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
吉林西部土地沙化气候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地沙化比较典型的吉林西部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白城、洮南、镇赉、大安、前郭、乾安、通榆和长岭8个县(市)。通过对这8个区域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要素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该区域气象要素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进一步揭示气候变化对土地沙化现象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移,降水逐年减少,气温逐年递增,如果不加以治理,土地沙化现象将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2.
松原市土地沙化机制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分析松原市沙区沙漠化机制 ,指出自然环境因素只是沙化的必要条件 ,松原市沙地演化最终取决于人类活动 ;取决于人类对该区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提出应从经济效益入手 ,发展高效生态型的土地利用模式。通过合理配置林种、树种 ,建立沙区人工草场等措施 ,建设具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固沙体系 ;发展农牧交错带沙区高效生态型农业 ;充分利用沙区资源兴办沙产业是沙区人民摆脱贫困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松原市沙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土地沙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利用1988年,2000年的遥感图像数据,求得吉林省松原市沙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转移矩阵,根据计算结果,分析探讨了松原市沙区监测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松原市沙区土地利用变化显著,耕地、林地大幅度增加,草地与未利用地减少且空间差异明显,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人口增长和土地收益高低。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对该区土地沙化演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耕地向草地和林地的转移有利于沙化的逆转,林地向草地和耕地转移会使沙化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2000—2018年南充市水稻抽穗扬花期(7—8月)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数据为基础,通过年距平法、累计距平法提取南充市极端高温发生的时间特征;计算包括市域范围内及周边地区17个站点的多年水稻高温热害累积指数,并借助ANUSPLIN软件进行插值以获得南充市极端高温发生的空间特征;最终结合水稻种植范围、人口数量分布数据以及高温热害风险性分析模型识别南充市各等级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区。结果表明: 2006年为研究时段极端高温发生最严重的年份,其次是2017年,极端高温发生日数较常年明显偏多。2010年为南充市气温变化的转折点,2010—2018年平均日最高气温明显高于2000—2010年,预计未来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持续增大。蓬安县、营山县为遭受极端高温天气最频繁的两个县,其次是高坪区、南部县和西充县。水稻高温热害高风险区在高坪区、营山县分布最多,中风险区在各县均有较广泛分布,而低风险区则集中分布在南部县西北部、阆中市北部和营山县东北部的山地、丘陵。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区的识别能为人们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和政府更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与改造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