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28篇
  免费   2771篇
  国内免费   2855篇
林业   7578篇
农学   4847篇
基础科学   4893篇
  5670篇
综合类   31594篇
农作物   2913篇
水产渔业   1710篇
畜牧兽医   8403篇
园艺   6774篇
植物保护   2172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33篇
  2022年   1052篇
  2021年   1183篇
  2020年   1543篇
  2019年   1266篇
  2018年   855篇
  2017年   1423篇
  2016年   1796篇
  2015年   2377篇
  2014年   4691篇
  2013年   3980篇
  2012年   5510篇
  2011年   6066篇
  2010年   5813篇
  2009年   5849篇
  2008年   6318篇
  2007年   5294篇
  2006年   4981篇
  2005年   4163篇
  2004年   2146篇
  2003年   1489篇
  2002年   1074篇
  2001年   1070篇
  2000年   798篇
  1999年   606篇
  1998年   531篇
  1997年   506篇
  1996年   541篇
  1995年   460篇
  1994年   492篇
  1993年   251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37篇
  1990年   244篇
  1989年   202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5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50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7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1篇
  1965年   25篇
  1957年   4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栽培历史: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选育。2009年以自交系‘H9’为母本,自交系‘H2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定名“吉椒18号”。分布区域:吉林省各地露地栽培特征特性:果为大灯笼形,皮薄稍有皱褶,辣味适中。植株生长势强,连续结果能力好,株高平均65厘米,株幅为60厘米左右,花白色分枝多,单株结果数7~12个。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产量水平冬小麦群体冠层不同层次光合有效辐射(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PAR)截获、干物质分布及产量的影响,为缩小新疆冬小麦产量差距、提高光能资源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18—2019年在军户和奇台两个不同试验区进行,以当地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综合管理模式模拟了超高产(SH:≥9000 kg·hm^-2)、高产(HH:7500~9000 kg·hm^-2)、农户(FP:6000~7500 kg·hm^-2)、基础(CK:≤4500 kg·hm^-2)4个产量水平。研究4个产量水平下新疆冬小麦开花期上、中、下冠层的光截获特性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性,分析其与产量构成的相关性,探究增产途径。结果表明:产量水平高的群体在灌浆期仍能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冠层上、中、下层的PAR截获率和PAR截获量均提高,且总体表现为上层>中层>下层,呈现“上强下弱”的垂直分布特征,PAR透射率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中层干物质积累量要低于上、下层干物质积累量,且上层干物质随着产量水平的升高增幅要大于中层和下层,干物质上、中、下层均与PAR截获率呈极显著相关,与籽粒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0、0.78。可见花后维持较高LAI,提高光合有效辐射截获量(IPAR),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是实现小麦增产,缩小产量差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土壤水分是影响水文、生态和气候等环境过程的重要参数,而微波遥感是农田地表土壤水分测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针对微波遥感反演农田地表土壤水分受植被覆盖影响较大的问题,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选择和GA-BP神经网络(Genetic Algorithm-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的多源遥感农田地表土壤水分反演方法。首先对Sentinel-1微波遥感数据和Sentinel-2光学遥感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提取21个特征参数;然后采用差分进化特征选择(Differential Evolution Feature Selection,DEFS)算法从21个特征中选出包含10个参数的最优特征子集,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将特征子集进行降维;之后建立BP神经网络,采用遗传算法(GeneticAlgorithm,GA)对BP网络的节点权值进行优化,使用降维后的特征矩阵和部分实测土壤含水量数据对BP网络进行训练;最后利用训练好的GA-BP网络对研究区土壤水分进行反演,并利用实测数据对反演结果精度进行对比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研究反演结果的决定系数为0.789 3,均方根误差为0.028 7 cm~3/cm~3,相比单纯使用GA-BP神经网络,加入DEFS和PCA之后决定系数提高了0.215 7,同时均方根误差降低了0.029 5 cm~3/cm~3。该结果展示了DEFS和PCA算法在土壤水分反演最优特征集选择的有效性,为多源遥感农田地表土壤水分反演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河南省2011—2017年长期定位耕作试验数据对RZWQM2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利用RZWQM2模型分析了不同降水年型免耕对0~100cm土层贮水量、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根部氮素积累量、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不同降水年型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根部氮素积累量、冬小麦产量由大到小均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使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冬小麦不同生育期0~100cm土层平均贮水量分别提高11.3%、12.9%和16.9%。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使枯水年冬小麦地上部氮素积累量和平水年抽雄期-收获期根部氮素积累量分别提高2.5%和3.1%,分别提高枯水年、平水年和丰水年氮素利用率26.7%、8.7%和6.0%,免耕较传统耕作氮肥利用效率在枯水年提高11.7%,而在丰水年降低1.7%。  相似文献   
5.
