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15篇
  免费   1042篇
  国内免费   733篇
林业   872篇
农学   553篇
基础科学   453篇
  2066篇
综合类   4416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767篇
畜牧兽医   454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54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233篇
  2022年   314篇
  2021年   364篇
  2020年   382篇
  2019年   325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410篇
  2016年   470篇
  2015年   396篇
  2014年   507篇
  2013年   585篇
  2012年   743篇
  2011年   694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620篇
  2008年   477篇
  2007年   573篇
  2006年   461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314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89篇
  2001年   141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截至2021年1月,农业部/农业农村部共发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47项。本文对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体系现状进行初步总结,对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的发展现状进行比较,探讨了今后一段时间内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环境安全检测标准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借鉴,使其更好地为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3.
本文以贵州安顺不同土壤调理粉剂处理下“瀑布毛峰”茶园土壤为供试样品,通过样品测试与理化分析,对CK处理(0 kg/hm2)、A处理(600 kg/hm2)、B处理(750 kg/hm2)和C处理(900 kg/hm2)下茶园土壤重金属含量特征及污染水平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调理粉剂处理下,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Cr、Hg、Pb、Cu、Zn、Ni、As和Cd的变异程度各异,且土壤中这8种重金属含量也各不相同,其中pH、Cr、Pb和Ni含量在C处理中最高,As、Hg和Cd含量在A处理中最高,Cu和Zn含量在B处理中最高;对各重金属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Ni与Pb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表明两者之间的同源性极高,其余元素之间相关性特征不明显;由综合污染指数(P)得出A处理为轻度污染,CK处理、B处理和C处理均为中度污染,不同处理土壤中Cr均在国家Ⅱ级标准(GB15618—2008)规定范围内,样点达标率为100%,在所选定的污染评价因子中,Cu的贡献率最高,为土壤主要影响因子,其次是Cd和Ni;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单项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_{r}^{i}$)中Hg属于强生态风险,其余7种重金属处于轻微潜在生态风险等级;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值为196.79,总体处于中等潜在生态风险水平,Hg对RI的贡献率最大,是最主要的生态风险元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生态环境污染和破坏形势日益严重,特别是涉及土壤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事件日益增加,需要对发生土壤污染的场地进行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根据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和关键环节第1部分:总纲》(GB/T39791.1-2020)等技术规范,规定了4种基线确定方法:即历史数据法、对照数据法、标准基准和专项研究等方法。通过相关案例,主要分析了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中对照数据法中基线值确定方法,为后续开展相关土壤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加速造成生态环境破坏,工业及生活污水的过度排放使得江河、海水的污染加剧,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也日益加深。果蝇作为一种经典的模式生物,与其它动物模型相比,具有饲养成本低、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强、遗传物质简单、突变表型多且易于观察等诸多优点,是一种应用广泛并适合于研究人类疾病和毒理学的模式生物。简述了水环境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氟喹诺酮类药物、重金属、农药和微生物毒素等污染物对果蝇的毒理学研究,提出了果蝇作为经典的模式生物在研究毒理学机制以及筛选抗毒药物的优势,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评价草甘膦对河口及滩涂水域生物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染毒法,研究了草甘膦铵盐对可口革囊星虫Phascolosoma esculenta、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Lamark和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 3种滩涂动物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丙二醛 (MDA) 及大弹涂鱼红细胞微核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低浓度 (63.5 mg/L) 草甘膦短时间 (2 d) 染毒后,可口革囊星虫肠组织的SOD、CAT活性值及MDA含量分别为231.54、1.719 U/mg pro. 和0.60 nmol/mg pro.,3种指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值 (204.88、1.521 U/mg pro. 和0.54 nmol/mg pro.),且随着药剂处理浓度增加,SOD、CAT活性及MDA含量均升高;但当染毒时间延长至8 d时,可口革囊星虫肠组织的SOD、CAT活性值及MDA含量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55.67、1.403 U/mg pro. 