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3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296篇
林业   216篇
农学   344篇
基础科学   159篇
  864篇
综合类   2535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111篇
畜牧兽医   587篇
园艺   332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168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12篇
  2017年   176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196篇
  2014年   301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84篇
  2011年   348篇
  2010年   285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91篇
  2007年   244篇
  2006年   214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165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6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7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3414”方案设计试验,研究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对长优2号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对长优2号都有一定的增产效应,其中以氮的增产效应最为显著,磷与钾次之。初步得出本次试验最佳施肥量为“N”16.23㎏/667㎡、“P2O5”8.46㎏/667㎡、“K2O”16.06㎏/667㎡,NPK比接近“1:0.5:1”水平。  相似文献   
2.
不同行距配比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及茎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大丰30’为试验材料,在同一密度下(75000株/hm2)设置5种不同行距配比,研究不同行距配比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在灌浆期达到峰值;行距配比为30 cm×90 cm时,棒三叶净光合速率在灌浆期最高。大口期开始,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叶面积指数(LAI)最高。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40 cm×80 cm最高。各行距配比的茎秆硬皮穿刺强度与茎秆弯曲性能随着节位的下降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从大到小为 40 cm×80 cm>50 cm×70 cm>30 cm×90 cm>60 cm×60 cm>20 cm×100 cm。穗长、穗粗、千粒重和穗粒数各处理间均有不同变化,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产量最高,比等行距60 cm×60 cm增产7.96%。由此可见,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有利于大穗型品种‘大丰30’的光合性能和茎秆强度的提高,从而达到抗倒伏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生境选择是动物对环境行为适应的重要内容,生境丧失或片段化是目前大多数濒于灭绝的脊椎动物所面临的基本威胁。目前,针对高黎贡山地区羚牛的生态研究仍然较少,以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独龙江流域的羚牛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境选择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羚牛对硝塘的利用强度最高,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2)离硝塘的距离是影响羚牛生境利用强度的重要因子,其次为海拔梯度和平均海拔,离公路、水源和人便道的距离对羚牛生境利用强度影响不显著;3)研究区域设置的红外相机在硝塘中拍摄到的照片和视频最多,其次为针阔混交林,竹林、草甸和落叶阔叶林,再次验证了直接观察和痕迹观察的结果。因此,保护好独龙江流域的羚牛关键在于保护好硝塘以及附近连片的森林植被。  相似文献   
4.
研究冬小麦和苜蓿不同种植模式在不同生长期内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以期为粮草混播种植模式提供参考依据。依托 2014年在晋西南开展的田间试验,于 2017和 2018年研究了小麦单播、苜蓿单播和小麦苜蓿混播的作物产量以及土壤剖面氮素特征。结果表明:(1)两个试验年份内小麦苜蓿混播增加了作物生物量且小麦植株茎叶和籽粒氮含量均高于小麦单播;相比任一单作,小麦苜蓿混播显著提高了作物植株氮积累总量。(2)种植方式影响表层(0~ 30 cm)土壤硝态氮含量,3月春季返青时苜蓿单播高于小麦单播和混播处理,6月麦收时小麦单播和混播均高于苜蓿单播;苜蓿单独生长期(10月)200 cm深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依次为小麦单播 >混播 >苜蓿单播。不同生长时期小麦单播硝态氮随土壤剖面垂直淋失并于土壤深层大量累积,而小麦苜蓿混播后缓解了硝态氮的垂直淋失现象。(3)小麦返青时 0~ 30 cm土层苜蓿单播土壤铵态氮含量略高于小麦单播和混播,小麦地休耕苜蓿单独生长期 200 cm深小麦单播铵态氮含量低于苜蓿单播和混播。(4)越冬期(前一年 10月~ 3月)小麦苜蓿混播土壤无机氮得到了累积,小麦苜蓿共生期(3~ 6月)土壤无机氮处于消耗阶段,麦收后苜蓿单独生长期(6~ 10月)无机氮又得到了补充。  相似文献   
5.
为确定青海省温室辣椒合理的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温室辣椒产量、品质和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40%氮肥除了与有机肥替代20%氮肥差异不显著外,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较常规施肥产量增加了8000kg/hm~2,增产率为9.30%。有机肥替代40%氮肥,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为3.18%,较常规施肥增加了0.12%,增加率为3.92%;VC含量最高,为932.42mg/kg,较常规施肥增加了99.99mg/kg,增加率为12.01%;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32%,较常规施肥增加了0.11%,增加率为9.09%。拉秧期0-60cm各土层土壤硝态氮含量呈降低的趋势,且主要集中在20cm土层;较常规施肥处理,有机肥替代氮肥降低了拉秧期土壤硝态氮在0-60cm各土层的累积;有机肥替代40%氮肥各土层的硝态氮含量较其他处理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说明,减施氮肥、增施有机肥是提高温室辣椒产量、改善品质、降低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有机肥替代40%氮肥是该地区温室辣椒种植中适宜的有机肥替代氮肥比例。建议该地区温室辣椒施用有机肥5680 kg/hm~2,配施N 170.4 kg/hm~2,P_2O_5123.2 kg/hm~2,K_2O 276.4 kg/hm~2。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共设四个处理,分别是处理1基质配比有机肥∶蛭石∶珍珠岩为1∶1∶1,处理2基质配比有机肥∶蛭石∶珍珠岩为2∶1∶1,处理3基质配比有机肥∶蛭石∶珍珠岩为1∶2∶1,处理4基质配比为1∶1∶2。实验结果表明,处理2基质配比有机肥∶蛭石∶珍珠岩为2∶1∶1的组合,对番茄幼苗不同时期的株高、茎粗、地上下部鲜重、叶面展开度、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处理1、处理3、处理4,基质配比组合处理4、处理3、处理1对番茄幼苗不同时期各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依次下降。  相似文献   
7.
8.
酚二磺酸法测定土壤硝态氮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但是操作繁琐,容易引起误差的因素较多。通过改变氨水加入顺序、更换蒸发器皿和加热方式,减小误差,简化操作,测定结果更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王雷 《种子科技》2021,(1):9-10
玉米是甘肃省临洮县第二大粮食作物,适应范围比较广,特别是在临洮县玉井、洮阳、龙门、新添、太石、中铺、红旗、峡口、上营等半干旱地区乡镇种植面积比较大,年平均种植面积在2万hm2以上;而通常情况下水分对玉米的生长影响较大,在这些半干旱地区,合适的施肥配比能够增强旱作玉米的抗旱能力。通过选择合适的氮磷钾配比进行研究发现,当尿素410 kg/hm2、磷酸二铵209 kg/hm2、钾肥为180 kg/hm2时,对玉米的生长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平均产量达到11895.4 kg/hm2,适合在这类典型的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探究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香蕉产量和外观品质的影响。在香蕉反梳时,按照一定比例喷施胺鲜酯、赤霉素和复硝酚钠+赤霉素复配液,对香蕉果皮色差、果实特征、果实中大量元素累积量以及产量等指标进行动态跟踪。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喷施赤霉素和复硝酚钠+赤霉素复配液,可以显著提高香蕉果皮亮度、果指长和果实中NK养分累积;喷施胺鲜酯、赤霉素以及复硝酚钠+赤霉素复配液分别比对照增产4.60、7.70和12.33 kg/plant。综合比较,复硝酚钠+赤霉素复配液处理的效果明显好于胺鲜酯和赤霉素处理。研究表明在香蕉反梳时,可以通过硝酚钠+赤霉素复配液来提高香蕉产量和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