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47篇
综合类   37篇
畜牧兽医   12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土壤种子库是矿区植被恢复的重要因素,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植被恢复潜力。本研究通过样地调查和室内萌发法对乌海新星煤矿区3种不同干扰条件下的土壤种子库及与其地表植被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新星矿区土壤种子库共有18种植物,隶属于7科16属,物种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2)新星矿区土壤种子库平均储量较小(226.51~739.17粒·m?2),并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其90%以上的种子储藏在0?10 cm的表层土壤;3)研究区土壤种子库植物与地上植被的共有物种数少,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植物群落相似性较低;4)随着干扰强度的增大,种子库的植被恢复潜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少的趋势:道路周边受到中度干扰的自然植被区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而采矿周边受重度干扰的自然植被区会受到较大负面影响,其多样性以及与其他分区植物群落的相似性较小,种子密度显著降低(P<0.05)。  相似文献   
2.
山西平朔ATB矿退化土地的林业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调查、类比、室内模拟和野外试验示范相结合的方法,1987年-1999年在山西平逆ATB矿进行了林业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生态系统演谱分为生态系统破损阶段、生态系统雏形建立阶段和生态系统动脉平衡阶段;生态受损引发因子包括土地挖损、土地压占、土地占用和土地污染;生态重建的实质为林业复垦基础工程的再造与植被重建工程的实施;生态重建的关键技术包括排土场的设计、有毒物质的消除、黄土的覆盖、侵蚀的控制、植物筛选与配置;重建后的生态优于采矿前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3.
李青丰  曹江营 《中国草地》1997,(2):23-25,66
露天煤矿排土场上植被的自然恢复进行了研究,观察分析了排土场上植物自然侵入过程中所形成的先锋植被的种属构成及群落特点等,并对当地原生植被和新形成的植被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煤矿剥离生土上的植被自然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形成的植被质量低劣;人工种草是保护矿山环境的必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国内露天煤矿设备实施的是计划性预修方式,该方式可靠性较高,并已形成了比较全面的管理、技术规范体系,总结了大量的经验,但是,也存在着维修成本高、日常维护不足的缺点,不能适应竞争的需要,亟待改进。而目前受到普遍重视的状态维修方式,一方面由于初期投入较高带来成本的升高,另一方面,由于技术、管理、人员素质等条件的制约,短时间内无法实施。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更适合国内煤矿实际、容易操作的维修模式。本文的系统性维修模式正是以此为出发点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6.
风沙黄土区排土场作为一种人造生态系统,自然条件恶劣,土壤贫瘠,植被恢复困难。为了探明有效的人工促进植被恢复措施,采用植被调查与种子库萌发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研究不同植被类型地上植物群落与土壤种子库特征及二者的关系,探讨了其植被恢复效益及潜力。结果表明:研究区人工植被恢复下地上植物群落中共47种植物,分属16科40属,土壤种子库共14种植物,分属5科13属,其中均以禾本科、菊科、藜科、豆科占主导地位; 灌木植被的地上植被和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最优; 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密度的变化范围为88.48~495.47株/m2,74.74~1422.91粒/m2,且均在草地类型下最大。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相似性普遍较低,相似性系数仅为0.16~0.23。因此,风沙黄土区排土场的植被恢复与重建需要加强保护与管理,可以考虑构建以草灌配置为主的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保障群落的恢复潜力,并提高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亦可考虑引入外源种子库提升群落恢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本友 《百姓》2005,(7):16
曾经是亚洲最大的机械化露天煤矿一阜新矿业集团海州露天煤矿6月被阜新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宣告关闭破产.  相似文献   
8.
郭燕 《林业科技》2012,37(5):51-54
通过对公别拉河流域西岗子露天煤矿废弃地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物种多样性调查及植被恢复相关问题研究的结果表明:土壤容重和非毛管孔隙度:矸石坝〉农田〉湿地,其他物理性质指标:湿地〉农田〉矸石坝;在矸石坝、农田和湿地土壤中,全钾含量相差0.75~1.4倍,全磷、全氮含量相差5~10倍,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至少相差10倍,且矸石坝土壤中未检测出水解氮;有效养分低是矿山废弃地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沙棘作为研究区域内植被恢复的最佳灌木,草本则为本土先锋物种;建议在本研究区域内植被恢复采用灌丛为主、草本为辅的模式,并在植被恢复过程中要加强人工抚育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复垦年限及植被模式对煤矿复垦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了解露天煤矿区复垦状况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对于估算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程度至关重要。该文以采用多种模式复垦的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与采样分析,借助于Biolog EcoPlatesTM方法对复垦区和原地貌(对照)表层土壤中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状况进行了探索,评价了复垦年限和复垦植被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特征的恢复效应;并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土壤容重、pH值、土壤有机碳、总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和生物性质(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中筛选可反映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变化的代表性指示物质。结果表明:1)露天煤矿复垦年限和复垦植被模式均对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有明显影响。复垦年限越长的样地中土壤微生物有较高的活性和均匀度,但丰富度较低;若样地的复垦年限较长,复垦植物种植模式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强于复垦时长对其的影响。2)从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恢复层面分析,单一植物复垦配置的优化次序为杏树、榆树和柠条,混交林配置较优的选择为柠条×刺槐。3)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含量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标Shannon-Wiener指数(ρ=–0.69,P0.01)和McIntosh指数(ρ=–0.69,P0.05)显著负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复垦区生物多样性指示物质。研究成果将为露天煤矿及其所在区域的生态恢复、治理和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露天矿生态承载力的变化与矿区的污染控制、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措施密切相关。本文根据矿区生态承载力内涵及层次特点,从生态系统弹性力、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生态系统压力度3个方面提出对其进行量化的研究方法。结合高吉喜提出的生态承载力评价方法,构建了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AHP法求得各指标权重值,对矿区生态承载力状况进行静态和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平朔安太堡矿区2007年的生态系统弹性力为46.836,中等稳定;资源环境承载力47.127,中等承载;生态系统压力度为1.396,承载超负荷。从动态变化趋势看,平朔安太堡矿区生态系统弹性力波动较强烈,说明矿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具有明显的脆弱特性;生态系统压力指数的变化说明,1999年前生态系统的压力对矿区生态系统弹性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影响较大,而1999年后影响逐渐减弱,矿区1987~2007年生态系统弹性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趋势相同;1997年后生态弹性力开始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力在1999年后也处于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