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人工抗凋亡蛋白PTD-Bcl-x L能保护多种因素引起的细胞异常凋亡,为了获得高纯度Bcl-x L与PTD(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s)的融合蛋白,首先采用TRIzol法提取SD大鼠肝脏总RNA,将RNA反转录为c DNA,设计引物以c DNA为模板,PCR扩增Bcl-x L基因,构建p UM19-T-Bcl-x L质粒,并对质粒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其次设计包含PTD序列的Bcl-x L引物,以测序正确的p UM19-T-Bcl-x L质粒为模板,PCR扩增PTD-Bcl-x L序列,将扩增序列克隆入p ET28a载体,构建PTD-Bcl-x L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p ET28a-PTD-Bcl-x L,并对p ET28a-PTD-Bcl-x L载体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将p ET28a-PTD-Bcl-x L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并对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的浓度和诱导时间进行了优化;SDS-PAGE分析表达蛋白的可溶性情况,在变性条件下用Ni-NTA琼脂纯化融合蛋白;最后用SDS-PAGE、Western Blot及质谱对融合蛋白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双酶切p UM19-T-Bcl-x L质粒出现约774 bp大小条带,p UM19-T-Bcl-x L质粒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比对序列一致,表明成功构建p UM19-T-Bcl-x L质粒;双酶切p ET28a-PTD-Bcl-x L质粒出现约744 bp大小条带,p ET28a-PTD-Bcl-x L质粒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一致,表明成功构建了p ET28a-PTD-Bcl-x L原核表达载体;在IPTG诱导下p ET28a-Bcl-x L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出36 k Da大小蛋白,最优IPTG诱导浓度为0.1 mmol/L,最佳IPTG诱导时间为6 h;SDS-PAGE电泳显示融合蛋白主要出现在菌液超声后的沉淀里,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Ni-NTA琼脂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和质谱鉴定证明IPTG诱导表达蛋白和纯化的融合蛋白为PTD-Bcl-x L蛋白。纯化得到了PTD-Bc L-x L融合蛋白,推进了PTD-Bcl-x L蛋白在猪、牛等家畜精液冷冻保存的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2.
利用烟草表达一种新型鲑鱼降钙素,以期为利用植物系统表达鲑鱼降钙素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首先构建含外源基因“p il-m sCT”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p35S-2300-tw in T-DNA s∶p il-m sCT∶NO S-ter,然后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获得卡那霉素抗性烟草128株,其中PCR阳性植株14株(阳性率10.94%);Sou thern b lotting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已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拷贝数为2~8个;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株间“p il-m sCT”转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大肠杆菌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和全基因组特征,本研究以在广西某猪场污水中分离得到的1株产志贺毒素且多重耐药的大肠杆菌GXEC010为宿主菌,同时在污水中分离到1株具有裂解作用的噬菌体,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最佳感染复数测定、一步生长曲线绘制、热敏感性与酸碱度稳定性评估、杀菌试验及全基因组测序等方法分析该噬菌体的生物学特性与基因组特征。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能高效裂解大肠杆菌GXEC010的噬菌体,命名为vB_EcoM_BP10,其噬菌斑呈清晰透明,边缘光滑整齐;该噬菌体的最佳感染复数为1;一步生长曲线结果显示,感染宿主菌潜伏期为5 min,爆发期为65 min,爆发量为51;可耐受温度范围为30~60 ℃,在pH为5~8的环境中能维持稳定性;噬菌体杀菌试验结果显示,感染复数(MOI)为1时噬菌体vB_EcoM_BP10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全基因组测序结果表明,噬菌体vB_EcoM_BP10基因组总片段长度为52 288 bp,GC含量为44.16%,含有71个阅读框(ORF)。GO功能注释表明,噬菌体vB_EcoM_BP10可参与小分子代谢、细胞氮化合物代谢等生物学过程中,具备核苷酸转移酶活性、离子结合、DNA结合等分子功能。与Escherichia phage ST32、 Enterobacteria phage phiEcoM-GJ1的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噬菌体vB_EcoM_BP10具有清晰的宿主受体特异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本研究结果能为有效防控产志贺毒素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猪群中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2019年采集存栏生猪肛拭子样品125份、宰后生猪肉类样品50份,通过细菌分离培养、药敏试验以及PCR扩增16S rRNA、khe基因、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等方法对肺炎克雷伯氏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125份肛棉拭子样品、50份宰后生猪肉类样品中各分离得到32、4株肺炎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对四环素耐药性最高(83.3%),其次是氯霉素(63.9%)。对36株分离菌进行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检测,发现携带耐药基因tet(A)的达30株、携带floR、mcr-1的分别为23、10株,且有23株菌同时携带tet(A)和floR基因,少部份菌株携带aadA1、blaTEM、blaCTX-M-1、blaOXA、qnrB、aac(6')-Ib-cr;携带毒力基因wabG的达26株、携带uge和fimH的25株、携带kfu的23株、携带aereobactin的7株,且有20株菌同时携带wabG、uge、fimH和kfu基因。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肺炎克雷伯氏菌检出率可能较高,菌株携带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较为集中,对部分抗生素耐药性较强。本研究为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检测、诊断以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也为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5.
