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41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494篇
农学   33篇
基础科学   25篇
  233篇
综合类   755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园艺   87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48篇
  2013年   162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19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36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58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对辽西地区现有防护林的分区调查基础上,针对当地自然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从树种、立地和林分现状等方面入手,总结出了一套系统有效的防护林模式,如防护林模式、樟子松固沙林模式、沙地经济林模式等,以期为辽西地区的防风固沙林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雷文彬 《花卉》2020,(4):202-203
当前,在环境保护的过程中,生态防护林规划与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工作,防护林规划建设的目的在于有效恢复生态环境平衡,并从根本上减少水土流失,对于提升森林覆盖率等都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林业发展进程中,生态防护林规划建设是林业工程的重点工作,其中林木种苗在生态防护林规划建设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林木种苗不仅能够提升防护林建设水平,还能够大力促进我国林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本文主要是对林业种苗在生态防护林规划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从发挥政府以及市场的导向作用、强化统筹规划、推动防护林生态体系构建、建立并健全林木种苗的相关机制等四个方面的措施来提升林业种苗在生态防护林规划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防护林科技》2020,(1):59-59
1《防护林科技》来稿必须是未公开发表过的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练。内容注意保守国家机密,文责自负。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综述类文章请附2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并提取关键词。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湿地松在福建沿海地区防护林营造过程中的适应性和生长趋势,对莆田沿海湿地松3~10年生幼林的胸径、树高的生长发育规律及林下植被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培育6个月的湿地松容器苗,采取科学规范的造林措施,设置密度2 505株·hm~(-2),湿地松的适应性强,成活率高,能速生丰产,10年生的林木平均胸径达13.11±0.09 cm、树高达8.58±0.03 m,林下的生物多样性高,物种近20种。  相似文献   
5.
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对地方生态环境的恢复起到重要作用。辽西地区生态脆弱,本文对三北防护林对辽西地区发展和作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河南德援项目防护林造林模型设计及其关键内容,针对按照模型设计开展造林的主要树种栎类,进行了投入与成本分析,总结出了本模型在主要发挥生态效益的同时,通过开展森林经营活动可以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能有效提升农户参与防护林营造的积极性。模型在德援项目的实施与应用,提高了造林的成功率,节省了造林成本,森林经营活动的开展使林农获取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为国内工程防护林造林提供了借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防护林体系建设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干旱、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可改善环境拓展生存空间并发展持续性经济。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初见成效,防护经验与措施也一直在提高,就三北防护林工程实施以来,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改善生态环境并带动经济发展等成效的分析,总结了相关经验及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防护林建设进行系统回顾,分析防护林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今后防护林建设的发展趋势,提出对我国防护林建设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风洞模拟试验,测定了3种配置仿真防护林带的水平与垂直方向风速变化,分析其防风效能。结果表明:2种非均匀配置防护林带风速降低的观测点分别为84.61%和82.00%,而均匀结构防护林风速降低的测点只有74.61%。在水平方向,非均匀结构防护林的前高后低型配置的林带风速降低最大区域出现在林带后树高的2~4倍和林带前1.5~2倍树高范围,有2个风速明显降低区;前低后高型仿真防护林则在树高的1~2倍,而均匀结构林带的风速降低区在林带后树高的4~5倍范围。在垂直方向,前高后低型林带的风速降低最大区域为树高0.5~1倍树高范围,前低后高型林带的风速降低最大区域在0.5~0.75倍树高范围,均匀型林带的风速降低率较大区域高度为0.75~1倍树高范围。防护林组成前高(3行)后低(3行)非均匀配置防护林的防风效能相对均匀结构较大,是一种相对较优的防护林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筛选消减能力较强的道路防护林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冬季苏北地区绿量较高的3种道路防护林[常绿针叶雪松(Cedrus deodara)纯林、常绿阔叶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纯林及垂柳(Salix babylonica)与龙柏(Sabina chinensis)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连续监测防护林距道路不同林带宽度(10、20、30、40、50和60 m)处的PM2.5浓度、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及光照强度,以防护林与城市主干道边缘的交接处(0 m)为参照,分析不同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作用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结果]3种道路防护林不同林带宽度的PM2.5浓度日变化规律均呈午间高、早晚低的特征;对应的PM2.5浓度均值分别在106~131、100~125和100~127μg/m3,均超出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浓度标准(PM2.5二级浓度标准限值为75μg/m3),说明监测期间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污染较严重.3种道路防护林对PM2.5的消减率均值排序为雪松纯林(8.09%)>香樟纯林(4.54%)>垂柳与龙柏混交林(1.82%).其中,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率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逐步上升;香樟纯林除了在林带宽度20~30 m处的PM2.5消减率略有下降外,其消减率也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垂柳与龙柏混交林的PM2.5消减率较低,且随着林带宽度的增加其消减率出现明显起伏变化,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3种道路防护林的PM2.5消减率与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与相对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对应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0.484x+0.654(R2=0.175)和y=-0.095x+11.682(R2=0.377).[结论]雪松纯林对PM2.5的消减能力较强,可作为强滞尘能力防护林带选用;而垂柳与龙柏混交林在林带宽度0~20 m处的PM2.5消减作用较明显,可作为道路边缘绿化带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