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研究生德智体综合测评条例》的试行,证明其指导思想正确,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项目设计基本合理,操作方法简便易行,比较客观公正,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对研究生管理工作逐步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对有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皑袖蜡蝉属EpotiocerusMatsumura的分类研究历史,研究了在中国采集的皑袖蜡蝉属种类,记述了该属2个新种——红皑袖蜡蝉Epotiocerusrubersp.nov.和黄带皑袖蜡蝉Epotiocerusflavozonasp.nov.,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调查结果表明,肚倍蚜(KuburagiarhusicolaTakagi)越冬种群在自然气候室内不同层次、方向的越冬寄主上的分布无本质差异,空间格局符合“复合波松”等理论分布型,由三重疏松个体群组成,个体群面积分别为28,20个和12cm ̄2,个体群平均有虫3.8453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理论抽样模型。抽样方法比较结果以五点取样,每点在相邻两层冬寄主上取样10个(×4cm ̄2)代表性最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蜡蝉雄性生殖系统的整体结构,以发现更多的分类特征,为其所属类群乃至蜡蝉总科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在Leica MZ125解剖镜下,对缘蛾蜡蝉(Salurnis marginella(Guérin-Menev-ille))、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Walker))及斑衣蜡蝉(Lycorma delicatula(White))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进行解剖观察,应用QImaging Retica 2000R CCD数码相机进行照相,并对3种蜡蝉的雄性内生殖器官进行比较研究。【结果】3种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的形态结构基本一致,射精管端部膨大,生殖附腺发达,但每侧精巢内精巢小管的数目因种类不同而具明显差异,八点广翅蜡蝉12根,缘蛾蜡蝉和斑衣蜡蝉均为6根;八点广翅蜡蝉和斑衣蜡蝉的贮精囊外周被以薄膜,而缘蛾蜡蝉的贮精囊则无薄膜包被。【结论】缘蛾蜡蝉与八点广翅蜡蝉的雄性生殖系统结构较为相似,其2个精巢相互分开,而斑衣蜡蝉的2个精巢相向包被在同一薄膜之中,这表明雄性生殖系统在蜡蝉总科系统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了蛾蜡蝉科Flatidae国内一新记录属和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中国阉蜡蝉科阉蜡蝉属7种,其中包括6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cry1Ac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标性状的有效性评价是转Bt基因抗虫玉米研发和安全性评价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室内生测和田间人工接虫鉴定研究了转cry1Ac玉米纯合群体BT-X和分离群体BT-38、BT-181、BT-43、BT-105等转化事件Cry1Ac蛋白的表达量以及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室内杀虫和田间抗虫效果。转cry1Ac玉米鲜组织中Cry1Ac蛋白含量在44.07~438.00 ng/g之间,不同转化事件及不同组织之间差异显著,其中BT-X鲜花丝中Bt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未展开心叶。室内生测试验中除BT-43与对照没有显著差异外,取食其它转基因玉米心叶的亚洲玉米螟初孵幼虫6或7天的存活率为0~15.3%,显著低于非转基因对照;取食夏播BT-X鲜花丝6天的幼虫存活率为62.5%,显著低于Bt11及非转基因对照。田间心叶期接虫鉴定显示BT-X高抗亚洲玉米螟。说明转cry1Ac玉米BT-X、BT-181、BT-38和BT-105对亚洲玉米螟有很高的杀虫作用,BT-X田间抗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了蛾蜡弹科Flatidae国内一新记录属和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9.
记述了中国阉蜡蝉科阉蜡蝉属 7种 ,其中包括 6新种 ,模式标本保存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和田间防治试验,灭幼脲Ⅰ号对美国白蛾卵死亡率与浓度的关系符合Logistic模型,杀卵效果随日龄延长而下降。施药后2~6天开始大量死亡,浓度在10ppm以上杀虫效果达100%,且具有较长的残效期。若与低浓度敌百虫混用,可加速幼虫死亡,并增效1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