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0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9篇
  6篇
综合类   120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棉田残膜污染危害与治理措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覆盖技术的应用为我国棉花产量提升做出重大贡献。但随着聚乙烯地膜的长期使用,土壤残膜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影响棉田土壤环境和棉花可持续发展。综述了我国棉田地膜残留现状、分布特征及其对棉花生长的危害,从土壤结构变化、水分迁移状况、有害物质释放、土壤物质代谢、微生物种群结构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棉田残膜污染的危害机制,归纳了现阶段我国棉田残膜污染防控技术的研究进展及优势与不足,并对残膜污染防控策略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我国棉田残膜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光色和光照强度对母兔繁殖力的影响,将225只伊拉配套系父母代种母兔平均分成15个组,分别在白、蓝、红、绿、黄5种光的100 lux、80 lux、60 lux 3种光照强度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光照强度时,绿光下母兔配怀率极显著高于白光(P0.01),产活仔数与断奶仔兔数在黄光下极显著高于红光(P0.01),总断奶仔兔数在在绿光中极显著高于白光(P0.01);在不考虑光色时,100 lux光照强度下的配怀率与总断奶仔兔数极显著高于80 lux(P0.01);在同时考虑光照和光强时,配怀率、断奶窝重与总断奶仔兔数在光照强度为100 lux的绿色光极显著高于80 lux的白色光(P0.01),产活仔数在黄色光的60 lux极显著高于红色光的100 lux(P0.01),断奶仔兔数在100 lux的绿光下极显著高于60 lux的白光,初生窝中在黄光80 lux的环境中极显著高于白光100 lux(P0.01)。通过分析推测在LED绿光且光照度为100 lux时空怀母兔的繁殖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利用孵化率高且后代全为雌性个体的雌蚕无性克隆系雌35与平衡致死系平28杂交,育成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的雄蚕新品种浙凤2号。新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中表现出孵化、眠起、上蔟齐一,茧型大、产量高,茧丝品质优的特点。新品种的龄期经过略长于对照雄蚕品种秋华×平30,虫蛹率高于对照品种0.66个百分点,万蚕产茧量和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2.99%、3.73%,茧丝洁净94.80分,出丝率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利用雌蚕无性克隆系可实现一方专养雌蚕,另一方专养雄蚕的生产模式,不仅能降低雄蚕杂交种的生产成本,也能提高杂交率和蚕种质量,促进雄蚕新品种的推广应用。2016年5月新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及四川、山东、河南等省蚕区春季和晚秋季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河南地区猪体内的进化情况,笔者采集了河南新乡地区出现的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产猪胎,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病毒株的NSP2基因部分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1株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病毒XINX,且NSP2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显示,该毒株与以往的分离毒株不同,其NSP2基因存在393 bp的不连续缺失,同国内之前报道的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间均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在国内尚数首次出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子进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杂草稻的概念、发生情况、形态特征、对膜下滴灌栽培稻的影响以及杂草稻的综合防治技术。明确了杂草稻是稻田的一种主要杂草,形态与水稻极为相似,防治比较困难。只有采用种源控制、加强栽培管理和开发相应的除草剂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杂草稻的蔓延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添加增效剂对常用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防治棉蚜的增效作用,为增效剂和杀虫剂的科学高效利用提供数据基础。【方法】采用田间小区喷雾试验,测定增效剂的适宜用量,对比分析杀虫剂田间常规用量减少10%、20%、30%后添加增效剂对棉蚜的防效。