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8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41篇
综合类   76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沙尘暴、扬沙以及浮尘频次和时长的月变化和年变化,并分析其与主要气候因子的关系,为区域沙尘天气的早期预警和荒漠区的经营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黑河流域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的2010—2019年的沙尘天气监测数据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沙尘频次和时长主要集中在春季,其次是冬季,春冬两季的频次和时长各占全年的82.3%和79.4%。10 a间沙尘暴和扬沙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渐减少,而浮尘频次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时长总体变化趋势逐年增加。沙尘频次月变化与土壤湿度(10 cm)和大气湿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风速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扬沙年际发生频次与土壤温度(5 cm)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大气温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近10 a来,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的沙尘天气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冬季,破坏性较大的沙尘暴和扬沙逐年减少,而浮尘逐年增加。沙尘频次的月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浅层土壤湿度、大气湿度和风速。春季的浅层土壤湿度影响了沙尘暴和扬沙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影响了浮尘年际频次变化;冬季的浅层土壤温湿度和降水量影响了沙尘暴的年际频次变化,浅层土壤温度和大气温度影响了扬沙的年际频次变化。  相似文献   
2.
选取张掖市森林公园人工林作为河西荒漠区人工林的典型林分,针对不同林分类型分别设置样地,采用单株蓄积量法对张掖森林公园现有人工林的碳汇量与价值进行计算与评价研究,研究表明:张掖森林公园林分蓄积量、碳储量、碳汇价值及林分全部碳汇经济价值最高的为落叶阔叶林,其次常绿针叶林、宿根花卉及地被物、经济林、落叶花灌木。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肉苁蓉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并根据河西荒漠区的气候及土壤条件,从选地整地、接种、开沟、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肉苁蓉的栽培技术,以期指导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4.
乌拉特后旗荒漠区8种灌丛地上部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乌拉特后旗荒漠区常见的8种灌丛[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绵刺(Potaninia mongolica)、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驼绒藜(Ceratoides latens)、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短叶假木贼(Auabasis brevifolia)、霸王(Zygophyllum xanthoxylon)和松叶猪毛菜(Salsola laricifolia)]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方调查法进行调查,灌丛的测量采用标准株结合标准枝法,计算获得其生物量,并测量高度、冠幅,对比分析生物量得大小,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预测函数模型的最优变量,然后建立单株灌丛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8种灌丛依生物量大小排序为霸王驼绒藜绵刺松叶猪毛菜红砂珍珠猪毛菜甘蒙锦鸡儿短叶假木贼,这与植物自身特性及放牧干扰有直接关系;根据r~2,松叶猪毛菜、短叶假木贼、霸王地上部生物量与灌丛面积的平方(S~2)极显著相关,最优预测模型均为幂函数模型;绵刺地上部生物量与植株高度及冠幅面积乘积的平方(H~2S~2)极显著相关,最优预测模型为幂函数模型;驼绒藜地上部生物量与冠幅体积(HS)极显著相关,最优模型为幂函数模型;甘蒙锦鸡儿、红砂地上部生物量与植株高度的平方和面积的乘积(H~2S)极显著相关,最优预测模型为幂函数模型;珍珠猪毛菜地上部生物量与灌丛面积的平方及高度的乘积(HS~2)极显著相关,最优模型为线性函数。经预测值和实测值的拟合率(P)、相对误差[样本的平均误差(R_S)和样本的平均相对误差(R_(MA))]检验,发现8种灌丛预测模型精度检验结果均达标准水平。灌丛生物量预测模型的建立,可以为定性评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供数据支撑,为研究区内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修复脆弱生态区提供科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干旱荒漠区物理结皮的土壤水文效应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在干旱荒漠区,物理结皮是广泛发育的一类结皮,其存在对维持干旱荒漠区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笔者总结了物理结皮种类、形成及影响因素,综述了物理结皮对土壤降雨入渗、蒸发、地表径流以及土壤发育和微生物生长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探讨了物理结皮和生物结皮的相互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理结皮进一步研究的展望,认为:在河西走廊东段的民勤沙区,粘土沙障加梭梭的固沙造林模式,促使粘土沙障在雨滴的冲刷下物理结皮广泛发育,发育的结皮降低了降水入渗,增加了地表径流,使深层土壤旱化,造成人工梭梭固沙林衰退和较深层土壤水分的减少,导致沙区生态水文过程和植被格局变化,研究对退化荒漠植被恢复与干旱沙区土壤水分循环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其影响指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西走廊地区9个已建成的典型光伏发电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不同防治分区的水土流失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计算、分析和评级方法,计算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首次指明国内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范围。结果表明:光伏发电项目各防治分区扰动地表面积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8.72%)〉道路区(27.17%)〉其他防治区(1.77%)〉管理区(1.18%)〉施工营地区(1.15%);挖方量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光电池板布置区(65.09%)〉道路区(30.45%)〉管理区(1.82%)〉施工营地区(1.48%)〉其他防治区(1.15%),光电池板布置区和道路区是光伏发电项目施工扰动最大的区域。这些区域的基础开挖、搬运和填筑等土建工程也是产生水土流失的重点环节,戈壁荒漠区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的水土流失影响指数为0.419。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临泽县属典型的大陆性荒漠草原气候,2008 年全县荒漠区发展日光温室面积近66.7 hm2,温室种植辣椒、茄子、黄瓜、西甜瓜等精细瓜果蔬菜,取得了比较好的效益。据调查,一座长100 m、净跨度9m 的荒漠区日光温室,种植越冬一大茬辣椒,收入可达3.2 万元以上;但荒漠区日光温室栽培基质槽之间均为沙子,难以实现套种栽培。沙葱是生长在沙漠边缘或山石缝隙中的野生蔬菜,且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被誉为“菜中灵芝”,是北方人民喜食的野菜之一。为了有效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基质槽之间的空间,笔者于2008~2010 年开展了辣椒与沙葱套种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全县生产面积达36.7 hm2,平均每667 m2 辣椒产量达4 568 kg,收入25 124 元,沙葱产量达187.5kg,收入1 875 元,合计收入26 999 元。辣椒套种沙葱比单种辣椒每667 m2 增收1 875 元,增幅达7.46 %。目前,该项技术不仅在临泽县得到大面积推广,而且还辐射到了周边地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西北干旱荒漠区植物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荒漠生态系统中植物之间的化感作用,首次对近年来该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已报道的化感植物、化感物质以及化感物质释放途径等进行总结,认为:(1)中国有关荒漠植物化感作用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该区菊科、豆科、蔷薇科、玄参科、禾本科等科属中发现具有化感潜势的植物。(2)荒漠植物化感物质释放的途径以自然挥发为主,这主要与其生长环境有关,鉴定出的化感物质有生物碱、黄酮类、萜类等化合物。(3)最后指出荒漠生态系统中化感植物研究存在的关键问题,对确定合理的荒漠植物保护措施及荒漠化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干旱荒漠区造林中抗旱措施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浪县北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海拔高度1700米,气候类型属温带干旱气候,日照充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平均气温7.6℃,极端最高气温(7月份)42℃,极端最低气温(1月份)-26.4℃,  相似文献   
10.
日光温室是河西地区最著名的优势特色产业,逐年有增加趋势。但在日光温室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温室和大田争地的矛盾;土地承包后分散经营的现状与温室集约化经营间的矛盾;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与人口日益增加间的矛盾.而在荒漠区等非耕地上新建日光温室并推广应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将会有效的解决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