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The current epidemic of mountain pine beetle (Dendroctonus ponderosae Hopkins) in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has impacted an area of over 13 million hectares presenting a considerable challenge to provincial forest resource managers.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ies offer a highly effective tool to monitor this impact due to very large areas involved and its ability to detect dead and dying tree crowns. Conventionally, change detection procedures based upon spectral values have been applied; however,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long-time series change detection approaches pres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generation of unique and ecologically important information. This study is focussed on the detection and monitoring of the shape and area characteristics of lodgepole pine stands during mountain pine beetle infestation to quantify the progression of forest fragmentation and related loss of landscape connectivity. A set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 were applied to a set of images consisting of six Landsat satellite images spanning the period from 1993 to 2006.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impacts of the mountain pine beetle infestation on forest spatial pattern consist of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patches, an increase in forest patch shape complexity, a reduction in forest patch size, an increase in forest patch isolation, and a decrease in interspersion. These findings demonstrate the unique information available from long-time series satellite imagery combined with pattern analysi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insect infestation and forest salvage and harvesting.  相似文献   
2.
基于SPOT/VEGETATION数据的陕甘宁退耕还林区植被分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评估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生态效应为目的,利用多时相SPOT/VEGETATION数据,将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相结合,选定合适的阈值对西北地区植被及作物进行分类。整个分类过程按照紧凑的时间序列进行顺序分类。分类顺序依次是:常青林地、混合林、水体、冬小麦、草地、灌木、春小麦、水稻、湿地、其他杂粮、玉米、马铃薯、沙漠、半沙漠。①常青林:选择1月份资料,常青林的NDVI最大,其阈值一般选择140左右;②混合林:一般选择10月上旬图像。其NDVI较小,只有林、草的NDVI较大,且林地NDVI大于草地,其NDVI值一般在130~140(为便于分类,将NDVI真实值扩大1000倍,下同);③水体:选择12月中旬的图像;④沙漠:选择各种植被最好的时节,如7月下旬、8月上旬的图像。设定阈值小于50;⑤草地和灌木:选择9月下旬图像。选择分区域进行植被分类,并结合图像本身进行分区分类。阈值选取:草地北部60~65,南部80~95;灌木70~75;⑥冬小麦:选择上年11月上、中旬图像。选择阈值将冬小麦和林地共同区域分出,再除去林地,剩下的就是冬小麦的分布区域;⑦湿地、水稻:选择5~6月上旬图像;⑧春小麦:选择4月下旬的图像。这个时期生长的植被包括冬小麦、春小麦以及林地、草地,从此时相的图像中分出所有植被,然后排除冬小麦、林地、草地,即得春小麦种植区域;⑨玉米、马铃薯混合区:图像选择8月中、下旬,宁夏灌区单独分出,灌区可区分出的植物为水稻和玉米,排除水稻区域即为玉米。其他地区为玉米、马铃薯混合区其他旱地作物:主要有油料作物、山区谷类作物。时相选择和玉米、马铃薯混区相同;⑩半沙漠:以上所有植被类型都分类完成以后进行合并,空白的区域认为是半沙漠地区。黄土高原稀疏植被区域,由于植被分布十分稀疏,认为是半沙漠。上述分类结果与统计面积、实际调查结果相比,精度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3.
袁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84-12585,12600
山区地形破碎,大量的阴影和混合像元给遥感分类带来了困难。笔者采用多时相遥感的方法,融合多波段的物候信息,研究宁波地区的植被现状。最后监督分类的总精度达到了76.78%,Kappa系数为0.744 9。  相似文献   
4.
