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小豆品种植株形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直立型小豆品种冀红20、冀红21和唐红201602为材料,分析6个种植密度对不同小豆品种植株形态特征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和种植密度对小豆形态特征和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大;底荚高度和第一节间长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结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减小,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相同品种不同种植密度间和相同种植密度不同品种间的产量差异极显著(F值分别为49.36、99.35),品种与种植密度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F=3.91)。种植密度与株高、底荚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第一节间长呈正相关,与茎粗、主茎分枝数和主茎节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增加种植密度可增加小豆株高、底荚高度和第一节间长,有效减少主茎分枝数,有利于机械化收获。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绿色生态养殖条件下研究β-葡聚糖(β-glucan)对黄沙鳖(Truogx sinensis)幼鳖生长性能、 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用体质量为 200(±10)g 的黄沙鳖幼鳖 180 只,随机分成 3 组, 每组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20 只,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对照)和添加 200、1 000 mg/kg 剂量 β- 葡聚糖的试验饲料。 120 d 后对黄沙鳖幼鳖的增重量、体重与内脏比、内脏与肝脏比进行称量计算,并测定全血中过氧化氢酶,血清 中溶菌酶、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各组的增重量、体重与内脏 比、内脏与肝脏比差异不显著。血清中溶菌酶活性 1 000 mg/kg 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200 mg/kg 剂量组,200 mg/kg 剂量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碱性磷酸酶试验组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 200 mg/kg 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 000 mg/kg 剂量组,1 000 mg/kg 剂量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而酸性磷酸酶、过 氧化氢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饲料中添加适量 β- 葡聚糖有助于提高黄沙鳖幼鳖的非特 异性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水平而不影响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从发病死亡的中华草龟(Chinemys reevesii)分离到的病原菌株制备灭活疫苗。【方法】对该菌进行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同源性分析、药敏等试验。人工感染中华花龟(Ocadia sinensis),确定半数致死剂量(LD50)。经0.03%甲醛灭活后与铝胶3∶1制成灭活疫苗,对中华花龟进行腹腔注射免疫,测定血清抗体效价,以5LD50活菌浓度进行攻毒试验测定免疫保护率。【结果】分离鉴定该菌为迟缓爱德华氏菌。两次免疫14 d后抗体效价分别为1∶64和1∶256,在5LD50剂量攻毒后相对免疫保护率分别为60%和73%。【结论】本灭活疫苗二免的相对保护率达73%,有保护效果,可用于龟的迟缓爱德华氏菌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5.
小豆叶片色泽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IE-Lab表色系法,研究了31份小豆资源的叶片色泽与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亮度L与生育期、株高、单荚粒数极显著正相关,红度a与百粒重极显著正相关,色泽比h、饱和度C与生育期、株高显著正相关,色度角H与生育期、株高显著负相关;色泽性状对生育期的综合效应排列次序为亮度L黄度b色泽比h饱和度C色度角H,对株高的综合效应排列次序为亮度L色泽比h黄度b饱和度C色度角H。在以短生育期、矮秆为目标育种过程中,应注重选择叶片暗绿色的亲本或单株,可借助色差计选择亮度L、黄度b、色泽比h数值较小的材料。本研究为小豆的目标育种提供了参考,在种质创新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8种防治豇豆荚螟药剂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绿豆上应用的防治豇豆荚螟的高效药剂,选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苏云金杆菌原粉、46%杀单·苏云菌可湿性粉剂、1.3%苦参碱水剂、25%灭幼脲悬浮剂和10%甲维·高氯氟水乳剂8种低微毒农药,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结合主成分分析,对各参试药剂防治豇豆荚螟的效果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酰胺类农药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剂、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6%阿维·氯苯酰悬浮剂的平均防效及综合评价排名前3位,效果较好,生产上可交替使用;微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原粉的平均防效及综合评价均排名第4位,有一定的应用前景;植物源农药1.3%苦参碱水剂的防效最差,不建议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丛植造林试验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丛植造林,就是在一个种植点内栽(种)二棵以上的植株,又称“植生组造林”,或“块状密植造林”。这种造林方法,主要是利用种内不同生育阶段的相互关系,以求得林木速生丰产。据国内外的试验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收到了这种实效。据日本的试验,认为丛植造林还能增加对风雪灾害的抵抗力,也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所以他们有人认为应把这种造林方法,纳入造林技术新体系中去。  相似文献   
8.
干旱及复水对油菜苗期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西藏当地推广的油菜代表品种芥菜型油菜(Brassica juncea L.)年河1号、白菜型油菜(Brasscia rapa L.)青油17号和甘蓝型油菜(Brasscia napus L.)藏油5号为材料,设置持续干旱1周和2周的2个干旱处理及干旱后复水1周、2周、3周的3个时期,研究苗期干旱及复水对油菜光合及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造成油菜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均下降,且随干旱时间延长而降低。PSⅡ反应中心完全关闭时荧光产量(Fm)、最小荧光(Fo)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升高。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v/Fm)、PSⅡ的潜在活性(Fv/Fo)相对变化小,下降不显著。(2)干旱后复水1~2周时,油菜气体交换参数较前期干旱处理均有升高,复水2周后升高幅度大于1周,尤其是干旱2周处理后复水时参数值大幅度升高;复水3周时,油菜气体交换参数呈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3)干旱后复水1~2周时,油菜PSⅡ、ETR、qP值较对照均有升高,复水1周后较2周后的升高幅度大,尤其是干旱2周处理后复水时,它们的升高幅度大于干旱1周处理后复水的情形;Fm、Fo较对照仍有升高,复水3周各荧光参数值下降。复水后Fv/Fm、Fv/Fo值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腐皮病是绿海龟(Chelonia mydas)龟苗培育中的常见病,传染性极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为确定病因及治疗方法,从病龟鳍状肢的腐皮组织中分离病原菌。【方法】从症状明显的稚龟四肢病灶中分离纯化得到疑似病原菌,编号CMRT91026,开展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16SrRNA鉴定和系统发育树构建及相关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该菌能在TCBS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呈黄色,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在1%NaCl葡萄糖磷酸盐胨水、蔗糖、甘露糖和赖氨酸脱羧酶上的生化特性均显示阳性,并且在3%~10%NaCl胨水均能生长;与NCBI上的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同源性达100%。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恩诺沙星、萘啶酸、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和头孢曲松敏感;对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妥布霉素、大观霉素、诺氟沙星和氨曲南呈中介;对新霉素、复方新诺明、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15种药物有耐药性。【结论】该菌株鉴定为溶藻弧菌,对喹诺酮类药物(如恩诺沙星)、四环素类药物(如米诺环素)及头孢类(如头孢曲松)等药物较为敏感。试验结果为绿海龟稚龟溶藻弧菌病的诊断及病害防控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嗜水气单胞菌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离体条件下进行患病鱼体内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3个菌株对四环素类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获得、稳定性、保存条件和交叉耐药性研究.结果表明:分别在含有盐酸多西环素、盐酸四环素、诺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9次(在28℃条件下培养72 h为1代)后,四环素类对3个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上升倍数为8~32倍,氟喹诺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