的活动时间、距离和因应激引起的排便次数(P0.05)。EPM结果表明,苯丙酮酸显著增加小鼠进入开臂区域的次数,延长小鼠在开臂区域的活动时间(P0.05)。TST结果表明,苯丙酮酸显著缩短小鼠的不动时间,延长其活动时间(P0.05)。跑步试验、抓力试验和网屏试验结果表明,0.2%的苯丙酮酸能显著提高小鼠爪握力,增加其运动耐力和爆发力(P0.05)。研究结果提示,日粮添加苯丙酮酸可以有效缓解小鼠的焦虑抑郁行为,提高小鼠的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3.
猪伪狂犬病(PR)是危害养猪业重大传染病之一。临床症状随日龄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初生仔猪可引起中枢神经紊乱、运动失调、麻痹等症状,妊娠母猪可致流产、死胎、木乃伊胎。成年猪多呈阴性感染,可出现呼吸道症状。西方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90年代相继制定和启动了该病的根除计划,其中基因缺失疫苗及其相应的鉴别诊断方法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使免疫接种成为控制和净化本病最有效措施之一。本研究采用基因缺失疫苗对某伪狂犬病阳性场仔猪零时免疫,观察抗体消长规律及其在控制和净化伪狂犬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广东温氏食品集团养猪公司二元杂母猪(长大和大长)30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各100头,三组均采用三次人工授精,每次输精量均为80mL,对照组母猪输精的精子密度为0.5亿/mL,试验Ⅰ组0.4亿/mL,试验Ⅱ组0.3亿/mL。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精子密度对母猪的配种分娩率、窝均总产仔数和窝均产活仔数影响不大,经显著性检验,相互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数据上反映试验Ⅰ组的效果最好,公猪精液采用0.4亿/mL的精子密度在大群生产中最适用,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5.
猪人工授精应用催产素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本公司二元杂母猪(长大和大长)608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6头,试验组302头,两组均采用3次人工授精。试验组的处理方法为: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8~12h,用20IU催产素一次肌注,3~5min后实施第1次人工授精,随后相继间隔8~12h,进行第2和第3次人工授精。对照组不作任何药物处理,仅在发情后8~12h后进行3次人工授精,输精间隔8~12h。试验结果表明:催产素对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和窝均活产仔数影响不大,差异均不显著(P>0郾05),但对配种分娩率影响较大,不影响母猪断奶后的发情状态。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包被氧化锌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选取130头30日龄平均体重为(9.08±0.08)kg的断奶仔猪分为3个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2 000 mg/kg普通氧化锌)、1 000 mg/kg包被氧化锌组(基础日粮+1 000 mg/kg包被氧化锌)、1 500 mg/kg包被氧化锌组(基础日粮+1 500 mg/kg包被氧化锌),每组4~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基础日粮为玉米-豆粕型。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1500mg/kg包被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P<0.05)、平均日增重(P>0.05)均高于对照组;1000mg/kg包被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5)、空肠内容物中蔗糖酶活性(P>0.05)均高于对照组;1 500 mg/kg包被氧化锌组断奶仔猪空肠内容物中蔗糖酶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1000mg/kg包被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和空肠的杯状细胞数量升高(P<0.05),血清内毒素含量有降低趋势(P<0.1);1 500 mg/kg包被氧化锌组断奶仔猪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母猪妊娠后期和泌乳期饲粮中添加中链脂肪酸甘油三酯(MCT)对母猪繁殖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初乳成分的影响。试验选取120头纯种大白妊娠母猪(3~5胎),根据母猪预产期相近,胎次、体况、历史繁殖成绩均衡分布的原则分为3组,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含3.17%豆油),油剂组以0.6%纯油剂MCT替换基础饲粮中0.6%的豆油(含2.57%豆油),粉剂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微胶囊粉剂MCT。试验从母猪妊娠第85天开始至仔猪断奶结束。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油剂组和粉剂组母猪产程分别提高了17.58%(P0.05)和9.21%(P0.05),母猪泌乳期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5.92%和10.07%(P0.05),母猪断奶后7日发情率分别提高了6.52%和4.25%(P0.05);饲粮中添加MCT对母猪其他繁殖性能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MCT对母猪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油剂组和粉剂组母猪初乳乳脂含量分别提高了18.09%和19.09%(P0.05),饲粮中添加MCT对母猪初乳成分均无显著影响(P0.10)。由此可见,在母猪妊娠后期及泌乳期饲粮中添加MCT未能改善母猪的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初乳成分,但添加油剂型MCT可显著缩短母猪产程。  相似文献   
8.
工厂化猪场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新的人工授精的方法 ,以杜洛克公猪为终端父本 ,对大长、长大二元杂母猪输精。结果表明 :全人工授精、人工授精同自然交配结合等配种方式与自然交配对照组相比 ,分娩率和窝均产仔数差异不显著 ;3至6胎母猪的分娩率高于其它胎次 ,而窝产活仔数 3至 5胎高于其它胎次 ,不同配种方式对各胎次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影响 ;常温 (17℃ )保存 1d的精液输精后 ,与鲜精相比 ,母猪的分娩率和窝均产活仔数无显著差异 ;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使每头母猪每年多提供 3.7头仔猪  相似文献   
9.
【目的】MUC13、FUT1基因分别为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断奶前和断奶后仔猪腹泻的主效基因,通过探索2个基因在不同种猪群中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法,提高种猪抗病性的选育效率.【方法】利用PCR-SNa Pshot和PCRRFLP的方法分别检测影响断奶前仔猪腹泻的MUC13基因及断奶后仔猪腹泻的FUT1基因在温氏集团2个专门化父系群体(666头杜洛克和512头皮特兰)中的基因分布情况.【结果和结论】MUC13基因频率在2个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群体特异性,有利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890和0.180,而FUT1基因则相差不大,分别为0.754和0.677.MUC13与FUT1基因的有利等位基因型组合个体比例在2个群体中差异较大,在杜洛克群体中达36.75%,而在皮特兰群体中仅为3.49%.通过基因型与选育性状表型的相关分析,发现优势基因型对皮特兰群体的体型外貌负面影响较大,但却不影响杜洛克群体.综合现场育种实践,建议杜洛克群体先实现MUC13基因的辅助选育纯化,再启动FUT1基因的选育工作.皮特兰群体有利等位基因型组合个体比例太低,暂时不宜进行抗腹泻基因纯化选育.  相似文献   
10.
疾病控制一直是畜牧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环节。猪的疾病控制尤为迫切。一些预防性措施的应用,如提高管理水平、改善卫生环境、注射药物和疫苗等,的确在现代养猪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全球对减少药物和疫苗使用的呼声越来越高,提高机体的自然抗病力成了目前研究的重点,尤其是抗病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