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98篇
  免费   2382篇
  国内免费   1802篇
林业   3171篇
农学   2128篇
基础科学   3774篇
  3706篇
综合类   14164篇
农作物   895篇
水产渔业   859篇
畜牧兽医   1970篇
园艺   612篇
植物保护   90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335篇
  2022年   559篇
  2021年   725篇
  2020年   720篇
  2019年   472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850篇
  2016年   1129篇
  2015年   1045篇
  2014年   1515篇
  2013年   1469篇
  2012年   2341篇
  2011年   2530篇
  2010年   1955篇
  2009年   1952篇
  2008年   1923篇
  2007年   2244篇
  2006年   1824篇
  2005年   1519篇
  2004年   1069篇
  2003年   920篇
  2002年   706篇
  2001年   624篇
  2000年   483篇
  1999年   409篇
  1998年   369篇
  1997年   315篇
  1996年   287篇
  1995年   267篇
  1994年   223篇
  1993年   206篇
  1992年   171篇
  1991年   111篇
  1990年   142篇
  1989年   94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4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研究调查了养分专家系统 (Nutrient Expert, NE) 推荐施肥在西北旱地冬小麦生产上的应用效果,以明确该方法在西北旱地小麦推荐施肥中的可行性。   【方法】   在陕西渭北旱塬两年共布置15个田间试验,所有试验均设置两个处理: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 (NE) 和农户习惯施肥 (FP)。在小麦成熟期采集小麦样品和0—100 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土壤硝态氮含量,调查分析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经济效益和肥料偏生产力。   【结果】   NE推荐的N施用量平均为158 kg/hm2,较FP处理 (N 192 kg/hm2) 减少了18%;P2O5施用量平均为62 kg/hm2,较FP处理 (134 kg/hm2) 减少了54%;而K2O用量为40 kg/hm2,较FP处理 (28 kg/hm2) 增加了43%。NE处理的冬小麦平均籽粒产量为5171 kg/hm2,与FP处理 (5111 kg/hm2) 籽粒产量接近,经济效益提高了7.8%,氮肥偏生产力提高25.1%,磷肥偏生产力提高了139.8%。与FP相比,NE处理的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无显著差异。   【结论】   相比农户习惯施肥,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的施肥方案减少了18%的氮肥和54%的磷肥用量,增加了43%的钾肥用量,冬小麦产量保持稳定,氮肥和磷肥的偏生产力和经济效益均显著提升,具有较好的化肥减施和增收效果,可在旱地冬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3.
为构建国家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创建国家层面的耕地保护补偿框架,测算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本研究基于生态补偿理论和发展权理论,通过构建耕地保护补偿分析框架,采用国家统计数据,运用生态补偿测算方法和发展权测算方法,从国家层面对耕地保护补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耕地面积存在盈余,盈余面积为1 267.89万hm~2;耕地赤字省份和盈余省份各13个,其他为耕地平衡省份;2)耕地生态补偿总支付额为474.52亿元,总受偿金额为355.15亿元;耕地生态补偿的受偿省份和支付省份均为13个;3)全国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为84.85万元/hm~2,高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8个,低于全国平均的现实耕地发展权价值的省份有23个;4)耕地保护补偿价值是耕地生态补偿价值、未来占用耕地数量与单位面积耕地发展权价值的乘积之和,最终确定耕地保护补偿每年的给付标准。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果树病虫害危害程度分级精度进而更好地指导果园病虫害防治,采用迁移学习技术与GoogLeNet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对6种果园作物的25类病虫害样本进行识别与危害程度分级研究;同时,探究不同数据集大小以及不同优化算法对模型性能的影响;基于MATLAB平台设计了一款可视化的病虫害识别与分级系统。结果表明:1)基于迁移学习的GoogLeNet模型,对病虫害识别精度可达99.35%,危害程度分级精度可达92.78%;2)在相同训练参数下,本研究模型比AlexNet、VGG-16、ResNet-18、SqueezeNet、原GoogLeNet及MobileNet-v2模型验证精度提高了2.38%~11.44%,并且收敛速度最快;3)本研究模型识别精度随着数据集的增大而提高;在3种优化算法中SGDM算法耗时最短且精度最高,更适合本研究模型。通过拍摄果树叶片病害区域图像,本研究设计的系统能够在0.43 s左右准确识别出果树种类、病害类型以及危害等级等信息。  相似文献   
5.
