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9篇
  9篇
综合类   7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南荔枝园土壤 pH状况及荔枝生长适宜的土壤 pH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土壤酸化普遍、华南土壤酸性较强的问题,研究华南荔枝园土壤 pH状况,并进一步探讨荔枝生长最适 pH,为荔枝园土壤 pH改良的程度和范围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采集华南荔枝主产区 458个荔枝园土壤样本,研究比较主产区土壤 pH状况。另外,采集华南典型荔枝园赤红壤(pH 4.20),以不添加改良剂为对照,添加硫磺(0.5g·kg -1)和不同用量石灰(0.5、1、2、4g·kg -1)调节土壤pH,形成6个土壤 pH处理,进行 120 d土壤培养和 300 d荔枝盆栽试验,研究土壤 pH对土壤性质及荔枝生长的影响。华南荔枝园土壤 pH在3.85~ 7.82之间,平均为 4.64,整体为酸性,其中以广西荔枝园土壤总体酸性最强。强酸性、酸性、弱酸性、中性和弱碱性荔枝园分别占45.7%、48.0%、5.0%、1.1%和0.2%。培养试验表明,土壤 pH在 3.84~ 8.03范围内,碱解氮、速效钾、有效镁含量及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 pH呈显著负相关,有效磷、钙和铜与 pH为显著正相关,有效锌、铁和锰与 pH关系不密切。盆栽试验显示,施用 1 g·kg -1石灰处理荔枝叶片光合作用强,不同时期叶片数、叶面积、茎粗均不同程度高于其他处理,收获时生物量增量及增幅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初步认为荔枝生长适宜的土壤 pH为 5.03。如土壤 pH ≤ 4.64或 ≥ 6.46,荔枝生长显著变差。如以 pH为 5.03作为最适宜的土壤 pH来初步衡量,则华南有 62.0%的荔枝园土壤 pH可能显著抑制荔枝生长,pH需提高平均 0.68个单位。这表明华南荔枝园土壤 pH改良任务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澄清对"鸭头绿"桂味的一些误解,明确其品质是否优于普通桂味荔枝。【方法】于2019—2020年对华南荔枝产区桂味"鸭头绿"现象进行调查,测定"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皮12种大中微量元素含量,并比较两种果实的糖酸组分、游离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结果】槐枝、井岗红糯、岭丰糯和糯米糍等多个品种荔枝果实均出现"鸭头绿"现象,桂味叶片也表现有类似症状。"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皮部分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虽然存在显著差异,但并不是造成"鸭头绿"现象的直接原因。"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肉总可溶糖含量分别为176.2(±12.5)、172.9(±13.0)g/kg,总酸含量分别为8 539.5(±1 130.9)、7 303.5(±1 030.0)mg/kg,总糖/总酸分别为20.9(±3.0)、24.0(±3.2)。两种果实3种糖组分、9种有机酸组分、总糖、总酸含量及总糖/总酸均没有显著差异。"鸭头绿"桂味和普通桂味果实均检出30种游离氨基酸,两种果实的各种游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鲜味、甜味和苦味氨基酸含量也均极为接近,可见两者品质并没有差别。【结论】"鸭头绿"现象并非桂味荔枝独有,也不是由果实营养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侧面支持了"鸭头绿"是一种侵染性病害的判断;"鸭头绿"桂味品质并不优于普通桂味。  相似文献   
3.
