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1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夏玉米在亩产975公斤的产量水平下,地上部植株不同部位中氮、磷、钾营养元素的积累量和积累速度变化,以及氮、磷、钾在各部位中的分配与转移情况.结果表明,成熟时N、P_2O_5和K_2O的积累量分别为18.2,4.9和17.1公斤/亩,三者的比例为3.7:1:3.48,生产百公斤籽粒所需N、P_2O_5、K_2O的量分别为1.87,0.50和1.75公斤.N、P_2O_5、K_2O的最高积累速度分别为405,109和597克/亩·天,成熟时籽粒中的氮、磷、钾分配比率分别为64.4%,76,4%和20.4%.  相似文献   
2.
在沙土为主的牧区,为适应粮改饲的发展需求,在苜蓿种植中有机肥替代化肥并协同优化灌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研究在典型牧区-河北滦南县的沙土地,设置了有机肥氮替代0%、50%和100%化肥3个替代率,设常规灌溉和优化灌溉两个灌溉水平,以不施氮且常规灌溉为对照,共计7个处理。在2013~2015年通过大田试验测定苜蓿生物性状、土壤无机矿化氮和0~180 cm土层水分含量等,探索了水肥耦合效应。有机肥氮替代50%和100%的土壤无机氮供应与化肥氮相比差异不显著,相同替代条件下优化灌溉能提高12%~25%的苜蓿产量。有机肥100%替代化肥氮(180 kg/hm~2)以及优化灌溉(262 mm)的苜蓿产量比其他处理提高4. 4%~53. 3%,同时降低了硝酸盐的淋洗风险。该方案既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的难题又减少化肥和灌溉水投入,是值得推广的种养结合新模式。  相似文献   
3.
6年统计资料表明,玉米产量轮作高于连作。所有处理组合中,以耕翻施有机肥效果最佳;在等量化肥情况下,土壤耕作最好的是耕翻,其次是深松,免耕效果最差;培肥措施中,有机肥处理组合平均产量最高,其次是化肥处理,秸秆还田居第三位,以上各处理组合产量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处理。  相似文献   
4.
牧草种子包衣最佳配方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我国北方牧区当家牧草品种苜蓿、草木樨、披碱草、老芒麦等不同包衣处理大田产量测试对比分析,确定出禾本科、豆科牧草的最佳包衣配方。为我国人工草地增产增收、天然草场补播改良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熟期春玉米品种的籽粒灌浆特性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明确目前东北地区主推不同熟期春玉米品种粒重形成过程的籽粒灌浆特性,为玉米籽粒发育调控和熟期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东北区40个不同熟期的高产春玉米品种。在同一环境条件下,采用60 000株/hm2大田种植。调查各品种出苗至成熟的生育天数,依据生育期对不同品种的熟期进行分类,研究不同熟期品种产量和百粒重的差异;运用Logistic模型解析不同熟期品种的籽粒灌浆过程,分析积累起始势、灌浆速率、灌浆时间等籽粒灌浆参数及其与产量相关性。【结果】依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标准,东北地区目前主推的玉米高产品种按生育期长短可分为中熟(I)、中晚熟(II)、晚熟(III)和超晚熟(IV)4类,其中晚熟品种最多(50%),生育期121—130 d,其次为超晚熟品种(25%),生育期131—140 d,中熟品种和中晚熟品种最少(均为12.5%),生育期分别为101—110 d和111—120 d。60 000株/hm2试验密度下,4个类型品种以晚熟品种产量最高,超晚熟品种次之,中熟品种产量最低;中熟品种产量比晚熟、超晚熟和中晚熟品种分别低45%、44%和35%。中晚熟、晚熟和超晚熟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中熟品种(P<0.05)。灌浆初期,中熟品种百粒重最低,超晚熟品种百粒重最高,灌浆30 d后,中晚熟品种百粒重增长速度最快,中熟品种百粒重增长速度最慢。4类熟期品种籽粒灌浆速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中熟品种的灌浆峰值最高,超晚熟品种最低。各品种达到灌浆峰值后,超晚熟品种灌浆速率下降最慢,中熟品种下降最快。运用Logistic方程可较好地拟合籽粒灌浆过程(R>0.99),将各熟期品种灌浆过程划分为渐增期、快增期和缓增期,中熟品种籽粒灌浆参数中积累起始势(R0)、最大灌浆速率(Rmax)、渐增期持续时间(T1)、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v2, v3)明显高于其他熟期类型品种,其灌浆活跃期(P)、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T2, T3)及渐增期灌浆速率(v1)则明显低于其它熟期类型品种。相关分析表明,不同熟期品种产量与灌浆活跃期、有效灌浆时间(t3)、渐增期灌浆速率、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极显著正相关;与积累起始势、最大灌浆速率、渐增期持续时间、快增期和缓增期灌浆速率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中熟品种灌浆启动快,灌浆活跃期和有效灌浆时间短,中晚熟、晚熟和超晚熟品种灌浆启动慢,灌浆活跃期和有效灌浆时间长;在保证籽粒安全成熟前提下,延长灌浆活跃期、有效灌浆时间、快增期和缓增期持续时间,提高渐增期灌浆速率,有利于提高不同熟期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6.
