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2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321篇
林业   392篇
农学   337篇
基础科学   54篇
  1791篇
综合类   1947篇
农作物   264篇
水产渔业   176篇
畜牧兽医   768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29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178篇
  2022年   313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289篇
  2019年   205篇
  2018年   178篇
  2017年   306篇
  2016年   331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286篇
  2013年   380篇
  2012年   410篇
  2011年   360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83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谷物膳食纤维(DF)对高胆固醇饮食小鼠的脂质代谢和肠道菌群的影响。选取C57BL/6J小鼠30只,并根据体重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CO组,n=8)、基础饲粮+5 g/kg DF(CO+DF组,n=8)、高脂高胆固醇饲粮(HF组,n=7)及高脂高胆固醇饲粮+5 g/kg DF(HF+DF组,n=7)。试验期8周,测定各组小鼠生长性能、血清和肝脏生化指标、粪便总胆固醇(TC)、短链脂肪酸(SCFA)、相关肝脏胆固醇和胆汁酸(BA)蛋白表达及肠道菌群。结果表明:1)CO+DF组的最终体重显著低于CO组(P<0.05),与HF组相比,CO组和HF+DF组的4周和最终体重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和脂肪的重量显著减少(P<0.05)。且与HF组相比,DF+HF组摄食效率显著降低(P<0.05)。2)CO+DF组血清TC、甘油三酯(TG)含量及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活性以及肝脏TC和TG含量显著低于CO组(P<0.05),CO组和HF+DF组显著低于HF组(P<0.05),粪便TC含量仅在HF+DF组显著低于HF组(P<0.05)。3)DF对肝脏胆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2(SREBP-2)、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肝脏X受体α(LXRα)、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Ⅰ(LC3-Ⅰ)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LC3-Ⅱ)蛋白表达没有显著影响(P>0.05)。CO+DF组肝脏胆固醇7-羟化酶(Cyp7a1)的蛋白表达水平显着低于CO组(P<0.05),但HF组和HF+DF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4)HF+DF组的粪便总SCFA和丙酸盐含量显著高于HF组(P<0.05)。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CO+DF组和HF+DF组的粪便丁酸盐含量显著增加(P<0.05)。5)在门水平上,DF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减少,HF+DF组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高于HF组。梭状芽孢杆菌属ⅪⅤa(ClostridiumⅪⅤ)相对丰度在CO+DF组和HF+DF组显著增加(P<0.05)。此外,与其他组相比,仅HF+DF组中阿克曼菌属(Akkermansia)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由此可见,每千克饲粮添加5 g DF可降低饲喂含脂45%饲粮小鼠的体重和肝脏脂肪含量,降低血清TC、TG含量及AST和ALT活性以及肝脏TC和TG含量,降低胆固醇合成相关蛋白Cyp7a1的表达水平,提高总SCFA含量及肠道有益菌群和优势菌群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了城市污泥与园林废弃物混合堆肥在人工林地施用2 a后重金属质量分数和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变化,以期为城市污泥产品在林业上的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榆树Ulmus pumila林地设计随机区组试验,根据堆肥中污泥含量设置4种混合堆肥施加量水平(0、15、30、60 t·hm?2),施用2 a后采集土样测定其中铬、铅、铜、锌、镉和镍等7种重金属指标(总量及形态)、土壤微生物碳氮质量分数、土壤呼吸强度及4种土壤酶活性等7种土壤微生物指标,分析不同施肥量对林地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  污泥堆肥施用2 a后,6种重金属总量有一定的增加趋势,但各施加量之间差异不显著,同时不同形态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小,表明土壤中重金属总体污染风险较低;土壤酶和微生物碳氮随施加量增加无明显变化趋势,但施肥样地的土壤酶指数和土壤呼吸强度都比对照样地高,表明施污泥堆肥提高了土壤微生物活性。  结论  污泥堆肥的施加量低于30 t·hm?2时,榆树林生态系统可承受其增加的重金属风险并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质量。图1表4参22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低温启动型且具有纤维素强分解能力的复合菌系HT20作用下秸秆腐解的影响因素。采用室内培养试验,通过响应曲面优化法Box-Behnken设计建立HT20添加量、温度、秸秆含水率和尿素添加量与秸秆腐解率之间的模型,结合大田微区模拟试验验证HT20实际田间应用效果,并与常用的4种秸秆腐熟剂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秸秆腐解率受HT20添加量、温度、秸秆含水率的影响显著,且各影响因素间交互作用对秸秆腐解率影响显著,尿素添加量与HT20添加量之间交互作用对秸秆腐解率影响不显著。与不添加腐熟剂(CK)和常用腐熟剂相比,HT20腐解速率提高20.10%~81.46%,腐解时间缩短17.62~183.41d,养分提高5.44%~71.49%,微生物数量增加1.57%~76.14%。表明,低温复合菌HT20在冀东滨海稻区还田秸秆腐解中起到了主导作用。研究结果为本地秸秆还田中低温复合菌系HT20的施用提供理论指导,为我国北方稻区秸秆还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essential macronutrients next to nitrogen,phosphorus(P)is important for plant development,but it is the least mobile nutrient element in plant and soil.Globally,P is mined from geological sediments and added to agricultural soils so as to meet the critical requirements of crop plants for agronomic productivity.Phosphorus exists in soil in both organic and inorganic forms.The various inorganic forms of the element in soil are salts with calcium,iron,and aluminum,whereas the organic forms come from decaying vegetation and microbial residue.There is a huge diversity of plant microbiomes(epiphytic,endophytic,and rhizospheric)and soil microbiomes that have the capability to solubilize the insoluble P and make it available to plant.The main mechanism for the solubilization of inorganic P is by the production of organic acids,which lowers soil pH,or by the production of acid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s,which causes the mineralization of organic P.The P-solubilizing and-mobilizing microorganisms belong to all three domains,comprising archaea,bacteria,and eukarya.The strains belonging to the genera Arthrobacter,Bacillus,Burkholderia,Natrinema,Pseudomonas,Rhizobium,and Serratia have been reported as efficient and potential P solubilizers.The use of P solubilizers,alone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lant growth-promoting microbes as an eco-friendly microbial consortium,could increase the P uptake of crops,increasing their yields for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相似文献   
5.