探讨了2013 ~ 2018 年以不同比例滴施钾氮肥(K2O/N 0.6 ~ 1.2, 分别简写为滴施NK0.6、NK0.8、NK1.0 和NK1.2)及以不同方式施用等量氮磷钾肥(包括氮钾肥滴施而磷肥土施、氮磷钾肥均滴施及氮磷钾肥均土施,K2O/N 均为1.0)对砖红壤中荔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 和2017 年分别受到强台风及控梢不当的影响,剔除这两年产量数据后,其他3 年以滴施NK1.0 处理平均产量最高且稳产性最好。降低或提高钾氮肥滴施比例均降低产量,而且稳产性变差;果实颜色以滴施NK0.8 处理最为鲜亮;随滴施钾氮肥比例提高,果实糖酸比、总游离氨基酸、风味氨基酸和γ- 氨基丁酸含量下降,果皮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降低或先降低后提高;荔枝叶斑病发病率呈现随滴施钾氮肥比例提高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以滴施NK1.0 处理的叶斑病发病率最低;处理间的虫害发生则缺乏规律。整体而言,钾氮肥滴施比例对荔枝果实品质、风味和病害发生的影响大于施肥方式的影响。推荐在质地为粘土的砖红壤,以1∶1 的比例滴施钾氮肥,配合滴施钙、镁和硼肥及土施磷肥,可获得最高产量且稳产性最好,果实品质、风味和耐贮性也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温度直接影响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而植物对氮素形态具有偏好性。研究不同温度和氮形态营养条件下荔枝根系吸收氮和磷能力的差异,为荔枝不同季节 (物候期) 合理施用氮、磷肥提供依据。  【方法】  以‘黑叶’荔枝实生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进行了试验。设置6个生长温度 (10℃、15℃、20℃、25℃、30℃和35℃) 和3种氮形态营养液 (硝态氮、1/2硝态氮 + 1/2铵态氮和铵态氮,分别表示为NN、1/2NN + 1/2AN和AN),共18个处理。将饥饿48 h的荔枝苗置于营养液中,于处理0、1、2、3、4、6、8、10和12 h后采集营养液样本,测定其中氮、磷含量。计算荔枝吸收氮、磷养分离子的动力学参数变化,并比较根系吸收氮、磷养分能力的差异。  【结果】  温度和氮形态对荔枝吸收氮和磷养分均有显著影响 (P < 0.01)。随温度升高,NN和1/2NN + 1/2AN处理下荔枝对总氮的最大吸收速率 (Imax) 呈现“下降–升高”的交替变化,但AN处理下的Imax受影响较小。15℃和30℃时AN处理荔枝对总氮的Imax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氮形态营养处理,其他温度下则以1/2NN + 1/2AN处理最高;单一氮形态营养下,荔枝对氮素的亲和力 (Am) 和离子补偿点 (Cmin) 随着温度升高而发生波动;同时供应两种氮素形态时,Am随温度升高(10℃~30℃)而增加,而Cmin随温度升高而下降。氮形态对荔枝吸收总氮的Imax的影响与温度有关,但不同温度下均以NN处理的Imax最低、Am最高及Cmin最低。在1/2NN + 1/2AN处理中,荔枝吸收NH4+的Imax显著高于NN处理,但NN处理的Am更高且Cmin更低。氮素供应形态对荔枝吸收H2PO4–的影响也与温度有关,在15℃和25℃时荔枝吸H2PO4–的Imax表现为1/2NN + 1/2AN > AN > NN,其他温度下的氮形态处理间没有明显差别。除15℃时NN处理荔枝对H2PO4–的Am、Cmin分别显著低于、高于其他两个处理外,其他温度下3种氮形态营养处理的Am和Cmin接近。  【结论】  荔枝为喜硝植物,但吸收铵态氮的能力更强。在生长介质温度为15℃和30℃时单独供应铵态氮及在其他温度下同时供给两种氮形态,有利于荔枝对氮素的吸收。在15℃和25℃时,同时供应硝态氮和铵态氮最有利于荔枝吸收H2PO4–,供应铵态氮次之;其他温度下氮供应形态对荔枝吸收H2PO4–没有明显影响。为提高荔枝吸收氮磷营养能力,建议生产上避免一次性大量施用硝态氮肥。  相似文献   
5.
植物钾、钙和镁3种养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因此于2016~2019年在华南荔枝、龙眼主产区22个妃子笑荔枝园和8个储良龙眼园采集末次梢老熟期和果实膨大期叶片样本,测定叶片钾、钙、镁元素含量,用充足范围法研究荔枝、龙眼不同生育期的钾、钙、镁交互作用指标[K/Ca、K/Mg、K/(Ca+Mg)及Ca/Mg]的诊断标准值。结果表明,荔枝、龙眼叶片中钾、钙、镁交互作用指标在同一年份同一生育期的不同树之间、不同年份的同一生育期之间以及同一生长周期的不同生育期之间的差异均很大。但是,荔枝、龙眼高产群体的上述指标在不同年份的同一生育期的差异明显较小,而同一生长周期内不同生育期的差异仍为极显著(P<0.001),表明不同生育期应有不同的诊断标准。利用充足范围法,在荔枝叶片钾、钙、镁含量处于适宜范围的基础上,末次梢老熟期叶片K/Ca、K/Mg、K/(Ca+Mg)和Ca/Mg的适宜水平分别为3.1~4.2、4.1~4.9、1.8~2.2和1.15~1.54,果实膨大期的分别为0.51~0.92、1.63~2.81、0.40~0.73和2.62~3.66;在龙眼叶片3种养分含量为适宜水平的前提下,末次梢老熟期叶片K/Ca、K/Mg、K/(Ca+Mg)和Ca/Mg的适宜水平分别为1.55~2.06、8.9~10.2、1.32~1.69和5.1~6.2;果实膨大期的分别为0.46~0.61、5.3~7.5、0.42~0.56和11.1~12.8。上述指标为诊断荔枝、龙眼叶片中钾、钙、镁营养的平衡状态及指导3种养分的平衡施用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6.