和0.53 nmol/mg pro.,显著低于对照,且随药剂处理浓度进一步增加,酶活性及MDA含量值降低更显著。草甘膦对缢蛏内脏团及大弹涂鱼肝脏SOD、CAT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表现出类似规律。此外,经低浓度 (53.5 mg/L) 草甘膦染毒8 d后,大弹涂鱼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分别为17.00‰ 和21.33‰,均极显著高于相应对照值 (13.67‰ 和13.33‰),且随着草甘膦浓度增大,其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均显著升高,表明大弹涂鱼对草甘膦有较高的敏感性。所得研究结果可为评价草甘膦对河口及滩涂水域生物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新疆区域内日益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促进其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首先介绍新疆植棉区概况,了解棉花生产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然后通过分析新疆棉花生产面源污染的现状及问题,对新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各理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适合新疆的防控模式,最后提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Despite being considered beneficial by providing a clean and renewable source of energy, the construction of hydroelectric dams has extremely negative implications for Amazonian fisheri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s of the Santo Antônio and Jirau hydroelectric dams on the fishery stocks of the Madeira River. This investigation was based on fish catch data from the Z‐31 fishing colony, located in the municipality of Humaitá, in Amazonas State, Northern Brazil. Data were collected daily and provided information on the date of return from each trip, the fish species targeted, and the total catch (kg) between January 2002 and September 2017. The results indicated reductions of 39% in the mean annual catch and 34% in the mean monthly catches.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high price paid by local fish comm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hydroelectric power in the Amazon basin.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究大金山岛典型大气污染物的特征及其来源,本文以气溶胶粒径谱仪、气体采样袋与测汞仪对大金山岛大气中的颗粒物PM2.5、PM10,挥发性有机物(VOCs),以及大气重金属汞进行监测、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μg/m~3)在空间上,依次表现为:小金山岛(45.76,60.97金山码头(43.80,56.45)大金山岛(37.92,53.63);大气总VOCs浓度(μg/m~3)在空间上,依次表现为:小金山岛(338.01)大金山岛(318.72)金山码头(303.93);大气重金属汞浓度(ng/m~3)在空间上,依次表现为:小金山岛(7.33)大金山岛(6.02)金山码头(4.65)。后向轨迹模型分析表明,到达大金山岛的气团主要来自西北方位的河南中西部及长三角西北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及人类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而目前对于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主要以植物修复为主。为了寻找适宜修复Cu、Pb复合污染土壤的牧草,采用盆栽试验法,将试验的植物设置9组处理:1组对照组(CK),不添加任何重金属盐;4组单一污染,即单一Cu低(Cu1,200 mg×kg-1)、高浓度(Cu2 400 mg×kg-1),单一Pb低(Pb1 300 mg×kg-1)、高浓度(Pb2 800 mg×kg-1);4组Cu、Pb复合污染(Cu1Pb1、Cu1Pb2、Cu2Pb1、Cu_2Pb_2)。通过比较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黑麦草(Lolium perenne)、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的适应能力和富集特征,研究了这3种常见牧草植物对受Cu、Pb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均在Pb1处理组时最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黑麦草地上部生物量在Cu1Pb1处理组最大,根部生物量在Pb1处理组最大;狼尾草地上部生物量在Cu_2Pb_2处理组最大,根部生物量在Cu2处理组最大。2)Cu单一污染下,狼尾草抗性系数最大;Pb单一污染下,紫花苜蓿抗性系数最大;Cu-Pb复合污染下,狼尾草的抗性系数较大。高浓度Cu处理组3种牧草植物的地上部生物量、根部生物量和抗性系数均呈现:狼尾草黑麦草紫花苜蓿,且狼尾草显著大于黑麦草和紫花苜蓿。3)种植3种牧草植物后,土壤重金属Cu、Pb含量均有所降低。在一定浓度下,土壤Cu-Pb重金属间会相互促进对方在牧草植物中的吸收。4)3种牧草中紫花苜蓿地上部对Cu的富集系数在Cu_2Pb_2处理组最大,达1.61;黑麦草根部对Cu的富集系数在Cu_2Pb_2处理组最大,达3.80;3种牧草地上部和根部对Pb的富集系数只在黑麦草根部的Cu1Pb1处理组时大于1,达1.46。5)黑麦草对Pb的吸收能力较强,且主要积累在根系;紫花苜蓿对Cu-Pb复合污染综合修复效果最好。紫花苜蓿和黑麦草分别在Cu-Pb复合污染和Pb单一污染土壤中对Pb的转运系数大于1,分别为2.72和2.06,反映其对土壤中的Pb具有富集潜力。综合表明,黑麦草对重金属Pb具有较强的耐性,在Pb单一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尾矿废弃地的植被重建中,可优先作为选择的材料;紫花苜蓿对重金属Cu、Pb均具有较强的耐性,在重金属Cu单一或Cu-Pb复合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及尾矿废弃地的植被重建中,可优先作为选择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