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8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1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豆作为前作植物对油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前作大豆对后茬油菜根肿病的影响,采用大田轮作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研究大豆、白菜、油菜分别作为前作,调查后茬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和土壤中休眠孢子含量,比较分析了不同前作的根系分泌物对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作大豆,后茬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4.00%和19.26、土壤休眠孢子含量为1.45×106个/克土壤,显著低于前作为油菜、白菜和撂荒对照的相应量。大豆、油菜和白菜根系分泌物均可刺激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与根肿菌休眠孢子共培6 d后,大豆根系分泌物培养的休眠孢子萌发率为29.82%,显著高于白菜(15.52%)、油菜根系分泌物(14.83%)和营养液(6.48%)培养下的萌发率。据此推测,前作种植大豆,后茬油菜根肿病发生和危害减轻,原因应与大豆根系分泌物刺激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因缺少寄主植物而死亡,导致诱发病害的初侵染源(土壤中休眠孢子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绿色木霉固体发酵产孢子的最佳发酵培养基。运用响应面法设计试验,筛选出主要影响因子碳酸钙、硫酸铵及氯化锰,以孢子量为响应值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并借助Design Expert 8.0.6软件进行分析数据并确定优化条件。结果表明,在温度28℃,接种量15%,料水比1:0.70的培养条件下发酵7天,孢子量为8.505×109CFU/g。通过优化,最终确定最佳发酵配方为:麸皮(过40目筛)50%,稻壳粉(过20目筛)30%,玉米粉(过80目筛)20%,硫酸铵1.08%,黄豆饼粉2.00%,玉米浆干粉2.00%,碳酸钙0.55%,氯化锰0.37%,pH 6.0~7.0。该配方所用原料廉价易得,发酵水平高,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按照普通植物种子的情况,推定灵芝孢子的结构有完全充满、部分充满、有大空隙和无种仁4种形式。为此,按照这4种形式分别说明了灵芝孢子受高等静压作用时,孢子壁的破坏方式和灵芝孢子有效成分的溶出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由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子实体、菌丝体胶质化产生的双核酵母状孢子(FBMds)的萌发条件,研究比较了不同来源和不同浓度的香灰菌(Annuloypoxylon stygium)浸提液及不同来源银耳孢子发酵液对银耳Tr21 FBMds萌发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香灰菌浸提液和银耳孢子发酵液均有不同程度促银耳Tr21FBMds萌发的作用。不同浓度香灰菌浸提液对FBMds萌发率的试验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高浓度香灰菌浸提液可显著提高银耳FBMds萌发率,最佳浓度为40%;在该浓度下,银耳Tr21的原伴生香灰菌HTW01-5的浸提液对FBMds萌发率作用高达30.34%。银耳孢子T30-CAS、Tr01、Tr21、T8225-CAS的发酵液虽能显著促进银耳Tr21 FBMds的萌发,但效果不如香灰菌浸提液明显。研究所得银耳菌丝为纯菌丝,可稳定传代,为进一步研究银耳二型态转变以及银耳新品种选育奠定了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稻瘟病菌孢子的检测通常在显微镜下由人工目测完成,该方法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因此,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显微图像处理技术的稻瘟病菌孢子自动检测和计数方法。首先,采用显微图像系统获取稻瘟病菌孢子图像;然后提出一种分块背景提取法对其进行光照校正;根据显微图像中孢子的边缘特征,利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其中Canny边缘检测过程中的阈值应用模糊C均值算法在梯度图上自动确定;接着对边缘检测后的二值图像进行数学形态学闭开运算处理。根据孢子和主要杂质的形态特征,利用椭圆度、复杂度和最小外接矩形宽度等形态特征参数对目标物进行分类,提取只含孢子的二值图像。最后,提出了基于距离变换和高斯滤波的改进分水岭算法对粘连孢子进行分离。测试结果表明:在100幅测试的显微图像样本中,孢子检测的平均准确率为98.5%,满足稻瘟病菌孢子自动检测和计数要求。  相似文献   
6.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孢子接种在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出菌丝,而后再把菌丝培养成银耳子实体。把银耳菌和耳友菌分剔接种在木村培养基上,都不会生长出银耳子实体。银耳菌和耳友菌混合接种在木材培养基上,就能生长出银耳子实体。因此银耳纯种不宜作为银耳生产中用的菌种,栽培上一定要用银耳混种。试验结果还表明银耳不是木腐菌。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大果榛子白粉病的发生规律,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温度、光照、pH对大果榛子白粉病病菌无性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碳、氮源处理中最适于大果榛子白粉病病菌无性孢子萌发的碳源为蔗糖,氮源为甘氨酸、硝酸铵;中性条件下适于孢子的萌发;孢子萌发适宜的温度为20℃;24h全光照条件下更适宜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8.
肉桂粉实病病原菌的无性阶段是病菌生命的基础,通过室内外的调查研究发现,肉桂粉实病的病原菌是花生油盘孢菌[ElaeodemafloricolaKeis],该病菌的无性阶段,除有隔菌丝外,有两型孢子。孢子适宜温度24℃左右,相对湿度98%以上,节孢子形成先于分生孢子。所有孢子都能致病,引起病害多次而集中,造成肉桂生产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不同来源微粒子孢子间血清学关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郭锡杰  黄可威 《蚕业科学》1994,20(3):154-157
应用玻片凝集法和酶标抗体法比较了几种不同来源微粒子孢子间的血清学关系,包括本所保存的家蚕微粒子孢子(BmN.b),从安徽绩溪和江苏东台的饲养蚕中收集到的微粒子孢子和从四川收集到的蓝叶虫(phyllobrotiacarmataBaly)微粒子孢子。结果表明,绩溪、东台微粒子孢子与BmN.b之间具有相同的血清学关系,而蓝叶虫微粒子孢子与BmN.b之间无血清学关系。  相似文献   
10.
Aeciospores in Uromyces fabae were found to be repeating spores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ea rust outbreaks in the North Eastern Plain Zone (NEPZ) of India. Experiments conducted on pea rust from 2001 to 2004 revealed the dominance of aeciospores at all growth stages of pea in this region. Urediospore production was erratic and was only observed in a few samples of stems and tendrils (5–10%). Inoculation of pea plants either by aeciospores or urediospores result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eciospores. Production of aeciospores was observed at a temperature range of 10–25 °C, with a maximum at 25 ± 2 °C. Among the different growth stages of pea, the pod formation stage was highly susceptible and produced the maximum number (744) of aecidia/leaf at 20–25 °C. Significant effects of growth stages and temperature were also noticed for pustule number. Urediospore production mainly coincided with the senescence of the pea plants. Maximum germination (2%) of aeciospores was observed at 25 °C, whereas maximum urediospore germination (3.5%) was at 15 °C. Temperatures > 15 °C decreased urediospore germination. A relative humidity (RH) of 100% was favourable for aeciospore germination while 98% RH favoured urediospore germination. Typical histo-pathological behaviour of the aeciospores was obser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