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地处环渤海腹地和京津两大城市之间的河北省廊坊市占地利之便,素有“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称.如今,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干线两侧50多米宽的绿色林带随路延伸,  相似文献   
2.
3.
<正>春播平菇和晚冬播平菇,往往采收1~2茬菇,遇到高温便不能继续出菇。为使平菇安全越夏,保存养分,秋季继续出菇,可进行越夏管理。1.菌丝块(袋)风干法。此法较简单省事,将未出菇或只出1~2茬菇的菌丝块(袋)风干(未出菇的菌袋不必打开袋口),放置在阴凉通风处。若放在室外要加覆盖物以防雨淋,防潮防霉。9月气温降低后,将  相似文献   
4.
以辽宁稻区3种穗型常规稻品种及杂交稻为试材,设置3种行距、2种穴距,研究行穴距配置影响下蜡熟期水稻茎秆物理性状、力学性状及穗型因子与抗倒伏性的关系。结果表明:行、穴距同时影响水稻茎秆物理性状和穗型性状,进而使不同穗型水稻品种表现出抗倒伏能力的强弱;20 cm穴距下弯穗杂交稻辽优52210株高显著升高且抗折力显著下降,是其倒伏指数较高的主要因素;沈稻47和沈稻6号在25 cm×20 cm配置下,植株株高、基部N2节间至顶长度和鲜质量、穗颈角、穗长、单穗鲜质量、穗重心明显下降,倒伏指数降低;在35 cm×15cm配置下,3个水稻品种植株横截面积和抗折力显著高于其他配置,倒伏指数较低。从穗型角度分析,沈稻47和沈稻6号植株抗倒性对行穴距配置变化的适应能力强于辽优52210。各品种在25 cm×15 cm、30 cm×20 cm、35 cm×20 cm配置下穗颈角显著增大,且后2种行穴配置下单穗鲜质量和穗长增加,穗重心升高,均会使倒伏指数显著增加。综合来看,在高密度和低密度行穴距配置下,抗折力和节间弯矩分别成为倒伏指数增加的诱导因子,水稻分别受到倒伏和单位面积穗数的限制而无法获得高产稳产。因此,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应以增加茎秆基部的抗折力为主攻目标;品种选择时,应选择节间弯矩适宜的品种,可以在保证较大生物量的同时提升抗倒性。  相似文献   
5.
6.
生物防治森林病虫害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明确强调了林业建设的“三生态”指导思想,要求林业建设要以生态文明、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为指针加快发展,为我国林业建设提出了发展方向,也给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期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要以“三生态”指导思想为指针,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基本方针,调整工作思路,大力推进无公害防治技术,推动生态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和保护生态安全服务。生物防治是1919年由美国学者最先提出,是利用昆虫天敌、捕食鸟、微生物和生物激素对森林病虫害进行科学防治,是对生态环境无污染,能够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缓解和根本上解决"林菌矛盾",进行食用菌原料林培育研究,开展天然阔叶林伐后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培育花菇专用林试验,结果表明:立木蓄积量净增76.8m3/hm2,林分年平均生长量达15.36m3/hm2,收获期提前5~10a,蓄积量比同期人工林高3倍以上,为解决目前"林菌矛盾"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从2000年10月到2004年10月,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4年生苜蓿草地、14年生苜蓿草地、苜蓿-作物轮作农田以及常规耕作农田中土壤全氮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和土壤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苜蓿草地最高,其次苜蓿-作物轮作系统,而常规耕作农田最低。土壤尿酶活性和土壤蛋白酶活性14年生苜蓿草地显著低于4年生苜蓿草地和苜蓿-作物轮作系统。土壤含水量14年生苜蓿草地显著低于其它处理。长时期苜蓿草地出现的土壤干层严重影响着土壤尿酶和土壤蛋白酶活性,威胁着土壤氮素的转化。与常规耕作相比,苜蓿-作物轮作系统不但土壤微生物量较高,而且土壤酶活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