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88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213篇
林业   223篇
农学   979篇
基础科学   378篇
  266篇
综合类   10581篇
农作物   190篇
水产渔业   665篇
畜牧兽医   13316篇
园艺   4984篇
植物保护   59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58篇
  2022年   391篇
  2021年   601篇
  2020年   807篇
  2019年   882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720篇
  2015年   841篇
  2014年   2131篇
  2013年   1723篇
  2012年   2354篇
  2011年   2543篇
  2010年   2310篇
  2009年   2444篇
  2008年   2487篇
  2007年   1775篇
  2006年   1587篇
  2005年   1513篇
  2004年   1043篇
  2003年   994篇
  2002年   721篇
  2001年   629篇
  2000年   384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243篇
  1997年   255篇
  1996年   182篇
  1995年   197篇
  1994年   184篇
  1993年   152篇
  1992年   161篇
  1991年   137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11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不同种植密度对机采辣椒品种性状、产量的影响,以适宜机采的辣椒‘辣研102’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种植密度(P0:38 480株/hm2、P1:51 307株/hm2、P2:76 961株/hm2、P3:102 615株/hm2),分别于贵阳、遵义两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辣椒株高呈增加趋势,茎粗呈下降趋势。辣椒根部、地上部生物量均在高密植条件下(P3)时达到最小。辣椒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高密植处理条件下(P3)达到最大,发病率分别为41.67%(贵阳)、43.33%(遵义),病情指数分别为31.05%(贵阳)、29.86%(遵义)。过高的种植密度导致单株辣椒光合作用大幅下降:P1、P2、P3处理条件下光合速率分别较P0处理显著降低13.94%、24.73%、29.66%(遵义);P1、P2、P3处理条件下辣椒叶片蒸腾速率较P0降低10.02%、19.81%、42.12%(贵阳)。辣椒总产量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而商品果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商品果产量在P1条件下获得最大值,相对于P0、P2、P3贵阳辣椒商品果产量显著提高了16.43%、32.81%、41.67%,遵义提高了20.25%、26.67%、61.02%。综合辣椒生长与商品果产量,贵州机采辣椒‘辣研102’最佳种植密度为51307株/hm2。  相似文献   
2.
几丁质酶(chitinase, EC 3.2.1.14)是一种降解几丁质的糖苷酶,在植物应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对辣椒几丁质酶类(Capsicum annuum chitinase-like, CaCTL)基因家族成员进行了全基因组注释、进化分析和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从最新的辣椒基因组数据库中鉴定出31个CaCTL成员。根据系统发育进化树将这些成员分为GH18和GH19亚家族,并进一步分为5个亚类(Ⅰ~Ⅴ类)。保守基序分析结果表明,每个亚类中的成员存在功能相关性。对辣椒、矮牵牛以及番茄的CTL基因家族成员同源性分析表明,在矮牵牛和番茄中分别有7个和11个辣椒CaCTL的同源基因。通过qRT-PCR分析发现,在正常环境生长的辣椒植株中,64.2%的GH18亚家族的CaCTL成员表达水平很低,有64.7%的GH19亚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CaCTL成员启动子区域存在许多激素反应以及生物和非生物应激相关元件。当植物遭受不同的非生物胁迫时,qRT-PCR结果显示,多数CaCTL成员表达上调。当植物遭受高温干旱条件时,多个CaCTL成员的表达上调明显。上述结果丰富了CTL基因家族进化的研究,为探索CaCTL成员的功能提供了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3.