广西猪源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毒力因子及多重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探究广西某猪场可能存在的病原菌及其致病的主要原因。试验采用细菌分离纯化、形态学鉴定、生长曲线测定、生化分析及药敏试验等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应用PCR技术对菌株16S rRNA、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由病料分离的菌株为无芽孢、有菌毛、两端钝圆的粗短杆状的革兰氏阴性菌,其繁殖能力强、生长迅速,疑似为大肠杆菌。16S rRNA扩增结果显示,出现大小为1 474 bp的条带,测序结果表明其与大肠杆菌的同源性可达99%。该菌株对31种常见抗菌药物表现出极强的耐药性,对庆大霉素、替米考星、四环素、恩诺沙星、青霉素、林可霉素、磺胺甲噁唑等均呈现较高的耐药水平,耐药率高达87.10%(27/32),仅对阿米卡星、黏菌素2种药物敏感。毒力因子检测共鉴定致病岛FyuA、肠毒素STb和LT及黏附素F41和K88共5种毒力因子,检出率为35.70%(5/14)。扩增出β-内酰胺酶类blaTEM和blaOXA、四环素类tet(A)、磺胺类Sul2、氨基糖苷类aadA1和aac(3′)-Ⅱa、喹诺酮类GyrA、GyrB和ParC及氯霉素floR共10种耐药基因,检出率为66.70%(10/15),且耐药基因的检出与耐药表型呈正相关。综上,该菌株含多种毒力因子,耐药型复杂,多重耐药性情况严重,需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蔓延和传播。  相似文献   
6.
“新农科”建设以强农兴农为己任,积极培养创新型农业人才,是当前我国涉农本科专业改革的重要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则为新农科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南宁伴侣动物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毒力和耐药情况,本研究采集犬、猫粪便拭子,通过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药敏试验及PCR扩增16S rRNA、khe基因、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等方法对细菌特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的菌株中有4株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形成液状菌落,轻挑拉丝且镜检为短杆状革兰氏阴性菌,疑为肺炎克雷伯氏菌。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与肺炎克雷伯氏菌同源性达99%,同时肺炎克雷伯氏菌特异性基因(khe)阳性。其中,分离株GXKP-C14、GXKP-D15对大部分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分离株GXKP-D1则表现出高水平多重耐药,分离株GXKP-D4耐药性稍低于GXKP-D1,对临床常用药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四环素、多西环素、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表现耐药,对头孢吡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链霉素、多黏菌素等敏感。部分菌株携带tet(A)、QnrS、blaSHVsul2、mcr-1等耐药基因和WabG毒力基因。本研究结果为犬、猫源肺炎克雷伯氏菌病的检测、诊断及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同时,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的检出将为多黏菌素的耐药性控制和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PK-15细胞酵母双杂交三框c DNA文库,为深入研究猪伪狂犬病病毒(PRV)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打下基础。【方法】提取PK-15细胞总RNA,采用SMART和LD-PCR合成全长的双链c DNA(ds c DNA),并对其进行均一化和Sfi I酶切处理。处理后的ds c DNA分别连接3种阅读框p GADT7-Sfi I载体,将连接产物转化至大肠杆菌BH5α构建三框c DNA初级文库,取三框c DNA初级文库进行混合扩增,通过滴度测定和PCR鉴定其库容量和基因重组率,最后收集文库细菌提取文库质粒。【结果】3种读码框c DNA文库的库容量分别为3.0×10~6、2.0×10~6和2.0×10~6 CFU,文库实际扩增基数150万CFU;一号和三号读码框的基因重组率均为100%,二号读码框的基因重组率大于93%。c DNA文库外源基因插入片段长度在500~3000 bp。c DNA文库质粒浓度约1.0 mg/m L,质粒收获量约3.0 mg。【结论】构建的PK-15细胞酵母双杂交三框c DNA文库具有较高的重组率和库容量,符合酵母双杂交筛选要求,可用于研究PRV与PK-15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原核表达Bcl-x L蛋白的突变体PTD-FNK蛋白,为揭示PTD-FNK蛋白的抗凋亡机制及加快其在家畜精液冷冻保存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FNK蛋白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突变引物,以p ET-28a(+)-PTD-Bcl-x L质粒为模板,PCR扩增两段突变序列;回收PCR产物片段进行Dpn I消化,构建重组质粒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以IPTG诱导融合蛋白表达,探索IPTG诱导表达的适宜温度,最后以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ing对纯化蛋白进行鉴定。【结果】两个突变片段的PCR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462和5616 bp,经Dpn I消化后进行重组反应,再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能成功构建p ET-28a(+)-PTD-FNK质粒。在30℃下以IPTG诱导7 h可获得可溶性的PTD-FNK蛋白,以NI-NTA Argrose纯化后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 blotting鉴定为PTD-FNK蛋白。【结论】通过调控IPTG诱导温度可成功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出PTD-FNK蛋白,且诱导时间短,无须复性,有利于蛋白纯化及加快其在家畜精液冷冻保存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Gn IH在猪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分布定位,应用免疫组化和半定量RT-PCR技术,对30日龄健康陆川仔公猪的消化及呼吸系统进行Gn IH定位研究。免疫组化试验结果显示:在陆川猪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中,幽门圆枕、十二指肠、回肠、结肠、肝、食管、丝状乳头、颌下腺及气管均有Gn IH免疫阳性细胞分布,但胞体的形态和大小不一。半定量RT-PCR试验结果显示:结肠、颌下腺有中等丰度的表达,幽门圆枕、丝状乳头、回肠有低丰度的表达,无Gn IH mRNA表达的组织有食管、十二指肠、肝和气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