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30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选育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杂交稻,本文采用优质不育系×优质恢复系的优优配组技术路线,选用优质香型不育系宜香1A与优质抗病恢复系成恢727配组而最终育成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宜优727,于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稻20200132).该组合不仅具有产量高、适应性好和抗逆性强等特点,而且稻米品质达到农业农村部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NY/T 593—2002)二级,实现了杂交稻品质与产量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2.
我国杂交籼稻选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水稻杂种优势被利用以来,我国杂交籼稻育种取得显著进展,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水稻品种审定数据信息,对我国籼型水稻不育系研究进展、杂交籼稻品种审定情况、籼型超级稻品种发展现状和几个籼稻育种大省的杂交籼稻国审情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杂交籼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宜恢7808系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用5279S//紫稻NP-35/R16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水稻恢复系。该恢复系具有株型佳、恢复力强、配合力好、花粉量足、制种产量高等特点,组配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7808在2010年通过了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寡日照低辐射区不同重穗型杂交水稻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不同杂交水稻品种在贵州省遵义县种植的综合增产效应,2006年引进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12个高产杂交水稻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冈优2815、冈优1525和冈优2524均具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可在遵义地区进行试验性推广.  相似文献   
5.
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宜香4245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宜香4245是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院用自育不育系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宜恢4245配组育成的三系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丰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在南方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2009年5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6.
宜香4106系由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水稻研究所配组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的特性,2006年通过国家审定。本文总结了宜香4106的选育经过和亲本的特征特性,并总归纳了其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7.
宜香1979是四川省宜宾市农科院育成的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亲本的特征特性及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4种不同水平施氮量(0、112.5、225.0、337.5 kg/hm2)对10个不同水稻品种(系)进行产量及构成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磷、钾标准施用和土壤条件背景一致,10个品种(系)在4种施氮标准下,品种(系)产量整体表现出从0~112.5 kg/hm2逐渐升高,然后112.5~337.5 kg/hm2产量降低的过程。结实率表现为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有效穗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千粒重无明显变化。同时,不同的品种对氮肥的敏感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优质杂交水稻宜香3003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宜香3003系宜宾市农科所用自育的浓香型优质强配合力不育系宜香1A作母本,与自育优质恢复系宜恢3003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优质杂交稻新组合.  相似文献   
10.
运用程氏指数法,从辞毛、酚反应、第1稳节与第2稳节间的长度、抽稳时壳色、叶毛和粒形等6项指标对宜恢3551(YR3551)的籼梗属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YR3551总评分为15.6分,属于偏粳型水稻;进而确定了强优势杂交组合冈优3551属于水稻亚种间杂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