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篇
综合类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导言大气养分通过降水进入森林生态系统的为降雨中溶解离子和凝聚核子或灰尘中的干沉积物(Likens等,1977;Chadwick,1978;McColl和Bush,1978;Zinke,1980).同森林植被相互作用的穿透水和总降水,通过从植物表面淋洗的沉积物质和从植物组织淋溶的养分所富集(Switzer和Nelson,1972;Rolfe等,1978;Zinke,1980)。经过  相似文献   
2.
本文系对广东省南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质估测模式的研究报道。在区内的南昆山、鼎湖山和石牌等地调查了八种植被类型中的69个标准地及龙门县油田林场的28个对照标准地,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有机质层厚度和林地单位面积有机质保存量的估测模式.影响土壤有机质形成的主导因子是植被类型、海拔高、植被总盖度、地形部位、坡向和母岩.估测模式精度均大于90%;复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大于0.01水准上的R值;实测检验效果较好,理论值与实测值的平均偏差(S_o分别为4.61。0.92和16.7)同模式剩佘标准差(δ分别为4.28,0.94和20.4)相接近。 模式可作为林地有机质调查的直接工具,还为应用遥感图象间接判读森林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提供方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雷州半岛桉树生产力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全面调查了短轮伐期桉树生态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对制约桉对生产力的若干因素--气候,土壤。品种,肥料,管理和投资结构,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探讨获得高产的同时又保护生态环境各因素的较佳选择,为桉树人工林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桉树林地酶活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桉树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性质和林木生长关系的研究表明:桉树林地土壤酶活性同土壤养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并且有一定的专性特性;林分蓄积量和生物量同土壤酶活性之间也存在一定相关;间种菠萝林地较之纯林地具有更适宜的酶活性;但以土壤酶活性作为桉树林地土壤肥力的评价指标,还须对其适宜范围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在一块林地上连续经营马尾松纯林,林地的土壤肥力和林分生产力趋向于下降。为改变这种情况,广东西江林业局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系协作,于1983年在仙菊林场进行了马尾松与阔叶树混交造林的试验研究。本文是试验初报。  相似文献   
6.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是优质用材和优良防护林树种,在南亚热带平原水网地区特别是近海滩涂地带生长迅速。珠江三角洲土地辽阔,发展水松的潜力颇大,仅斗门县1980年以来,在黄杨河两岸就营造水松林带76km,共950亩,过去水松用裸根苗造林,头两年幼林生长缓慢,第三年才恢复正常生长,年高生长可达50cm,径生长0.7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西江南亚热带6种人工林下的土壤磷状况进行研究发现:①氧-磷和铁-磷是该地区无机磷的主要组分,也是林木生长的主要磷源;②连栽的杉松林地土壤磷消耗很大,无机磷含量由170μg g~(-1)(ppm)和140μg g~(-1)下降至111μg g~(-1)和69μg g~(-1),而第一代杉松人工林后采用短期撩荒或针阔混交造林,能改善磷素状况,无机磷含量仍保持在130μg g~(-1)和116μg g~(-1);③采用合理的营林制度,发挥森林自肥作用,能够有效提高林地磷素营养水平,据此为西江地区发展杉松提出两种营林模式。  相似文献   
8.
立地指数是以林木生长指数反映立地质量的一种数量指标,它受环境和土壤因子所制约,在编制立地指数表的同时,若能找出影响立地质量和林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数学模式,可作为预测林木生长,评价立地质量和确定如何提高林地生产力的依据。本文为在编制广东杉木立地指数表的过程中,对影响立地质量的环境及土壤因子进行统计分析,选出主导因子,据此确立数学模式,以供广东选择杉木立地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于澳大利亚经营用材林生态系统来说,“有效磷”一词近来已被广泛应用于有关“长期稳定性”与“生产率”等方面,产生一些解释的混乱可能是由于对化学和森林中的磷循环不熟悉,或者由于对土壤中有效磷与全磷之间的区别和相关不熟悉所致。  相似文献   
10.
调查分析了珠江三角洲95个农田防护林标准地的土壤,用K—均值聚类分析法把珠江三角洲划分为四个造林立地类型,低丘淋溶型(Ⅰ)、平原淡水型(Ⅱ),河网潮灌型(Ⅲ)、和滨海反酸型(Ⅳ),并绘制了分布图。统计出各类型土壤性质指标,其中pH,含盐量和地下水位是立地差异的主导因子。用方差分析比较了6个防护林树种在四类立地上的生长量,差异极显著。柠檬桉在ⅠⅡⅢⅣ类型都适生,池杉、落羽杉在Ⅱ类型最适生,木麻黄、新艮合欢在Ⅲ类型最适生,水松也在Ⅲ类型比较适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