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滴灌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315,450,585,800 kg·hm?2)对火龙果果实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施氮量能促进火龙果果实的生长,不同生长期果实需氮量不同。施氮量一定程度上影响果实横径的生长,对纵茎影响较小。施氮量对果实中氮钾含量影响较大,二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但各处理间氮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施氮量对磷素含量影响较小。火龙果果实和花中氮磷钾含量均为K>N>P,其中,果实中N∶P∶K=1.00∶0.20∶1.12,花中N∶P∶K=1.00∶0.15∶2.13。不同采收期,氮肥用量对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及抗坏血酸等含量的影响存在差异。综合考虑,实际生产中应以T2处理(450 kg·hm?2)施氮量为基础,根据不同采收期来调整施氮量。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价火龙果优化施氮对产量及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的形式结合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不同氮肥施用量(CK:0 kg/hm2;优化施氮处理490 kg/hm2;优化施氮下调处理345 kg/hm2;优化施氮上调处理640 kg/hm2;传统施肥处理880 kg/hm2)下1年生火龙果的产量及温室气体排放、酸化效应及富营养化效应等进行了跟踪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施氮相较农户传统施肥,可以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减少氮肥用量390 kg N ha-1,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3.85%,降低酸化效应潜值16.65%,降低富营养化效应潜值22.22%,证明在现有火龙果生产体系中,可以通过优化施用氮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小环境压力。  相似文献   
3.
海南火龙果反季节生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海南省东方市以"大红"火龙果为试材,设置不同光照时段、挂灯方式、疏花和留果处理,研究适宜的反季节火龙果生产方法。结果表明,下半夜(22:30—00:30,1:00—3:00)光照处理的产量每行比上半夜光照处理高36.1kg。全行挂灯处理的产量每行比隔行挂灯处理的产量高33kg。光照前疏花两次处理的产量比疏花一次的产量每行高19.5kg,比不疏花处理的产量每行高70.3kg。光照期间每株留果2个产量最高,每株产量可达2 381g。  相似文献   
4.
印楝素可能通过干扰细胞凋亡抑制果蝇生长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印楝素调节昆虫生长发育的细胞毒理机制,寻找杀虫作用新靶标,以含印楝素0.5、1.0、2.0、3.0、5.0 mg/kg的培养基饲养黑腹果蝇幼虫,观察幼虫生长发育情况,通过荧光显微技术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凋亡. 结果表明,印楝素处理可显著抑制黑腹果蝇幼虫的生长发育,处理后5 d平均虫重由对照的1.41 mg降低至1.13~0.38 mg,发育历期由对照的4.50 d延长至5.17~12.33 d,发育抑制率为19.86%~73.05%,或形成永久性幼虫不能化蛹,最终死亡;部分幼虫虽然能化蛹,但化蛹率下降至1.67%~6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5.00%,羽化率由对照的95.00%下降至63.33%~1.67%,平均产卵数由对照的57.33下降至29.67~4.33,出现畸形成虫,个体明显变小. 运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印楝素0.5 mg/kg和2.0 mg/kg处理能明显推迟果蝇胚胎细胞凋亡高峰期,缩短凋亡峰期的持续时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生防放线菌对枯、黄萎病的防治效果。【方法】运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对内生放线菌SG2和生防放线菌SC11进行融合,测定了融合菌株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和大丽轮枝菌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其内生性和产多胺的能力。【结果】获得了G-C1-G-C18共18株形态特征和菌落颜色与亲本菌株有差异、遗传性状稳定的融合菌株,其中G-C1、G-C2、G-C8、G-C10、G-C11、G-C12、G-C16和G-C18等8株融合菌株对大丽轮枝菌的抑菌率均≥70%,G-C12和G-C8对尖镰孢西瓜专化型的抑菌率均>75%。融合菌株分泌物的抑菌效果均有所降低。融合菌株G-C1、G-C2、G-C10、G-C11、G-C12和G-C16继承了亲本SG2的内生性;上述8株融合菌株均继承了双亲产生多胺的特性。【结论】实现了植物内生放线菌和土壤中生防防线菌的原生质体融合,为枯、黄萎病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虱螨脲与虫酰肼的增效作用及防治斜纹夜蛾的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大田药效试验,筛选出了虱螨脲·虫酰肼对斜纹夜蛾的复配增效组合,并测定了10%虱螨脲·虫酰肼悬浮剂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虱螨脲·虫酰肼的配比为1:1时增效作用最显著,共毒系数CTC为134.03.田间实验结果表明:10%虱螨肼·虫酰肼悬浮剂和两个单剂相比,有良好的速效防治效果和持效性,其中在有效成分用量为25g/hm(2)时,药后14d的防效仍达91.31%.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价火龙果种植体系对环境的影响,并找出其主要的影响因子,通过农户调研与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广西火龙果集约化种植体系开展了生命周期评价。结果表明:富营养化和温室气体排放是火龙果生产体系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中占比最大的影响类型,对生命周期综合环境影响的贡献率分别为59.6%和21.7%。其中肥料生产和施用分别占到农资阶段和农作阶段富营养化潜值的98.0%和99.8%。而在温室气体排放中,农资生产阶段的肥料与农药生产分别占农资生产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0.0%和77.9%,肥料施用占农作阶段温室气体排放量的86.6%。因此,在火龙果生产体系中,减少肥料及农药用量是减轻该体系对环境的影响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将果蝇置于含印楝素2 mg/kg的昆虫培养基中产卵,待卵孵化发育至不同虫态,运用光学显微镜及扫描电镜研究果蝇新羽化成虫复眼外观,发现复眼明显萎缩并呈现不规则状,表面粗糙,出现异常凹陷,刚毛缺失或增生,排列不规则或弯曲;运用透射电镜研究复眼超微结构,结果表明,3龄末期幼虫复眼组织细胞中染色质高度聚集成小体、小体分散,吞噬泡数量明显增多,核膜皱缩、界限模糊,蛹和新羽化成虫复眼中感光细胞丢失.这些结果确证了印楝素诱导果蝇复眼发育异常,为寻找新型昆虫生长发育调节剂提供了可能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9.
通过灯照打破暗周期可以调节火龙果产期,生产出反季节火龙果。然而这一栽培方法在大陆才刚刚推广,灯照时段、挂灯方式、疏花和留果数量等生产细节还未摸清。因此本研究在海南东方以“大红”火龙果为试验材料开展研究,设置不同灯照时段、挂灯方式、疏花和留果处理研究适宜的反季节火龙果生产方法。结果表明后半夜进行灯照处理的产量每行比前半夜灯照处理高36.1kg。全行挂灯处理的产量每行比隔行挂灯处理的产量高33kg。灯照前疏花二批处理的产量比疏花一批的产量每行高19.5kg,比不疏花处理的产量每行高70.3kg。灯照期间每株留2个果每株产量最高,可达每株2381g。进行反季节生产火龙果毛利润可达毛利润15684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