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8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3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6篇
  128篇
综合类   431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高寒牧区气候变化,[方法]依据1976—2017年青海湖东北部海晏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确定冬、夏半年极端降雨(雪)阈值并统计极端降水事件,运用线性趋势、R/S和小波分析法分析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未来演变趋势及周期。[结果]结果表明:青海湖东北部地区冬、夏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和极端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冬半年极端降水强度和日最大降水量不显著增加,而夏半年不显著减小;极端降水对年降水的贡献率均以不同的速率增加,其中夏半年的极端降水对年降水的影响较大;冬半年降水日数不显著减小,而降水量显著增加,表明冬半年发生短时强降水的几率增大,夏半年的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增加不明显;未来,冬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增加趋势将发生转变,极端降水量与之前的变化趋势无关将继续呈现震荡性,其他各要素将持续前期的变化趋势;冬(夏)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分别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结论]高寒牧区的极端降水研究对于预防短时强降水带来的雪灾、洪涝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基于四川省宜宾市1951—2010年夏季(6—8月)降水距平资料,以30年为窗口、1年为滑动步长,通过构造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轻旱、中旱、重旱、严重干旱)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引入区间平均隶属度,将信息扩散理论与之结合,研究了宜宾近60年农业干旱危险性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轻度干旱危险性水平变化趋势总体为波动下降;中度干旱危险性水平在10.5%处保持振荡平衡;重度干旱危险性水平在前期有下降趋势,之后迅速上升并持续保持高位振荡;严重干旱危险性水平长期保持低位振荡后,在第24序列之后骤增;中度以下农业干旱危险性水平总体呈振荡下降趋势,重度以上农业干旱危险性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本研究针对不同等级农业干旱危险性分别计算各自的模糊概率,对该地防灾减灾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了加强对武汉市主汛期降水气候和气候变化特征的了解,使用统计方法分析武汉市1955—2015年汛期小时降水数据。结果表明:武汉主汛期降水量443.5 mm,降水小时149 h,降水日数22.7天,降水强度19.5 mm/d;主汛期降水量05时最多28.9 mm,降水发生概率最大是04时13.1%,最小21时8.3%;主汛期内小时降水强度05时最大3.6 mm/h,16时最小1.9 mm/h;降水量、降水强度呈上升趋势,主汛期第3旬的降水强度增加趋势明显。城市防汛抗内涝应更多关注小时降水变化。  相似文献   
4.
民勤沙区降水及干旱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勤干旱沙区降水稀少,34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13.2mm,且季节分布不均,年际变化大,平均降水变率为24.5%,降水年变化规律呈正态分布。降水性质多以日降水量≤10.0mm的小雨为主。持续干旱日数长,发生频率高,属典型干旱荒漠气候。  相似文献   
5.
尽管溶解有机碳(DOC)和溶解有机氮(DON)在森林养分循环中的作用日渐为人们所关注,但对它们的浓度及动态,特别是对亚热带森林DOC 和DON 的研究甚少。本文于2002 年通过野外天然降水及亚热带木荷和杉木人工林(monoculture plantations of Schima superba and Cunninghamia lanceolata,15 年生)穿透雨和树干茎流各水样的收集及室内各水样中DOC、NO3 -N、NH4 -N 和总溶解有机氮(TDN)浓度的测- +定,其中DON 浓度通过TDN 与NO3 -N、NH4 -N 的浓度差值来计算,- +结果表明,天然降水DOC 和DON 浓度分别为1.7 和0.13 mg·L-1。木荷人工林穿透雨DOC 和DON 浓度分别为11.2 和0.24 mg·L-1,高于杉木人工林的DOC 和DON 浓度(10.3 和0.19 mg·L-1)。杉木人工林树干茎流DOC 和DON 浓度(分别为19.1 和0.66 mg·L-1)明显高于木荷人工林(分别为17.6 和0.48 mg·L-1)。天然降水DOC 浓度的月变化不明显,而DON 浓度在夏季和秋季较高。两林分穿透雨DON 浓度的月动态与树干茎流的十分相似,均在雨季开始时(3 月)浓度增大。两林分穿透雨DOC 浓度在2-4 月间较高,而树干茎流DOC 浓度在9-11 月间较高。图4表2 参24。  相似文献   
6.
