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2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9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目的]比较3种1.5%除虫菊素水乳剂对温室黄瓜蚜虫防治效果。[方法]施用3种试剂,并在处理前及处理后1、3、7 d分别调查蚜虫数量。[结果]三保奇花-1.5%除虫菊素水乳剂、清源保-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碧琪-1.5%除虫菊素水乳剂,药后7d对黄瓜蚜虫的防效分别为90.26%、81.82%和70.42%。[结论]三保奇花-1.5%除虫菊素水乳剂作为生物农药表现出优异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3.
露地西红柿已成为平陆县主导产业之一。结合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露地西红柿科学施肥技术,对露地西红柿生产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5.
水稻施用旱平垄作双侧双深栽培技术应用试验表明:有效穗较常规对照多45个/m~2,穗粒数较常规多3.5粒/穗,结实率较对照多4.0%,实脱产量为675.6 kg/亩,较常规对照高50.1 kg/亩。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不同热杀菌条件对NFC冬枣汁理化性质、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文以冬枣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低温长时杀菌(75℃,5、10、15、20、25 min)和高温短时杀菌(90℃,0.25、0.50、0.75、1.00、1.50 min)两个处理,考察了NFC冬枣汁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pH值、总酸含量、VC含量、DPPH清除率、亚铁离子还原率等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杀菌方式对NFC冬枣汁基本理化性质影响不显著(P>0.05)。相比于低温长时杀菌,高温短时杀菌的△E值更低,更能保持冬枣汁原有的色泽。两种杀菌处理后多酚、VC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低温长时杀菌25 min后VC含量未检出,抗氧化活性也显著低于高温短时杀菌(P<0.05)。因此,通过对NFC冬枣汁品质变化的分析,发现高温短时杀菌能更好地保持原有的色泽和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7.
采用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分株繁殖试验对白花败酱的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三种方式的繁殖效果均表现良好,其中分株繁殖苗成活率近100%,且长势良好,见效最快;老枝和嫩枝在大棚内和露地的扦插成活率均在80%以上;种子发芽率虽较低,播种繁殖仍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白花败酱适应性强,适于人工繁育栽培。  相似文献   
8.
即食败酱软包装产品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9.
1 培土防寒 花椒树根系分布浅 ,秋末冬初温度骤然下降 ,极易造成根颈及根系受冻 ,轻者树势衰弱 ,重者死树 ,所以需培土防寒。农谚有“埋根椒树 ,露根柿树”,也说明花椒需要壅土埋根。方法是用坡上草皮土或生土掺些有机肥 ,培于主干周围及树下根系分布区 ,每树可培 150 kg左右。2 树干涂白 这是防治病虫害和保护树干免遭日灼的措施。方法是在树干上及光腿大枝上涂抹一层白涂剂。白涂剂的配方是 :生石灰 50份 ,硫磺 3份 ,食盐 1份 ,动物油 1份 ,水适量。制法是先把生石灰和硫磺粉混合搅拌成石灰硫磺乳 ,再把食盐用热水化开加到石灰硫磺混…  相似文献   
10.
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三位不同辈份的学者一次特殊"合作"的记录。2005年3、4月间,浙江大学的游修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李根蟠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曾雄生,围绕着苏东坡《酬刘紫桑》诗中的"红薯"为何物,以及如何栽培、如何储藏、如何食用等问题,在"中国经济史论坛"和"中国农业历史与文化"网站进行公开的交流和辩难。这三位学者不但年龄和辈份不同,而且有着师生和朋友关系,但是,他们并不因此掩盖彼此之间认识的分歧,既不隐瞒自己的观点,也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为了获得正确的认识,他们以完全平等的态度坦诚地、认真地交换意见,以至进行尖锐的争论。他们这种超越庸俗的师生关系的公开交锋,形成了一道罕见的"风景线",引起学术界的注目。现在由曾雄生、李根蟠辑集整理有关资料,按上网时间的先后排列,刊登于兹,供关心这次讨论和有兴趣的学者参考。整理的文稿完全忠实于原文,仅作某些技术性的处理。我们从中不但可以加深对有关问题的认识,而且可以在如何培育良好的学风方面获得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