不同水肥条件下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取决于农作物固定碳量和土壤异养呼吸排放碳量。为揭示水肥用量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综合影响,设置3个灌水水平:高水、中水和低水(W1、W0.85、W0.7夏玉米季分别为90、76.5、63mm,冬小麦季分别为140、119、98mm),4个施氮水平:高氮、中氮、低氮和不施氮(N1、N0.85、N0.7、N0夏玉米季分别为300、255、210、0kg/hm2,冬小麦季分别为210、178.5、147、0kg/hm2),4个施磷水平:高磷、中磷、低磷和不施磷(P1、P0.85、P0.7和P0夏玉米季分别为90、76.5、63、0kg/hm2,冬小麦季分别为150、127.5、105、0kg/hm2)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水肥处理下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表现为碳汇,夏玉米季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固碳量(CNEP)为6805~7233kg/hm2,冬小麦季CNEP为5842~6434kg/hm2,夏玉米CNEP高于冬小麦。在高、中、低肥水平下,增加灌水量,夏玉米/冬小麦周年净初级生产力固碳量(CNPP)提高2.48%~5.96%,土壤微生物异养呼吸碳释放量(CRm)增加2.15%~15.20%,净生态系统生产力固碳量(CNEP)增加1.16%~6.47%。在高、中、低供水水平下,增加施肥量,夏玉米/冬小麦周年CNPP增加2.95%~3.43%,土壤CRm增加5.23%~18.67%,CNEP增加0.93%~2.79%,CNEP增加比例与供水水平呈负相关。在低水条件下,氮磷肥配施处理夏玉米/冬小麦农田周年CNEP较单施氮、磷肥分别增加4.86%、7.34%,且氮磷肥交互作用显著(P<0.05),水肥供应水平相差15%时对冬小麦农田CNEP有显著的正交互作用。氮磷肥配施、水肥协调供应均有助于促进夏玉米/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的净碳输入,在节水节肥原则下,夏玉米和冬小麦分别在W0.85N0.85P0.85和W0.7N0.85P0.85水肥供应条件下有利于增加农田CNEP。  相似文献   
6.
基于"互联网+"的自然资源利用监测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资源利用监测是保障自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的重要内容,是维持自然资源安全的重点工作.传统监测模式存在更新频率慢、监测结果不准确、监测难度大等弊端,该研究依托"互联网+"技术,开展自然资源利用监测,提高监测的准确率及频率,并进行了自然资源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分析,为保障自然资源安全提供全新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了掌握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对埋地管道杂散电流干扰的影响规律,在17个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接地极附近的12条管道上安装了电位远程监测系统,对管道电位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通过管道电位变化分析接地极的干扰频次和干扰时间,以及管道受干扰程度、影响范围。监测结果显示:通过对管道电位长时间连续监测能够准确判断出接地极对管道的干扰影响,2017年17个接地极的总干扰频次为201次,干扰总时长为657.31 h,较2016年略有下降;监测到1987 km管道受到接地极的干扰,其中华南地区接地极对管道的干扰较华东、华中及西北地区大。干扰电位分布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接地极与管道的垂直距离越短,靠近接地极端杂散电流流入流出的管段越短,其对远离接地极端的管道的干扰程度越大、干扰范围越广。  相似文献   
8.
针对河北省黑龙港区轻壤质和砂壤质土壤分布较多、氮肥施用方式不合理、氮肥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法,在轻壤和砂壤质麦田同时设置不同氮肥基追比处理,探讨小麦旗叶SPAD值动态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面积指数,以及成熟期植株全氮、干物质、产量、氮素效率等。结果表明:轻壤质小麦开花前后SPAD值、叶绿素荧光和叶面积指数均以氮肥基追比4∶6较好,砂壤质则为3∶7较好;灌浆期轻壤质和砂壤质各处理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相近。2种质地土壤下小麦籽粒全氮积累量远大于秸秆,轻壤质植株干物质、全氮含量和产量高于砂壤质,且轻壤质氮肥基追比4∶6处理植株全氮较砂壤质提高32.8%,轻壤质小麦最高产量较砂壤质增加41.4%。小麦植株氮素积累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氮肥表观回收率等轻壤质均以4∶6处理最高,砂壤质则以3∶7最优。因此,轻壤质土壤小麦高产潜力强于砂壤质,两者合理氮肥基追比分别为4∶6和3∶7,生产上应该针对不同质地土壤类型特点进行分类指导合理分配氮肥。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采用柠檬酸提取法和碱提取法从海带中提取多糖组分,以总抗氧化能力和羟自由基(·OH)为衡量抗氧化活性指标,比较这两种提取方法得到海带粗多糖产率和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柠檬酸提取法和碱提取法的提取率分别为15.92%和6.05%,所提取的海带粗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且柠檬酸提取法抗氧化活性更高。 [关键词] 柠檬酸提取法|碱提取法|海带多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为开发新型天然烟用香料,采用热回流提取工艺制备生地黄提取物。以提取物得率、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热回流提取工艺中关键参数进行优化,并对其在卷烟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55 min,提取溶剂为50%乙醇,料液比1∶12,此时提取物得率为42.0%,且添加量为0.1%~0.4%时感官品质最佳,可丰富烟香,改善余味,增甜增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