支询  林中冠  沙莉  李施  苏航 《农学学报》2020,10(8):78-82
旨在研究川南地区近30年农业干旱危险性特征。基于川南地区(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泸州市)1989—2019年夏季(6—8月)降水数据,组成了降水距平百分率和农业干旱危险性等级之间的模糊隶属函数,通过引入区间平均隶属度,将信息扩散理论与之结合,研究了川南经济区的农业干旱危险性特征。结果显示:轻、中度农业干旱危险性水平最大的都是泸州市,危险性水平分别达21.47%、15.32%;重度农业干旱危险性水平最大的是自贡市,其危险性水平达7.58%;严重农业干旱危险性水平最大的是宜宾市,其危险性水平达7.47%。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了解高寒牧区气候变化,依据1976—2017年青海湖东北部海晏站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百分位法确定冬、夏半年极端降雨(雪)阈值并统计极端降水事件,运用线性趋势、R/S和小波分析法分析极端降水事件变化特征、未来演变趋势及周期。结果表明:青海湖东北部地区冬、夏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和极端降水量呈不显著增加趋势;冬半年极端降水强度和日最大降水量不显著增加,而夏半年不显著减小;极端降水对年降水的贡献率均以不同的速率增加,其中夏半年的极端降水对年降水的影响较大;冬半年降水日数不显著减小,而降水量显著增加,表明冬半年发生短时强降水的几率增大,夏半年的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增加不明显;未来,冬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增加趋势将发生转变,极端降水量与之前的变化趋势无关将继续呈现震荡性,其他各要素将持续前期的变化趋势;冬(夏)半年极端降水日数和降水量分别存在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高寒牧区的极端降水研究对于预防短时强降水带来的雪灾、洪涝事件的发生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陕北黄土区退耕还林(草)地土壤质量差异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响应,该文沿370~470 mm的降水梯度,选取了陕西省吴起县境内的王洼子(370~395 mm)、大吉沟(440~445 mm)和白豹(460~470 mm)3个降水梯度区作为研究区,并结合土壤质量指数法,定量评价降水梯度区广泛栽植的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沙棘林(Hippophae rhamnoides)和草地的土壤物理结构、持水性、盐碱度、碳汇指标以及速效养分指标方面的综合得分,明确植被恢复后土壤质量随降水梯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降水量、植被类型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指标影响显著(P<0.05)。2)在460~470 mm降水量区,刺槐林(0.829)对土壤质量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为沙棘林(0.808),二者土壤质量均达到肥沃水平,且差异不显著,草地(0.679)土壤质量指数最低,土壤为较肥沃水平;在440~445 mm降水量区,沙棘林(0.74)对土壤改良效果最好,其次为刺槐林(0.601),二者均达到较肥沃水平,草地(0.479)土壤质量指数最低为中等水平;在370~395 mm降水量区,3种植被类型土壤质量指数由大到小表现为沙棘林(0.744)>刺槐林(0.387)>草地(0.251),沙棘林土壤质量等级为较肥沃、刺槐林和草地为贫瘠水平。3)在370~470 mm降水梯度内,3种植被类型土壤质量综合指数均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降低,其中沙棘林土壤质量指数变异性较低(4.1%),刺槐林(30.1%)和草地(37.2%)土壤质量变异性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陕北黄土区370~470 mm降水梯度下的植被恢复与重建等林业生态工程实施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利用1998年1月~2010年12月空间连续分布的TRMM卫星3B43月降水量资料,借助气候倾向率指数和GIS空间分析技术,以辽宁省为例,对TRMM数据在省级尺度的适用性进行验证,并对辽宁省近13年来降水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TRMM降水数据与观测数据之间的线性相关性很高,数据具有较高的精度;辽宁省年降水量主要为425~1 082 mm,且总体上表现为由全区东南向西北依次递减的趋势;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该时期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以上,其中,7月份的降水量最大,为全年降水量的20%,而2月份最小,不足全年降水量的2%,季节性变化明显;近13年间,辽宁省平均年降水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但在夏季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其中辽西区和辽中区尤为明显,说明近13年来这些地区春夏连旱的现象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0.
林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5,(25):211-212
利用大英县2004 ~2013年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大英近10年降水的实际变化特点、季节差异等进行简要阐述,并对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外出旅游以及交通运输等的暴雨进行了重点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3年大英县年雨量和暴雨日数分布特征均呈单峰型,峰值均出现在7月;暴雨雨量、雨日与年降雨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夏季同月雨量差距巨大;初秋的9月出现暴雨的概率较大,月雨量、暴雨出现次数均为全年的次高值;大英县出现秋绵雨的概率达50%,集中出现在9、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