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概述了以非洲、亚洲、澳大利亚、美洲地区为代表的国外及我国对木本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通过对世界不同区域的木本饲料开发利用现状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充分利用乡土树种并结合引进适生的优良木本饲料品种,以及通过深层次的加工技术提高饲料的产量和品质,是木本饲料开发利用的关键.重点分析了我国在该领域开发利用的不足,并结合实际,提...  相似文献   
2.
1987年5月6日至6月2日大兴安岭北部林区发生了一起特大森林火灾,使国家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大面积的森林资源和场镇被火烧毁。这次特大森林火灾,过火面积达1,242,67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达1,043,620公顷,烧死木总蓄积3,701.1万立方米,波及四个林业局局址及其31个林场。  相似文献   
3.
麻风树种源间种实性状变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位于海口市东山林场试验基地的2 年生麻风树种源的种实特征进行了调查,主要研究了麻风树种实的遗 传变异。种源来源包括泰国、越南以及我国云南、四川、广西、贵州、海南等43 个种源。对麻风树种实的单果均质 量、百粒质量、出仁率、出籽率、种子大小、种子含油量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麻风树种源间种实呈显著的地理 变异趋势,单果均质量、百粒质量和种子体积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经度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单果均质量和种 子百粒质量存在极显著的地理变异。本文揭示了麻风树种实性状变异规律与特点、性状指标间的关联,对海南省 发展麻风树产业和促进麻风树种实经济性状的改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剑豆为优良的绿肥和药食同源植物。本研究以来源于11个国家的19份剑豆种质为材料,采用R-3.6.2软件,通过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剑豆22个农艺性状,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剑豆不同性状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遗传变异丰富,具较大的选择潜力;单株荚数和种子形态指数性状、叶形指数性状、地径、节间距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叶形指数性状和种子形态指数性状之间也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已达86.201%,可代表22个性状的主要信息,若以产量为选择目标,应选择种子、叶面积、地径和节间距大且始花期晚的种质;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9份剑豆种质可分为3类,分别为早熟不攀爬型、晚熟半攀爬型和晚熟善攀爬型,可根据不同用途和育种需求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截叶胡枝子的根瘤中分离出30个分离物,经纯化、镜检后得到26株待测菌株.将其16S rDNA部分序列测序后用DNAMAN和MAGE 5.0软件进行分析,并与参比菌株相比较.结果表明,去除重复后共获得18株根瘤菌菌株,且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分别属于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和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 ).  相似文献   
6.
苦楝种源果核及种子性状地理变异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苦楝的地理变异及其规律,对17 个省份的70 个苦楝种源的果核和种子的18 个性状进行 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苦楝不同种源间在果核和种子表型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多数性状的重复力大于 85%,其中种子百粒重、果核宽的种源重复力较高,达到98%以上;其次是果核百粒重、种子大小性状;而棱粒比、果 核果形系数b 的重复力较小,分别为74.56%、49.14%。部分性状的种源变异存在明显的地理趋势:由东向西,果 核的宽度和质量、种子宽度、果核皮厚度、果核单果棱数均有增大的趋势;由南向北,果核长度、种子宽度、种子质 量、果核单果棱数和果核皮系数均有增大的趋势,种子趋于粗短的椭圆形;海拔由低到高,果核和种子宽度、果核质 量、果核皮厚度、果核单果棱数呈增大趋势,果核趋于圆形,种子趋于粗短的椭圆形。根据苦楝果实的18 个性状指 标的聚类分析,可将70 个种源划分为8 类,种源类群间性状差异也显著。   相似文献   
7.
在41个不同种源苗期和26个种源8年生幼林试验的基础上,以适应性为主,观测了不同产地种子性状,苗期以及幼林生长变异规律,并进行了越冬性评级。结果表明,幼林表现灵寿、志丹、黄陵、乌拉山、太原等温带种源生长较好,越冬性较强;亚热带种源越冬性差,而西北部种源生长稳定性和适应性比东北及南部种源强,据此提出雁北侧柏引种的适宜种源及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8.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方法,对收集到的来源于11个国家的19个剑豆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扩增出的274条清晰条带中,具有多态性的有144条,占总数的52.6%;2)28对引物的多态性指数(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介于0.16~0.43,平均值为0.28;3)剑豆总遗传多样性指数(Ht)为0.285 6,基因流(Nm)为0.065 6;4)通过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发现,剑豆种群间差异占总差异的88%,种群内差异占总差异的12%,种群间差异为剑豆差异的主要来源;5)主坐标分析(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PCoA)和基于遗传距离的聚类分析表明,19个剑豆种群可分为5个类群,每个类群均有不同的表型。  相似文献   
9.
以从澳大利亚引进的12个剑豆种源为研究对象,对其生长规律和21个性状进行了调查,并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剑豆种源的13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间多数性状的差异显著;单株产量与株高、荚重、荚宽、荚厚、单株荚数、百粒重等性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聚类分析,可将12个剑豆种源分为4个大类,第1类:可以攀爬,分枝较多,结实量大,为晚熟型;第2类:植株不攀爬,为早熟型;第3类:植株善于攀爬且早熟;第4类:可攀爬且晚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辣木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而提高种子的萌发率。[方法]以从尼日利亚采收的传统印度辣木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浸种温度和时间、培养温度、光照、种子脱壳、多菌灵处理等对辣木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污染率的影响,探讨辣木种子最佳萌发条件。[结果]20℃和40℃条件下浸种,种子萌发效果最好,从第2天开始萌发,到第7天结束萌发,萌发率最高;在试验范围内浸种时间对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32℃条件下培养,种子萌发效果最好,种子在第2天开始萌发,萌发率最高;多菌灵能够抑制种子的污染,但是不同浓度处理之间的种子萌发率和污染率没有显著影响;全天光照和全天黑暗对种子萌发率和发芽势并没有明显的影响;种子剥壳后培养萌发早,出苗整齐,到第4天萌发率达到最大值。[结论]辣木种子最佳萌发的培养温度为32℃左右;选用1 000倍的多菌灵浸泡种子即可达到杀菌的目的;光照和有无种壳对种子萌发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