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苹果砧木耐盐突变体的筛选鉴定及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对由诱变获得的苹果砧木78-48耐盐变异细胞系再生植株进行多代盐筛选,获得耐盐性稳定的突变体。并对突变体进行了RAPD分析,153个引物中有36个引物扩增出多态性,证明突变体在基因上发生了变化,为耐盐突变体的真实性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湖泊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城市湖泊是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的重要自然系统,具有众多的生态及社会服务功能。然而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开发往往导致城市湖泊功能的退化,为达到城市湖泊的可持续利用目的,必须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分析城市湖泊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城市化对城市湖泊的影响和破坏,并提出城市湖泊的保护和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3.
电穿孔技术在EBV—LMP表达质粒转染人鼻咽癌细胞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人鼻咽癌细胞用电穿孔技术进行体外基因转染所需的转染电击条件EBV-LMP基因的转染表达。方法:以人高分化鼻咽癌细胞株(ENE1)为对象,用电穿孔基因转染技术,观察不同电压及电容条件电击癌细胞对基存活率的影响;将重组EBV-LMP表达质粒转染CNE1细胞,以载体质粒转染及未经转染的CNE1细胞为对照。结果:CNE1癌细胞存活率与电容及电压值的大小成反比。CNE1细胞转染较合适条件是电压值6 相似文献
4.
5.
潮河上游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年径流影响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以北京潮河密云水库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61—2000年期间降雨、径流以及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情况,利用一个集总式的水文模型(IHACRES模型)模拟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年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40年来,潮河上游流域降雨--径流的演变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1961—1978年(第一阶段)、1979—1993年(第二阶段)、1994—2000年(第三阶段)。相对第1阶段而言,第2和第3阶段流域降雨的产流能力总体上呈减少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流域内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比较明显,主要变化趋势是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草地及未利用土地向林地的转换构成了土地覆被变化的主导过程,成为影响流域年径流的主要因子。第2阶段,耕地和林地的面积分别增长了7.47%和7.78%,流域内水库和塘坝等水利设施的修建及大规模利用也发生在这一阶段;第3阶段,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面积的大幅度增加(11.81%)。利用IHACRES模型模拟了第2和第3阶段的"基准年径流",通过对比实测年径流和基准年径流的差异,得出了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减少了流域年径流的结论。其中第2阶段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的影响程度为27.76%,第3阶段为26.15%。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凋亡细胞核DNA与胞质微丝形态结构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细胞"CT"、双重荧光标记、全自动图像分析及全自动摄影等技术研究鼻咽癌细胞CNE-2Z体外增殖和凋亡时核DNA和胞质微丝的分布,获得了高质量图像,显示了不同光切面核DNA的变化、胞质微丝的分布、核与胞质微丝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胞核DNA三维空间结构,为研究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时核DNA与胞质做丝的形态结构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水库底泥中氮、磷特征及其与水体磷富营养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黄河三角洲广南水库为研究对象,周年采集水库底泥与水样研究其N、P特征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广南水库底泥中全氮(TN)存在一定的富集作用,底泥中TN含量(0.65~1.26g/kg)与有机质(TO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97**),其主要来自生物有机质的长期沉淀;底泥中总磷(TP)含量相对稳定(0.54~0.69 g/kg),主要来源于黄河泥沙的沉淀;水库水体磷(WTP)含量0.011~0.214mg/L,水体已经达到富营养化水平,黄河水中的磷是广南水库水体中磷的主要来源,而底泥中有效氮(AN)能促进底泥中磷向水体中的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8.
科技期刊中作者信息应包含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目前国家对科技期刊中作者信息著录内容尚无统一标准而造成的作者信息著录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现状,在明确“作者信息”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作者信息著录中应包括的必要项、选择项、无效项.并建议将通讯作者列入添著项。 相似文献
9.
土壤矿质元素含量与核桃SOD、POD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的方法,以早实核桃辽宁1号和晚实核桃清香为材料,研究了土壤中N、P、K、Zn不同处理与核桃SOD、POD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N、P、K、Zn的含量与核桃SOD、POD活性有一定关系。随着基质中N、P、K、Zn含量的增加,核桃SOD、POD活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总的变化趋势是逐渐降低。在相同元素处理下,除了N4处理下清香POD活性高于辽宁1号POD活性外,辽宁1号叶片POD活性高于清香POD的活性;除了P处理外,清香SOD活性高于辽宁1号的SOD活性。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业学报》2005~2007年载文量及作者群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孙宁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21(12):69-72
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统计和分析《江苏农业学报》2005~2007年载文的学科分布、信息量和信息密度、出版时滞、基金论文、作者学历和职称、通讯作者、作者地区及机构分布等指标,归纳其办刊优势和特点,剖析其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