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篇
  免费   92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25篇
农学   29篇
基础科学   42篇
  299篇
综合类   436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6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0 毫秒
1.
奶业产业链纵向价格传导受阻,导致奶牛养殖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甚至出现"行业萎缩"现象。本文对上游奶牛养殖成本向下游乳品加工环节价格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2008年1-12月份奶牛饲养成本和原料奶价格的月度数据,运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测度价格传导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饲养成本向下游传导存在显著的滞后性,饲养成本变化1%,滞后5和6期,分别引起原料奶价格变动0.086%、0.111%。奶业价值链体系自身难以实现价格的无阻滞传导以及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和行业必须推动原料奶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构建价格预警平台,完善产业链各方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2.
针对大棚温度是一个离散的时滞系统,导致温度较难控制这一问题,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滞后时间削弱器的模糊PID控制方法.首先,依据能量平衡原理建立大棚温度的数学模型,并将其视为纯滞后和一阶惯性环节的组合,进而在试验数据拟合的基础上确定模型参数;然后,采用模糊PID与滞后时间削弱器结合控制的方式,通过反馈的方式修订系统模型,以降低纯滞后环节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以某花卉大棚为例在MATLAB中进行建模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滞后时间削弱器参与控制的模糊PID控制系统能有效地改善滞后环节的影响,系统无超调、无稳态误差,上升时间比PID缩短73.4%,比模糊PID缩短26.9%,且在调节时间上,带滞后时间削弱器的模糊PID控制比传统PID和模糊PID分别缩短77.4%、79%.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发生铝污染的白浆土中金属铝的解吸特性,采用平衡振荡法,研究铝在白浆土中的解吸行为及不同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20min后,白浆土中的铝解吸基本达到平衡;25℃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为42.2g/kg,铝在白浆土中的解吸量仅为吸附量的1.5%;用Langmuir方程可很好地拟合白浆土中铝解吸等温曲线(r=0.985 9**),说明表面均匀单层解吸占主导;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表明铝的解吸是自发、吸热和熵增加的过程。土壤有机质由42.2g/kg降至27.8g/kg时,白浆土中铝的最大解吸量由25.87mg/kg升至66.11mg/kg,且导致解吸滞后现象的加剧。pH降至3时,铝的解吸量升至226.4mg/kg,是pH在5~7时的8倍以上。随着解吸液中NaCl和Na_2SO_4浓度的增加,铝的解吸量增加。总之,吸附到白浆土中的铝解吸能力较弱,但pH和有机质含量降低,无机盐含量升高,铝的解吸量大幅增加,污染风险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4.
针对混合胺DETA/MDEA的特性设计了吸收和解吸装置,探讨了不同吸收温度、不同解吸温度、不同浓度条件下对混合胺的吸收、解吸及再生的影响,并综合考虑混合胺的吸收解吸及再生性能,选出综合性能较好的CO_2吸收剂。结果表明,吸收温度为298 K,解吸温度为378 K,总浓度(质量分数)为15%,DETA/MDEA为7∶3是最佳的吸收解吸及再生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荔枝皮为原料,优化荔枝皮多酚的纯化工艺,提高荔枝多酚资源利用率。[方法]以多酚纯度及收率为衡量指标,通过对比7种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与解吸,确定纯化荔枝皮多酚的最佳树脂;通过大孔树脂动态吸附与洗脱,考察吸附量、洗脱溶剂、洗脱溶剂用量、洗脱速度等因素,确定荔枝皮多酚纯化的最佳工艺。[结果]筛选出DM21大孔树脂作为最佳纯化材料,DM21纯化荔枝皮多酚的最佳工艺如下:吸附量93.4 mg/mL、洗脱溶剂为90%乙醇、洗脱溶剂用量1.5 BV、洗脱速度1.5 BV/h。在此最优条件下,荔枝皮多酚平均纯度为32.27%,平均转化率为69.03%。[结论]大孔树脂DM21纯化荔枝皮多酚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安徽省定远县目前主要种植作物为小麦,销量较好的农药品种有氰烯菌脂、戊·多、咪鲜胺、戊唑醇等。销量较好的原因是:小麦抽穗扬花期阴雨天比较多,雨量大,造成小麦赤霉病大流行。虽然政府采购一批农药防治小麦赤霉病,但品种少,而且都是老产品,防效差,还有时间滞后,不能在需要防治前发到农民手中,造成错过小麦最佳防治时期,现在已有小麦  相似文献   
7.
《土壤通报》2017,(6):1379-1384
以辽河口芦苇湿地0~40 cm深度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辽河口湿地土壤对不同浓度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吸附解吸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深度土壤以及NaCl处理对DOC吸附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辽河口湿地0~10 cm和10~20 cm深度土壤DOC吸附量随DOC浓度增大而下降;20~30 cm和30~40 cm深度土壤DOC吸附量随DOC浓度增大而上升。NaCl处理中,不同深度土壤DOC的可吸附量分别为0.038、0.044、0.021和0.011 g kg-1。除30~40 cm深度土壤外,DOC吸附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且随DOC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明显促进了辽河口湿地土壤对DOC的吸附。NaCl处理对辽河口湿地0~10 cm和10~20 cm深度土壤DOC的解吸量影响不显著,而对20~30 cm、30~40 cm深度土壤DOC的解吸量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011是从烟草茎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对植物病原真菌有强烈抑制作用的内生细菌,为了明确其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成分,并探索活性成分的大孔树脂吸附条件,本试验采用X-5型、AB-8型和CAD-40型3种树脂对其发酵产物进行了吸附与解吸试验,探讨树脂类型、上样量、解吸剂、解吸剂体积分数及pH对吸附与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树脂中,CAD-40型树脂的吸附率及解吸率均显著高于X-5型和AB-8型树脂,其最佳上样量为树脂质量的15倍。选择70%的乙醇在pH为7时能获得最佳的解吸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长期施肥对冬枣园土壤钾素特征的影响,采用土培试验对枣园土壤的钾素含量、形态变化以及吸附、解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园土壤的各形态钾含量较对照土壤均有显著提高,水溶性钾、交换性钾和非交换性钾含量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17.22%、133.92%、60.55%和7.29%。与对照土壤相比,冬枣园土壤的钾吸附率和最大理论吸附量均较低,而解吸出的钾量则显著增加。Langmuir方程可以很好地拟合枣园土壤的钾吸附过程;而对于钾解吸过程,拟合效果最佳的是Elovich方程。  相似文献   
10.
周志强  刘琛  杨红薇  鲜青松  唐翔宇 《土壤》2018,50(2):353-360
吸附-解吸是影响抗生素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重要过程,本文以川中丘陵区坡耕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通过批量平衡实验和柱实验研究生物炭施用(投加量0(B0)、39.75 (B1)t/hm2和198.75 (B2) t/hm2)及田间老化作用(夏季干湿交替)对三种典型磺胺类抗生素(磺胺嘧啶(SD)、磺胺二甲基嘧啶(SM2)及磺胺甲恶唑(SMZ))在紫色土中的吸附-解吸和淋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几种处理中,三种磺胺类抗生素吸附强弱的顺序都表现为SD>SMZ>SM2;与B0处理相比,添加生物炭能增加土壤对三种抗生素的吸附能力,其中SM2的吸附显著增加(P<0.05),但这种促进作用在经过老化过程后有所减弱。在解吸过程中,三种抗生素的Freundlich常数Kf大小顺序为SD>SMZ>SM2,表明SD在土壤中吸附容量最大且不易解吸,其次是SMZ和SM2;相应的迟滞系数H大小顺序为SD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