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吕子豪 《北京农业》2008,(10):33-33
<正>在河北省蠡县,本为享受国家财政补贴且由政府组织推广的让农民受惠的良种玉米项目,在今年却愁坏了该县留史镇周营村的200多户农户,原因是,预计高产的40多公顷政府推荐购买的锐步1号良种玉米,到了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幼林期苦楝不同种源的生长适应性,并初步筛选优良种源,为广东及周边地区苦楝种子调拨提供试验依据,对2个试验点3年生的53个苦楝种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苦楝于雷州生长更快,且种源间差异更为显著;苦楝种源间存在极大的遗传差异,生长性状主要被地点效应影响,形质性状受遗传控制较小,保存率由种源遗传基础与生长环境共同控制;性状相关表明生长速度快的种源,其树冠茂盛,干型良好,可以通过树高和胸径两个性状的综合排序,并结合保存率分析进行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来自海南,广东与福建等3省的种源在广东适应性强,而北方种源适应性极差,说明在广东地区引种北方种源具有一定风险,建议在同一或相邻物候区内进行引种栽培;初步选择出6个优良种源供广东及周边地区苦楝种子调拨,分别为贵州册亨(843)、福建漳平(103)、湖南新宁(349)、广东郁南(413)、广东开平(415)与广西钦州(631),这些种源的保存率范围为0.51~0.77,树高与胸径的平均遗传增益为10.58%与21.8%。  相似文献   
3.
从转录组文库筛选出具有完整ORF框的黄野螟EcR基因序列,命名为HvEcR(登录号:MH588318)。序列全长1 734 bp,包含1 638 bp长的ORF框,共编码545个氨基酸,具有EcR家族典型的保守结构域。同源比对结果表明,HvEcR氨基酸序列与三化螟(Scirpophaga incertulas)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的同源性最高,分别高达96%和92%。RT-qPCR结果表明,HvEcR在成虫和5龄幼虫时表达最高,分别为对照的12倍和5.68倍。HvEcR在黄野螟幼虫不同组织间存在表达差异,在脂肪体中表达最高,为对照的4.54倍,其次在头与马氏管中也有较高表达,分别为对照的2.85倍和2.49倍。在20E胁迫下,HvEcR表达量均高于对照,表明HvEcR作为蜕皮激素的核受体基因,其表达可能受20E诱导。  相似文献   
4.
为阐明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基因的表达模式并研究温度胁迫对其表达的影响,从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成虫转录组文库中筛选获得黄野螟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基因全长cDNA,命名为HvTpx(GenBank:MF521978)。序列分析显示,该序列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88bp,共编码195个氨基酸。HvTpx属于典型2-Cys类Tpx。HvTpx的氨基酸序列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同源性最高,为87%,与其他昆虫的同源性在75%以上。黄野螟与棉铃虫处在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RT-qPCR分析结果显示:HvTpx在成虫中的表达量高于其他发育阶段;HvTpx在幼虫中肠表达量最高;HvTpx在成虫腹部表达量最高,足部表达量最低;HvTpx在0℃、10℃和35℃的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25℃)。结果说明这些温度可以诱导HvTpx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5.
从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转录组文库中成功筛选到具有完整ORF框的黄野螟中性肽链内切酶基因(NEP)序列,命名为HvNEP(登录号:MH298329)。该序列ORF框长2 310 bp,共编码769个氨基酸。同源比对分析结果表明,HvNEP蛋白氨基酸序列与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NEP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最高,达79%。RT-qPCR结果显示,HvNEP在黄野螟成虫中表达量最高,为卵(对照)的113.77倍。HvNEP在黄野螟不同组织间存在表达差异,幼虫阶段在头部表达量最高,为体壁(对照)的5.28倍。成虫阶段,HvNEP在翅中表达量最高,为腹(对照)的11.06倍,在足中最低(0.11倍)。分析黄野螟NEP时空表达动态发现,HvNEP可能与昆虫行为的调控及神经系统的完善有关。在60 ng/μl和120 ng/μl的20-羟基蜕皮激素(20E)胁迫下,HvNEP表达量均高于对照,表明HvNEP作为蜕皮激素的次级应答基因,其表达受20-羟基蜕皮激素调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重要林业害虫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 Moore)的糖原磷酸化酶(glycogen phosphorylase,GP)基因,并分析其序列、时空表达特征及对温度胁迫的响应,为进一步研究黄野螟的抗寒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基于黄野螟转录组文库获得GP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通过同源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对其进行鉴定,利用RT-qPCR分析其时空表达谱及对温度胁迫的响应。[结果]将筛选出的基因命名为Hv GP(Gen Bank登录号:MG517442),其开放阅读框(ORF)长2 526 bp,共编码841个氨基酸。蛋白序列相似性比对和系统进化关系分析表明:Hv GP与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对应蛋白的相似性最高(95%),亲缘关系最近;与烟粉虱(Bemisia tabaci)对应蛋白相似性最低(78%),亲缘关系较远。RT-qPCR分析显示:Hv GP在5龄幼虫虫态时表达量最高,为对照的1.77倍; Hv GP在黄野螟不同组织均有表达,且在组织间存在表达差异,幼虫脂肪体的表达量是其体壁的72.85倍;在成虫阶段,翅中表达量最高,足中最低。在5、10、15、20℃低温胁迫下,Hv GP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处理(25℃),在30、35、40℃高温胁迫下,Hv GP的表达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结论]根据黄野螟不同发育阶段与不同组织表达模式推测,Hv GP可能与黄野螟的组织分化、摄食及运动等生命活动有关。Hv GP基因在温度胁迫下的响应表明Hv GP能响应低温信号,高温与Hv GP的表达量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在昆虫中的功能,经筛选黄野螟(Heortia vitessoides)成虫转录组数据库获得黄野螟精氨酸激酶基因,命名为HvAK(GenBank:MH794282),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各虫态和幼虫组织的定量分析,并通过检测HvAK在高温及低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水平,揭示HvAK基因在黄野螟生长发育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该序列开放阅读框长1 068 bp,共编码355个氨基酸;同源比对结果表明HvAK与家蚕(Bombyx mori)AK基因同源性最高,为94.10%;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黄野螟在所检测的各幼虫组织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在头部的表达量较高,在5龄幼虫阶段到达表达量最高峰;此外,高、低温均诱导HvAK表达量上调,推测HvAK基因在黄野螟生长发育过程中可能参与抵御外界不良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