2012—2018年采用典型地块、典型线路详查为主,全面踏查为辅的方式对宁波市杜鹃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宁波市共有野生及习见栽培的杜鹃属植物9种1变种1变型,其中野生种6种1变种1变型,习见栽培种4种。从水平分布看,有广域种、区域种、局域种和微域种4种类型;从垂直分布看,只分布于海拔700 m以上的有华顶杜鹃、白花满山红2种,分布于海拔400~700 m的有云锦杜鹃、羊踯躅2种,分布于海拔400 m以下的仅普陀杜鹃1种,而所有海拔均有分布的有映山红、满山红、马银花3种。与天目山、天台山、舟山群岛、浙江南部和大盘山等周邻区系相比,宁波的野生杜鹃物种资源多样性处于中等水平,相互之间既有共性,但也各具特色。建议开展杜鹃属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进一步丰富当地的景观植物资源,提高杜鹃属植物育种、资源利用和产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乔恒鑫  轩松 《中国饲料》2021,1(7):68-71
为分析抗菌肽粗提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白羽肉鸡60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1.5%、2.0%的抗菌肽粗提物,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均高于1组(P > 0.05)|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1.0%、9.4%(P < 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8.5%、15.2% (P < 0.05)|(2)试验3、4组粪便中大肠杆菌的含量较1组分别降低14.3%、18.0%(P < 0.05),试验3、4组粪便中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含量较1组比分别提高4.6%、6.7%、14.5%、12.3%(P < 0.05)|(3)试验3、4组每只肉鸡经济效益较1组比分别提高19.3%、17.7%。综上,1.5%抗菌肽粗提物添加可以提高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改善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 抗菌肽粗提物|白羽肉鸡|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菌群结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技术对海南橡胶人工林4种母质(花岗岩、玄武岩、变质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测定土壤理化特性,探究不同母质发育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代谢活性和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母质之间橡胶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显著差异,总体上玄武岩土壤肥力水平最高,其次是浅海沉积物和变质岩,花岗岩最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生物吸光值(AWCD)逐渐增加并在216 h达到最大值,土壤碳源利用能力也逐渐增强并趋于稳定;花岗岩和浅海沉积物发育土壤中微生物利用碳源功能强于变质岩和玄武岩;橡胶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对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较强,对胺类和多聚物类较弱;土壤微生物吸光值(AWCD)、均匀度(McIntosh指数)和优势度(Simpson指数)均与土壤孔隙度、有机碳、全氮、pH值、碳氮比等理化因子显著相关;孔隙度、pH值、全氮是影响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的利用率,通过在沼气厌氧发酵系统中添加降解纤维素类复合菌系,以提高产气性能。试验以玉米秸秆和牛粪为原料,在发酵温度为37℃,固体物浓度为20%,接种物含量为30%,粪草比为1:2的发酵条件下中接入1%的复合菌系进行厌氧干发酵产沼气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由Bacillus siamensis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tercoris构成的复合菌系使沼气产量提高25%,甲烷产量提高55%,原料产气分别为86.4 mL/gTS和111.4 mL/gVS。试验为纤维素类生物质能的利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辅料及微生物菌剂对羊粪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好氧堆肥是目前有效的羊粪资源化利用方式,本研究旨在探究辅料及微生物菌剂对羊粪好氧堆肥腐熟度的影响。以羊粪、水稻秸秆、菌糠为堆肥原料,加入外源菌剂,检测各个处理的理化指标,生物学指标和重金属指标。平均温度Z4>Z3>Z2>Z1,最高温度68.1℃,69.1℃,69.3℃,71.1℃。pH先升高再降低,堆肥结束为8.53、8.25、8.43、8.35。C/N逐渐降低,堆肥结束为15、16、15和14。含水率逐渐下降,堆肥结束Z2含水率最低并且下降最多,为66.82%。全钾含量逐渐升高,Z4增加最大为196.58%。GI逐渐升高,50天均达到110%,Z4最先达到。NH4+-N含量波动下降。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NY 525—2012。以水稻为辅料与羊粪的堆肥效果优于菌糠,混合菌与菌糠处理提前进入高温期,更有利于羊粪堆体的快速腐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中国不同麦区小麦种质资源籽粒脂肪氧化酶(lipoxygenase,LOX)活性相关基因TaLox-B1的差异和分布,利用小麦4B染色体上的功能标记LOX16LOX18对7个麦区的436份种质资源进行分子检测。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到3种TaLox-B1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分别为TaLox-B1a(与高LOX活性相关)、TaLox-B1b(与低LOX活性相关)和杂合型,其频率分别为19.0%、70.4%和10.6%。小麦LOX活性基因不同变异类型在各生态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基因型TaLox-B1a在黄淮冬麦区、北部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其比例分别为21.1%、19.8%和17.6%;基因型TaLox-B1b在西南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分布较多,比例分别为87.9%、72.5%;杂合型仅存在于北部冬麦区、黄淮冬麦区与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比例分别为14.2%、12.4%和9.8%。利用标记LOX16LOX18对53个自选高代品系进行分子检测,发现自选品系仅有TaLox-B1b与杂合型两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TaLox-B1ab有32个,比例为60.4%。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有利于快速鉴定小麦籽粒LOX活性,加速LOX的遗传改良和新品种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