硫素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4  
在高氮低硫地块施用硫肥提高了冬小麦的群体光合速率 ,鲁麦 2 2群体光合速率随施硫量的增加而提高 ,烟农 15的S3 处理和S2 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施硫肥显著提高两品种旗叶硝酸还原酶活性 ,两品种植株体在各个时期的氮素含量及积累量均增加。施硫肥后 ,两品种籽粒容重、出粉率、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和面团稳定时间均显著提高 ,其中S2 处理显著高于S1处理和S0 处理。施硫肥增加两品种的产量 ,鲁麦 2 2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随施硫量的增加显著增加 ,S3 处理的产量最高 ;硫肥对烟农 15的穗数和穗粒数有提高作用 ,但对千粒重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引进试种了专用青贮玉米品种中原单32号、科多4号、迪卡656、沈单16号、中单16号等5个品种,其中中原单32号、科多4号、迪卡656三个品种鲜草产量在6.5 t/666.7 m2以上,可在河西灌区大力推广;通过密度试验表明,中原单32号在河西灌区的适宜密度为4 500~5 500株/666.7 m2,密度过大不仅影响产草量,也影响品质,密度过小产草量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适宜的收割期应在乳熟后~蜡熟前,此时产草量,营养物质总量已达最大值,此期也是青贮原料品质最佳的时期。在此阶段,选择晴好的天气,及时收割,抓紧青贮。  相似文献   
8.
不同栽培密度对水稻“吉农大7号”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对水稻新品种“吉农大7号”生育指标及产量构成性状因子进行研究分析表明随着栽培密度的降低,“吉农大7号”的分蘖力提高,叶片数增加,生育期延长。不同栽培密度条件下“吉农大7号”的穗数、粒数、叶面积指数差异明显,而株高只有在30cm×13.2cm密度下较其他密度明显变矮,千粒重基本趋于稳定。“吉农大7号”的最适栽培密度为30cm×19.8cm即(17穴/m  相似文献   
9.
2007年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出现了小面积折合稻谷产量超过14.7t/hm2的高产典型。从品种、土壤、栽培技术和气候条件等方面,采取与其它地区高产典型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寒地气候条件下出现这种高产典型的原因。分析了产量构成各项指标的特点及高产攻关研究的现实意义。指出综合栽培技术应该是高产攻关研究的要点。提高我国水稻单产,不仅要重视生产技术创新,还要重视生产机制创新。黑龙江农垦总局大面积水稻获得高产经验值得深入总结。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农垦水稻高产攻关出现了小面积折合稻谷产量超过14.7t/hm^2的高产典型。从品种、土壤、栽培技术和气候条件等方面,采取与其它地区高产典型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寒地气候条件下出现这种高产典型的原因。分析了产量构成各项指标的特点及高产攻关研究的现实意义。指出综合栽培技术应该是高产攻关研究的要点。提高我国水稻单产,不仅要重视生产技术创新,还要重视生产机制创新。黑龙江农垦总局大面积水稻获得高产经验值得深入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