当前,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海岛监测和识别,但在海岛整治修复方面应用较少.随着《海岛保护法》颁布实施,海岛整治修复受到政府重视,然而由于早期海岛开发缺乏保护意识,一些海岛遭受破坏,甚至灭失,加上海岛现场调查资料严重缺失,给海岛整治修复带来困难.针对这种问题,该研究以福清市北青屿为例,探索采用多时相高分遥感数据,分析海岛开发前后资源环境变化情况,指导海岛整治修复,并为我国类似情况海岛整治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金华  刘惠敏  黄勇  张爱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641-3643,3667
[目的]为农作物产量预报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分析安徽省小麦生长季MODIS多时相NDVI特征并利用该技术识别水体、城镇居民区、旱地、水田、林地研究了该技术在地物识别及农作物产量预报中的应用。[结果]一季稻和双季晚稻的NDVI最大峰值出现在6月。水体在10月至次年6月^-NDVI(i,j)小于0或略大于0(如浅水体),而^-NDVI(i,j)小于0.16像元通常为城镇等居民点,水田^-NDVI(i,j)往往小于0.3,一般林地和种植越冬作物的耕地^-NDVI(i,j)均大于0.3。以^-NDVI多时相特征对5大地物类型进行识别时可识别出82.7%林地,67.4%旱地,52.1%水田,15.2%居民区。水体、旱地、水田、林地的识别可信度均达60%以上,其中识别出来的水体中有近80%为现实中的水体,城镇的识别可信度不足20%。[结论]该法在农作物产量预报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TM影像的南旺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飚  郭华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91-5595
利用多时相LANDSATTM数据对山东省汶上县南旺湖地区1987-2001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状况进行了遥感动态监测。首先对不同时相数据进行几何纠正和辐射归一化,根据研究区两时相的地物类别选择训练区,在此基础上进行基于平行管道分类器的监督分类及分类精度评估。通过比较两时相的分类结果,发现南旺湖地区在1987—2001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一些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湖泊/沼泽等湿地资源的锐减,并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引起这一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吴柏清  何政伟  张新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31-10333
以泸定县为例,系统研究了遥感影像的统计学质量评价方法、几何校正和影像高分辨率融合,得到了泸定县1989、1994、1999和2002年4个年份的15 m地面分辨率遥感影像,时间跨度为13年;通过对比研究这4幅影像,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泸定县城区发展演变的规律和今后城镇发展的趋势,从而为泸定县新一轮的城市规划工作提供宏观指导和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8.
基于多时相棉花长势遥感的棉田质量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多时相遥感信息对棉田质量进行诊断的技术和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方法】研究分析多时相遥感数据对地物信息的动态分析与评判能力,以及棉花长势指标动态变化与棉田质量的关系,对棉花生长盛期多时相的LANDSAT-5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融合,将棉田质量状况划分为健康棉田、有障碍棉田和疑似有障碍棉田三类。【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生长盛期(花铃期)单时相的LANDSAT-5反射率数据可以作为棉田生长状况的判断指标,划分健康生长与生长障碍的阈值为0.820;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的棉田质量划分方法,可以将棉田质量分为健康、有障碍和疑似有障碍三类。依据此方法对新疆建设兵团148团约1 1705.3 ha的417块棉田进行分类,得出健康、有障碍和疑似有障碍三类棉田所占比例分别为36.4%、34.1%和29.5%;经过8块条田(426.5 ha)的地面同步调查证实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造成该区棉田质量障碍的主要因素为耕地盐渍化、不平整、土壤质地不匀。【结论】研究表明棉田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棉田质量诊断是可行的。利用这种方法,结合不同质量棉田形成机理,能够得到棉田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精细分布的信息,为进一步进行的棉田土壤改良与生产管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研究TM卫星影像最佳时相(单一时相)对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诊断和分类的技术与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对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试验区多时相卫星影像及准同步地面调查数据,从中优选病害棉田卫星影像诊断的最佳波段和时相,对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分类并地面验证。结果表明,棉花的关键生育期,健康与病害棉田在TM影像上明显不同,由此建立病害棉田解译标志是可行的,TM4波段可作为病害棉田卫星监测的最佳波段,棉花盛铃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可作为黄萎病卫星监测的最佳时相。基于上述分析,在病害发生的最佳时相,利用平行六面体监督分类方法将示范区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划分为健康、轻病和重病棉田,其中2年病害棉田的面积分别占29%和23%。2年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高于85%。进一步制作的棉花病田专题图也很好地反映了棉田内部的病害情况。因此,可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卫星影像对复杂山区烤烟种植区的提取精度。以高分六号2m分辨率卫星影像作为遥感数据源,基于多时相卫星遥感影像序列,根据烤烟不同生长期的卫星影像特征,采取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分别完成3个不同时相卫星影像的烤烟种植区初步提取,再利用多时相植被指数规则初步提取烤烟种植区,最后通过交叉验证获取烤烟种植区域,并完成精度验证。结果表明:该研究方法能较为准确的提取复杂山区烤烟种植区,能够保持较低的错分率(5.3%),提取精度达94.67%,较基于单一时相卫星影像提取烤烟种植区域精度(90%)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