【结果】0.15% Fieldor Max EC对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适宜用量为450.0~ 675.0 mL/hm2;杀虫剂减量后配施增效剂对棉蚜防效增加或相当,药后1 d,70%吡虫啉WG和25%噻虫嗪WG减量10%~30%后添加增效剂,防效分别为65.5%~81.4%和62.2%~78.5%,减量10%和20%防效显著高于常规用量,减量30%防效与常规用量差异不显著;药后3 d,70%吡虫啉WG和25%噻虫嗪WG减量10%~30%后添加增效剂,防效分别为68.4%~85.2%和63.5%~79.6%,减量10%和20%防效显著高于常规用量,减量30%防效与常规用量差异不显著;药后7 d,70%吡虫啉WG和25%噻虫嗪WG减量10%~30%后添加增效剂,防效分别为59.2%~78.5%和56.5%~71.1%,减量10%和20%防效显著高于常规用量,减量30%防效与常规用量差异不显著。【结论】增效剂0.15% Fieldor Max EC对吡虫啉和噻虫嗪具有明显的减量增效作用,推荐使用量为450~ 675 mL/hm2;减少吡虫啉和噻虫嗪用量10%~20%后添加增效剂,对棉蚜防效显著高于常规用量,减量30%防效与常规用量差异不显著,利用增效剂减少杀虫剂使用量和提高防治效果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春季是饲养雏鹅的高峰季节,但春季气温低、气候多变、致病因素多,加之雏鹅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力较差,极易造成雏鹅大批发病或死亡。因此,春季培育雏鹅要根据气候特点和雏鹅的生理需求,采取综合措施,以提高雏鹅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毒株Gx(超强毒株)、F9(中等毒力毒株)、Gt(弱毒株)遗传背景高度相似,但生物学性状差异显著。为研究不同毒力毒株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分子细节,本研究将IBDV Gx、F9、Gt毒株的衣壳蛋白VP2基因克隆入pGBKT7载体,分别构建了诱饵载体pGBGxVP2、pGBF9VP2和pGBGtVP2。经Matchmaker Gold Yeast Two-hybrid System验证,结果显示所构建的3个诱饵载体均无自激活作用,对酵母细胞无毒性作用。本研究为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深入研究IBDV与宿主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棉花秸秆纤维素降解菌的筛选鉴定与降解棉秆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利用微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筛选和鉴定棉秆表面附着的真菌,获得具有高效纤维素分解能力的真菌。【方法】通过将棉花秸秆接种至不同选择性培养基中,分离挑选水解圈较大的菌株,进行镜检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同时对菌株进行滤纸酶活性(FPA)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糖化活力的测定,以及连续(25 d)观测棉秆纤维的失重率。【结果】主要4株菌种水解圈直径大小排序为,SN-1SN-4SN-3SN-4(P=0.013)。对于CMC-Na糖化活力,24~96 h时SN-1菌种显著低于其它3个菌种(P0.05),120 h时,各菌种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于FPA活性,第24和120 h时,SN-1和SN-4菌种显著高于SN-2和SN-3菌种(P0.05);其它时间点,各菌种按活性高低排序为:SN-1、SN-4SN-3SN-2(P0.05)。通过镜检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得到4株菌种分别为:SN-1为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SN-2为赤霉(Gibberella moniliformis),SN-3为链格孢霉(Alternaria nees),SN-4为青霉菌(Penicillium italicum)。【结论】黑曲霉降解棉花秸秆的效果最为显著。对于CMC-Na糖化酶活力、滤纸酶活性以及棉花秸秆的实际失重率(降解率),接种黑曲霉或青霉菌时表现均最佳。  相似文献   
10.
淮南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酶及脂联素的发育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淮南猪与长白猪脂肪代谢酶及血清中脂联素的发育差异,对45日龄、90日龄、135日龄和180日龄健康长白猪和淮南猪进行血清中脂联素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及脂肪代谢酶测定。结果表明:相同品种猪的肌内脂肪含量随着猪日龄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日龄不同猪种间肌内脂肪含量淮南猪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同一品种猪血清中脂联素的含量随日龄增加而增加,135日龄和180日龄分别与45日龄间差异显著;淮南猪和长白猪脂肪组织中的脂肪酸合成酶(FAS)和激素敏感脂酶(HSL)含量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均以180日龄最高;脂联素及脂肪代谢酶变化趋势均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具有强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