比较4种叶片营养诊断方法在龙眼上应用的优缺点,确定适用于龙眼的营养诊断方法并建立诊断指标,为华南龙眼叶片营养诊断和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017—2019年在华南主产区分别采集2次末次梢老熟期和果实膨大期龙眼叶片样本,测定大、中、微量元素含量,记录果实产量,建立产量与叶片养分含量关系函数;利用4种叶片营养诊断方法[临界值法(CVA)、充足范围法(SRA)、诊断施肥综合法(M-DRIS)、组分营养诊断法(CND)],分别对2年4个时期叶片营养状况进行诊断。结果表明,龙眼年际产量变异大,不同年份同一生育期及同年不同生育期叶片多数养分含量差异显著,但2年高产群体叶片养分含量较为接近。根据产量与叶片养分含量关系模型,CVA仅获得少数养分的诊断指标,M-DRIS和CND只能定性列出养分需求顺序,而且诊断准确性与诊断时期、养分丰缺程度有关且年际差异很大,SRA可获得所有养分诊断指标,而且2年指标接近。故SRA可用于龙眼叶片营养诊断,并用该法建立末次梢老熟期和果实膨大期龙眼叶片养分诊断指标体系。用该法获得龙眼末次梢老熟期叶片养分适宜水平为N 22.6~24.3 g/kg、P 1.56~ 1.86 g/kg、K 10.2~11.3 g/kg、Ca 5.7~7.1 g/kg、Mg 1.07~1.25 g/kg、S 1.39~1.52 g/kg、Fe 34.2~ 41.3 mg/kg、Mn 30.8~ 51.3 mg/kg、Cu 6.3~7.6 mg/kg、Zn 18.2~21.9 mg/kg、B 17.1~24.0 mg/kg;果实膨大期叶片养分适宜范围为N 20.8~21.7 g/kg、P 1.29~1.44 g/kg、K 8.0~9.5 g/kg、Ca 15.6~19.1 g/kg、Mg 1.29~17.20 g/kg、S 1.56~1.73 g/kg、Fe 52.8~67.5 mg/kg、Mn 43.9~73.9 mg/kg、Cu 5.1~5.9 mg/kg、Zn 32.2~38.3 mg/kg、B 24.3~28.1 mg/kg。  相似文献   
7.
荔枝年度枝梢和花果发育养分需求特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通常在夏季采果后进行修剪,抽生秋梢作为翌年结果母枝。生产中常有见花后或见果后才施肥现象,不重视对结果母枝的培育,对荔枝的成花和座果可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研究荔枝采果修剪后新梢抽生、花穗萌发及果实膨大成熟年生长周期间树体吸收累积养分特性,为荔枝年度枝梢和花果发育的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妃子笑是我国最广泛种植的荔枝品种,通常在采后抽生2~3次秋梢,以末次梢为结果母枝。本文在妃子笑末次梢老熟期、初花期及果实成熟期分别收获三株妃子笑抽生的三次秋梢、秋梢+花穗、秋梢+果实,测定植株各种养分含量,研究妃子笑年度枝梢和花果发育养分需求量及养分转移特点。【结果】妃子笑末次梢生物量及各种养分(Ca例外)累积量均约为前两次梢之和。为获得(55.27.8)kg/tree的产量,每株妃子笑需抽生秋梢(39.782.60)kg,秋梢累积养分量为N(259.528.4)g、P(28.32.6)g、K(186.519.6)g、Ca(41.69.2)g、Mg(36.14.7)g、S(12.436.1)g、Zn(316.853.4)mg、B(201.129.0)mg和Mo(1.40.3)mg。妃子笑花穗累积的N、P、K、Mg、S、Mo养分全部来自于末次梢,67.5%的Zn和20.2%的B也来自末次梢。但是,末次梢吸收Ca能力弱,而且向花穗及果实转移Ca能力低。妃子笑秋梢与花穗N、P、K、Ca、Mg养分累积比例在1:0.11~0.12:0.72~0.75:0.16~0.44:0.13~0.14之间,在果实比例为1:0.13:1.06:0.16:0.12。【结论】荔枝在末次梢老熟至开花初期,树体除继续累积Ca、Zn、B外,基本不吸收其他养分。果实累积的N、K、Ca、Zn、S养分基本全部来自果实膨大期树体的吸收,而P、Mg、B、Mo则部分来自于第一和第二梢的养分转移。故健壮秋梢是荔枝成花的关键,也是获得高产的物质基础,应避免见花施肥或见果施肥。秋梢及花穗发育期以施用氮肥为主,果实发育期以施用钾肥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较不同土壤pH改良剂在弱碱性荔枝园土壤的施用效果,为该类荔枝园土壤pH的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集四川省泸州市弱碱性荔枝园土壤(pH 7.53±0.10),分别添加硫磺(2 g/kg)、硫酸铝(4 g/kg)和硫铁矿(4 g/kg),以不加改良剂为对照,同时进行土壤培养试验和荔枝盆栽试验,比较不同改良剂对土壤性质及荔枝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硫磺能显著降低土壤pH、土壤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P<0.05,下同),显著提高土壤磷、钙、镁、铁、锰和铜等多种元素有效性,且作用持久;施用硫酸铝和硫铁矿降低土壤pH作用不显著(P>0.05,下同)且时效短,对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则与养分和酶的种类有关.