王枫 《农学学报》2021,11(9):92-96
经济林良种是经济林产业的“芯片”,是经济林生产优质、高产、高效的物质基础。完善经济林良种推广政策,是实现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通过数据收集和整理,系统梳理全国经济林良种推广现状,指出经济林良种推广中还存在着良种使用率不高,经济林低产低效;部分经济林良种存在超范围推广;良种审定过多,结构性过剩和种植品种过多,对接生产加工不畅等突出问题。进而提出从以种植为目标的良种推广转变为以生产加工等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良种推广思路。从优化良种供给、加强良种推广的宏观指导、强化科技支撑和宣传培训、实施经济林提质增效工程和充分发挥产业协会、创新联盟的作用等方面给出优化经济林良种推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7.
为积极推进棉花减氮增效,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和保护农田环境。以鲁棉1131、鲁棉37、鲁棉319、聊棉19为试验材料,设置氮磷钾配比肥施用量为0、225、300和375 kg/hm 2共4个处理,研究施肥用量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株高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降低;单株结铃数随着施肥量的减少而减少,而单铃重相反;同一品种衣分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各品种随着施肥量的减少籽棉产量先升高后降低,各个品种均在施肥量225 kg/hm 2下达到最大值;霜前花率和籽棉收益也在施肥量225 kg/hm 2下达到最大值;净收益最高的是不施肥处理。综合认为,在鲁西南地区高肥力蒜套棉地块无需对棉花进行追肥,可为鲁西南地区蒜套棉减肥增效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为了促进数字时代新型城乡关系的构建,实现数字乡村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基于对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相关研究的梳理,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法和模糊集法筛选出智慧城市评价共性指标,并在结合乡村地域特点选取特色指标的基础上,将智慧城市部分评价指标延伸至数字乡村,构建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下的数字乡村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本着科学、全面、可靠与可得的原则,本研究最终构建了包含发展支撑、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治理、数字民生、产业数字化等5个维度的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与其他数字乡村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更加全面、科学,既体现了以智慧城市发展带动数字乡村发展的本质内涵,也较为客观地从县村之间的互动关系上体现了城乡在数字建设融合发展上的融合程度。  相似文献   
9.
喻正旺  周忠新 《中国农业科学》2021,54(13):2895-2905
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链脂肪酸(MCFAs)抵抗病原菌是哺乳动物先天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MCFAs也能够诱导人、猪和鸡内源性防御肽的表达,MCFAs的这些新功能尚未引起重视。MCFAs还和饲用有机酸或饲用植物精油具有协同抗菌增效作用,可以减少这些活性物质的使用量。相比于长链脂肪酸,日粮中添加MCFAs能显著地提高动物机体内氧气消耗量和线粒体呼吸速率,但产生活性氧自由基少,特别适合幼龄动物肠代谢和肝代谢所需的快速能量供应特点。日粮添加低浓度MCFAs(0.1%—0.5%,质量比)能显著提高新生或断奶仔猪存活率、粗蛋白粗脂肪消化率、饲料转化率,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肠上皮结构,进而促进生长。基于MCFAs的上述功能,将MCFAs与饲用有机酸或植物精油复配制备成微囊颗粒,可能是其用于仔猪抗生素替代品的尚佳方式。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掌握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对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干扰的影响规律,在17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附近的12条管道上安装了电位远程监测系统,对管道电位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通过管道电位变化分析接地极的干扰频次和干扰时间,以及管道受干扰程度、影响范围。监测结果显示:通过对管道电位长时间连续监测能够准确判断出接地极对管道的干扰影响,2017年17个接地极的总干扰频次为201次,干扰总时长为657.31 h,较2016年略有下降;监测到1987 km管道受到接地极的干扰,其中华南地区接地极对管道的干扰较华东、华中及西北地区大。干扰电位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接地极与管道的垂直距离越短,靠近接地极端杂散电流流入流出的管段越短,其对远离接地极端的管道的干扰程度越大、干扰范围越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