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讨论了边缘桉实生苗生产无性系的试管培养繁殖(亦称微型繁殖——译者注)方法,从熟态株茎节段外植体也能产生枝培养物,但是茎节段外植体污染频率很高。熟态株若运用花药花丝培养可以培养不受污染的愈伤组织,这类愈伤组织能够形成枝培养物。无论熟态株的茎节段的,还是花药花丝的愈伤组织,其枝培养物的生根率均低于实生苗外植体愈伤组织的生根率。株间花药花丝愈伤组织的出枝力及生根力有很大不同。  相似文献   
2.
桉树黄化病病原物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黄化病是一种黄化型病害,通过其病株组织的超薄切片的电子显微镜观察,在韧皮部筛管细胞内发现有类菌原体。类菌原体为多态形,园形或椭园形,大小直径为92~640毫微米,单位膜厚度为10毫微米。这是在国内外首次在桉树病害上发现类菌原体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引起苦楝簇顶病的病原类菌原体,能从病组织及传病介体斑叶蝉体内分离,接种在液体或固体培养基培养。在液体培养基的类菌原体呈小球体(直径为25—75毫微米)、大球体(直径为75—500毫微米)、线状体、线状分枝体及链状球抱体(长度为250—830毫微米;直径为70—150毫微米),单位膜约6毫微米;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的“煎蛋”形菌落,大小直径为10—70微米,呈阴性反应。并可从中分离到类菌原体,其形态结构与液体培养的一致。液体培养的臭菌原体用针注射法回接于苦楝健株幼苗,70天后表现症状。用其叶柄组织重新分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菌落和开初培养的菌落形态、大小一致。  相似文献   
4.
通过超薄切片的电镜观察,我们发现类菌原体存在于杉树黄化丛枝病树的嫩枝及叶片的薄壁细胞里。这些类菌原体的直径为85—250毫微米,单位膜厚度为7.5毫微米。  相似文献   
5.
 病株经土霉素处理后,以浸根法易被植株吸收,并迅速地运转到植株各部位,4~5天内达到高峰期。土霉素被植株吸收后,在植株体内保存期20天以上。而且能被叶蝉吸收,在叶蝉体内达到高峰期一般需要7~8天。土霉素在叶蝉体内保存期约7天左右。土霉素被植株吸收后,随着植株体内抗生素量的增多或减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叶蝉的传病能力。土霉素被叶蝉吸收后,随着其吸收量的多寡,直接影响叶蝉本身的传病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