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用改良剂对移栽230 d后的荔枝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指数均无显著影响,但在移栽300 d后,对照及施用硫酸铝和硫铁矿处理的大部分荔枝植株已逐渐枯死;施用硫磺虽然较对照显著促进荔枝生长,但与移栽时相比,收获时其生物量增量仅为9.55±5.08 g/株,长势仍显著弱于酸性土壤中的荔枝长势.[结论]在弱碱性荔枝园土壤即使施用大量酸性改良剂,其促进荔枝生长的效果也不理想.建议在弱碱性土壤上谨慎规模种植荔枝.  相似文献   
9.
荔枝主栽品种树体营养累积特点及与土壤养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主栽品种成年挂果树养分需求参数及树体营养与立地土壤性质关系,为荔枝养分管理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在华南主产区挖取树龄约15年的‘妃子笑’等10个主栽品种各1株,调查树体生物学性状,并采集叶片、果实、树干和根系样本,研究树体不同部位养分累积特点及树体营养与土壤养分关系。【结果】荔枝单株地上部生物量为158.2~344.9 kg;单株果实生物量为38.4~101.8 kg,占地上部生物量的18.0%~38.1%。荔枝叶片N含量最高,树干则以Ca或N含量最高,外果皮、内果皮、果肉和种子一般以N或K含量最高,根系则Ca含量最高,Mo在多个品种的多个部位中均未检出。以生产50 kg果实计,地上部N、P、K、Ca和Mg累积量分别为811.9、86.4、586.0、792.5和112.8 g,随50 kg果实收获带走的养分量为N 114.5 g、P 14.4 g、K105.1 g、Ca 21.6 g和Mg 12.5 g,带走养分量占地上部树体各养分总量的15.8%、18.9%、20.2%、3.4%和12.6%。叶片K、Ca、Mg含量与土壤有效K、Ca、M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元素含量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为维持荔枝立地土壤肥力、保障树体正常生长发育,荔枝收获果实及修剪带走的养分量是荔枝翌年养分施用量的下限。土壤有效K、Ca和Mg含量可预测荔枝叶片K、Ca、Mg含量。今后将加强对荔枝Ca、Si和Mo营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集华南荔枝主产区荔枝园土壤样本470个,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指标对土壤性质进行评价,并对各产区土壤性质进行对比,进一步探讨土壤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华南荔枝园土壤普遍酸性强,90%以上果园土壤为酸性和强酸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整体处于低水平,保水保肥能力弱。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及有效钼含量处于中低水平,交换性钙和镁及有效硼处于低水平,而有效磷、有效锌含量适中,有效硫和有效铜含量丰富。整体上荔枝园土壤养分肥力偏低且不均衡。不同产区土壤养分肥力差异较大。海南产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有效锌含量最高;云南产区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有效铜含量明显高于其他产区,而有机质、有效磷、有效硫、有效钼含量最低;广东产区则土壤有效硼含量最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多种性质之间关系密切。其中,pH和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之间,有效铜和有效锌之间,速效钾与交换性钙之间均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针对华南荔枝园土壤酸性强及养分不均衡的问题,建议重视土壤pH改良,加强有机肥的施用,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并增加钙、镁、硼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