1995年,姚杰辉毕业并人职封开县水产技术推广中心,2020年,他名人全国50位“最美渔技员”之列。姚杰辉一直在渔业第一线从事水产技术的试验、应用示范与推广,疫病防治工作,作为技术骨干先后主持多项省级课题的研发实施,专业成果卓著。时时处处诠释着一个当代最美渔技员的点点滴滴,为.当地水产养殖业的稳定、持续和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各级政府要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行资金和政策的优先倾斜。通过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乡村振兴。本文通过对新疆焉耆县的辣椒产业化联合体的实地调查研究,对加入辣椒产业化联合体的农户发放调查问卷,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当前焉耆县辣椒产业化联合体在发展过程中,农户对辣椒产业化联合体总体是否满意影响程度比较大的因素分别是提高家庭经济收入、联合体运营的分工、联合体利益联结机制、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龙头企业发挥作用等,显著性水平分别是0.001、0.004、0.002、0.002、0.002,均呈正相关。整体来说焉耆县辣椒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是比较缓慢的,今后应针对地区优势不断通过优化政策环境,提供保障;同时创建联合体发展平台,提供条件支持;其次扶持示范联合体,找到发展方向和标杆;最后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此使新疆焉耆县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得到贯彻落实,从而使焉耆县现代农业进一步优化,并为新疆的农业产业化更为广式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辣椒炭疽病菌种群复杂、田间复合侵染种群组成不清,导致防控相对困难的问题,建立一种快速直观的辣椒炭疽病菌区分标记系统,为其病害田间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rDNA-ITS通用引物克隆田间分离的22株辣椒炭疽病菌rDNA-ITS,通过其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初步确定22株供试菌株的种类和分类地位;选用效应因子NIS1基因为靶标,根据辣椒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黄瓜炭疽菌(C.orbiculare)NIS1基因比对分析,设计NIS1基因简并引物,克隆22株辣椒炭疽病菌的NIS1基因,利用其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比较rDNA-ITS和NIS1基因区分供试菌株的差异,进而对22株不同辣椒炭疽病菌NIS1基因进行分析,选择限制性内切酶,分析NIS1基因的PCR产物限制性片段多态性(RFLP)差异,建立NIS1-PCR-RFLP标记系统。【结果】rDNA-ITS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22株辣椒炭疽病菌属于5种炭疽病菌,即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短孢炭疽菌(C.brevisporum)、尖孢炭疽菌(C.acutatum)、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和黑点炭疽菌(C.capsici),其序列同源性为85.6%~99.8%,但C.capsici和C.truncatum处于同一混合组群;22株辣椒炭疽病菌的NIS1基因两端序列较保守,中间存在可变区,与已报道的C.orbiculare的NIS1基因同源性在34.6%~78.9%;NIS1基因系统发育进化树能将22株辣椒炭疽病菌分成5个组群,C.capsici和C.truncatum处于不同组群,表明其区分度优于rDNA-ITS;NIS1-PCRRFLP主要差异片段显示C.gloeosporioides和C.brevisporum的最大片段均为210 bp,但片段数目不同,而C.acutatum为292 bp,C.capsici为685 bp,C.truncatum为345 bp,参照菌株C.orbiculare为497 bp,能够直观观察区分。【结论】研究建立的NIS1-PCR-RFLP标记系统可简便、直观地区分不同辣椒炭疽病菌的差异,有望发展成为真菌新的分子标记应用于田间辣椒炭疽病菌种群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6.
随着生物科技水平的提升和畜牧业转型升级,国内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不断创新与优化,但同时疫病种类也显著增多,疫情态势日趋复杂.应用实验室检测技术,有助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合理、规范和高效开展,推动完善科学防控体系,为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该文简述了实验室检测技术的分类及主要检测技术,并介绍了实验室检测技术在诊断动物疫病、评估动物疫病免疫效果、监测动物疫病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推进实验室检测技术更广泛地应用于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观赏辣椒果实花青素提取及果色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寻观赏辣椒花青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与测定方法,明确果色与色素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以观赏辣椒为试材,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最大吸收波长扫描,确定了观赏辣椒中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利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观赏辣椒中的花青素进行了提取条件的优化,确定了花青素测定方法—pH示差法的最佳pH、平衡时间和平衡温度,并进行回收试验和稳定性考察验证该提取与测定条件的准确性。利用所优化的提取测定条件,分析比较了不同果色、不同品种的观赏辣椒花青素含量,进一步验证了该优化体系,并筛选出富含花青素的观赏辣椒品种,明确了果色与花青素色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赏辣椒花青素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30 nm,以90%酸性甲醇(含1%HCl)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25 g·mL~(-1),超声辅助提取40 min,花青素提取效果最佳;在利用pH示差法测定时,最佳pH为1.0和4.5,最佳平衡温度和时间为40℃平衡90 min;此外,观赏辣椒品种Q1、Q2、Q4-3、WU的花青素含量显著高于其它品种,且果实色差值L~*、b~*与花青素含量呈负的强相关。[结论]本研究筛选得到观赏辣椒果实中花青素的最优提取与测定方法,并分析得出花青素含量与色差值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可为观赏辣椒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实践依据以及为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辣椒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选取与消毒、培养基理化性质、各类植物激素和防褐化添加剂的影响效果进行了综述,同时,也对愈伤组织褐化机理、再生苗移栽的方法等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辣椒的快繁育苗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总结闽北高海拔山区露地辣椒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地块选择、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望都县创汇型辣椒与小麦套作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总结了河北省望都县出口创汇型簇生朝天椒与小麦套作关键技术,包括选择套作模式、品种选择、适时育苗、定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六方面内容,为指导当地及相近气候区创汇型干辣椒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