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畜牧兽医   4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课程构建及教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园林植物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是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该文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对该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并对改革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分析测试系列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方式、考核办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解决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森林土壤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21世纪对林学类高级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需求,在对林学类主要专业基础课森林土壤学的课程教学及考试(考核)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实践,重点包括重组课程教学内容;将森林土壤学相关课程的实验从原理论教学中分离出来,精选实验内容,组建相对独立、相辅相成的分析测试系列实验,作为必修课单独开设。并且,将部分实验课内容制作成录像片和彩色图片,丰富和扩大教学内容。进行考试方式方法改革,编制考试大纲,含考核内容、考核形式、评分标准等,收到了较好的改革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巨桉纸浆林的生长效果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对五年生巨桉林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立地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巨桉林分生长最好的是洪雅试验区密度为1665株/hm2的林分;在不同的密度试验中,密度越大,林分蓄积量越高;在试验密度范围内,密度越大,树高和胸径越小;林分生长与林地土壤中全N、全K以及有机质等养分的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分析测试系列实验课程教学内容、方式、考核办法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分析,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解决方法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巨桉叶片营养DRIS诊断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巨桉叶片营养诊断的采样时间、诊断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巨桉适宜的叶片诊断采样时间为24月龄,采用P/N、N/K、P/K作为诊断指标,得出N∶P∶K的适宜值为1∶0 064~0 067∶0 363~0 366。需肥顺序为:第三年为P>K>N,第四年为K>N=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改造模式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的改造效果,为低效林改造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柏木低效林改造区5种种植模式[核桃(无植草)、核桃+菊苣、核桃+苜蓿、核桃+鸭茅、纯柏(对照)]为对象,研究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对柏木低效林进行改造后,各种植模式中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明显增加,核桃+菊苣模式最为明显,其微生物总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提高了112.5%、7.7%、33.0%、39.1%和62.9%,且0~15 cm土层显著高于15~30 cm土层(P<0.05)。土壤微生物与4种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不一,真菌数量以夏季最高,放线菌以春季最高,而细菌则表现为秋季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以秋季最高,其他3种酶活性皆以春季最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与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各改造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肥力,而核桃+菊苣模式改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改造模式对柏木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的改造效果,为低效林改造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方法]以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柏木低效林改造区5种种植模式[核桃(无植草)、核桃+菊苣、核桃+苜蓿、核桃+鸭茅、纯柏(对照)]为对象,研究林地土壤微生物、酶活性的时空分布格局.[结果]对柏木低效林进行改造后,各种植模式中的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明显增加,核桃+菊苣模式最为明显,其微生物总数、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提高了112.5%、7.7%、33.0%、39.1%和62.9%,且0~15 cm土层显著高于15~ 30cm土层(P<0.05).土壤微生物与4种酶活性季节变化规律不一,真菌数量以夏季最高,放线菌以春季最高,而细菌则表现为秋季最高;过氧化氢酶活性以秋季最高,其他3种酶活性皆以春季最高.土壤微生物总量与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过氧化氢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各改造模式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土壤肥力,而核桃+菊苣模式改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明中小型土壤动物烘虫分离效果随烘虫温度和时间的变化特征,为中小型土壤动物的研究提供分离技术支持。【方法】采用Tullgren干漏斗法和Baermann湿漏斗法分别分离干生和湿生土壤动物,并用温控器精确控制箱体内温度,对两种林分、不同土层深度中小型土壤动物进行调查。【结果】老板山中小型土壤动物数量较庞大,且深层土壤动物多度不如浅层;深层干生和湿生中小型土壤动物分别在温度中值为34℃、32℃时烘虫分离效果最理想,而浅层土壤最好将烘虫温度控制在36℃;一般在适宜温度下整个烘虫分离过程可在18h内完成,且主要集中在前13h,开始烘虫4h后烘虫分离效果仍然较高。【结论】烘虫分离效果随烘虫温度的变化一般呈单峰曲线规律,烘虫温度过低或者过高都会影响分离效果;烘虫分离效果与林分结构无关、与土层深度有关;烘虫时间的长短与林分结构和土壤动物的多度没有直接关系;干生土壤动物烘虫分离效果与土壤动物类别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改造模式对柏木低效林的改造效果,以德阳市旌阳区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简称纯柏)为对照,对4种改造模式(核桃+无植草、核桃+菊苣、核桃+苜蓿、核桃+鸭茅)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纯柏相比,4种改造模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 P、K)含量,各个改造模式中的土壤微生物总数、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及有效磷与纯柏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各指标含量间相关关系不同,其中,土壤微生物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脲酶呈显著正相关,其余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pH之间、土壤全钾与速效钾、全磷及有效磷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分析表明,3种林草复合模式均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核桃+菊苣模式改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