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9篇
  免费   674篇
  国内免费   630篇
林业   910篇
农学   947篇
基础科学   2155篇
  938篇
综合类   7261篇
农作物   499篇
水产渔业   514篇
畜牧兽医   1665篇
园艺   1116篇
植物保护   378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247篇
  2022年   303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403篇
  2019年   376篇
  2018年   254篇
  2017年   450篇
  2016年   594篇
  2015年   626篇
  2014年   992篇
  2013年   902篇
  2012年   1075篇
  2011年   1090篇
  2010年   991篇
  2009年   921篇
  2008年   968篇
  2007年   841篇
  2006年   680篇
  2005年   611篇
  2004年   489篇
  2003年   487篇
  2002年   376篇
  2001年   372篇
  2000年   289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15篇
  1997年   181篇
  1996年   194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103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为阐明油松侧枝的节间特征及其变异规律,了解当年生节间枝条和针叶的异速生长关系,揭示侧枝空间构型、活力和光合产物分配的主要影响因子。【方法】本研究在35 a生油松林内选取了5株标准木的标准枝,通过枝条解析截取了372个节间,采用统计分析和模型模拟等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油松枝条多分为3级,近90%的节间分布在2级和3级枝,直径生长周期为1~4 a、具有针叶着生和光合功能的节间占节间总数的83%;节间直径和长度均随枝级增加而显著下降,均随节间生长周期(或形成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后者在枝级间及枝级内的变异均远高于前者,后者受枝级和着生位置光照环境的影响明显高于前者。全枝70%以上的枝条生物量分布在1级枝节间,80%以上的针叶分布在2级和3级枝节间;1级和2级枝的生物量以枝条为主,3级枝以针叶为主。直径生长周期为1~3 a的节间生物量以叶为主,4 a的以枝条为主,4 a以上的以完全以枝条为主。当年生节间的不同特征变量间均成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而非成比例变化。【结论】节间是侧枝的基本单元,其数量、质量、生长发育及其在不同枝级和形成时间的变异,以及其主要构件的异速生长关系是影响侧枝空间构型、活力和光合产物分配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人工切开青贮裹包圆草捆,尤其是举高处破开外覆膜费时费力,因此需要研制一种灵活的切包机具。利用电脑辅助设计功能,依照草捆包外形尺寸设计出适配的切包机。  相似文献   
3.
培养不同膜材用量的包膜尿素(CRU1,CRU2)在25℃静水及不同土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中的释放规律,研究介质及膜材用量对包膜尿素氮素释放的影响.结果 表明:氮素释放期方面,CRU1和CRU2在25℃静水中的释放期分别为30 d和100d,在白浆土中的释放期分别为37 d和182 d,在黑土中的释放期分别为36 d和209 d,在黑钙土中的释放期分别为34 d和213 d.无机氮变化规律方面,CRU1处理下土壤中NO3-N含量呈现先平稳再升高后下降的趋势,NH4+-N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CRU2处理下土壤中NO3-N、NH4+-N含量均呈现先平稳再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关结果表明,介质类型显著影响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期,与水相比土壤中的氮素释放期明显增加,且不同土壤类型间差异显著.随着膜材用量的增加,包膜尿素的氮素释放期明显增加,同时介质中的无机氮含量变化趋势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从白手起家到现在的小康生活,家里的一切,都是父母通过勤劳的双手一砖一瓦挣起来的,在艰苦的奋斗岁月里,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家里的换“车”历史。我和弟弟差两岁,大概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被称为“二八大杠”的老式自行车,之所以叫“二八大杠”,是因为它的车轮直径28英寸,车身有一根横梁。  相似文献   
5.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天然纺织纤维来源和重要的食用油来源。棉花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高度敏感,尤其是高温胁迫极易影响花粉的活力和花药的开裂。为了解析棉花在高温胁迫下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应变化机制,开展了热敏和耐热2个棉花品种的全长转录组响应高温胁迫处理变化的研究。通过转录本的可变剪切分析发现,2个棉花品种在高温胁迫下可变剪切的总数显著增加。热敏品种Che61-72中发现了2 900个差异表达基因,并且差异基因在加热前样本(R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R12)中分别识别到了13 251个和25 296个可变剪切事件,其中内含子保留事件增加得最多,有3 837个。耐热品种新陆早36号中发现了2 437个差异表达基因,在加热前样本(T0)和加热12 h后的样本(T12)中鉴定到了11 248个和13 769个可变剪切事件,外显子跳跃事件变化得最大,增加了4 144个。富集分析发现,2个品种的差异基因都显著富集到了光系统Ⅰ的光捕获、叶绿体类囊体膜和光合作用-天线蛋白通路中,并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CPB3、A0A1U8IZF2、A0A1...  相似文献   
6.
不同阶段猪用颗粒饲料物理性能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某饲料厂不同阶段猪用4种颗粒饲料的物理性能包括直径、长度、硬度、容重、含粉率和耐久性指数(Pellet Durability Index, PDI)等进行测定,对结果进行归类总结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参照有关标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种颗粒饲料直径在2.87~3.94 mm之间,母猪料直径最大,小猪料最小,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而且随着猪只年龄的增加,颗粒饲料的直径呈递增趋势。颗粒长度在8.62~11.94 mm之间,以大猪料最长,小猪料最短,长径比偏高。颗粒硬度在3.86~6.47 kg之间,以大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中小猪料显著低于大猪料和母猪料(P<0.05),只有小猪料符合有关要求。颗粒容重在576.7~614.6 g/L之间,母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直径呈相同的增减趋势。含粉率以小猪料最大,且只有小猪料与大猪料之间差异显著(P<0.05)。颗粒PDI以大猪料最大,小猪料最小,各阶段猪料的含粉率和PDI均符合有关要求。建议饲料厂家注重颗粒饲料物理性能指标的控制,调整饲料配方和工艺参数,不断改进颗粒饲料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残膜量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合理使用地膜和推进残膜污染防控技术提供依据。试验设置了4个不同残膜量水平(0、200、400、600 kg/hm~2)对应CK、T1、T2、T3处理,测定番茄全生育期的土壤水分、株高茎粗、生物量和产量。结果表明,残膜阻碍水分的运移,0~20 cm的土壤含水率随残膜增多先增加后减少,20~50 cm含水率逐渐下降。番茄苗期株高茎粗表现为T1CKT2T3,开花坐果期处理CK、T1、T2的株高茎粗全都大于处理T3。茎叶干重、20~50 cm根系干重先升后降,最大值为T1,0~20 cm土壤中的根系因受到残膜的刺激作用根重逐渐提高,并且残膜对番茄生育前期生物量的影响大于生育后期。CK产量显著高于T2、T3处理4.80%和13.63%。由此可见,残膜过多会明显影响番茄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不利于农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Mark9自根砧寒富苹果,4年生树为试材,通过设计不同处理,测定各处理苹果果实单果质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有机酸、Vc含量,重金属镉与铅含量,研究液体膜在苹果果实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液体膜处理可以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促进苹果果实提早成熟,降低苹果果实重金属铅与镉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我国每年有各种各样的塑料薄膜材料在农业设施中应用,其中相当一部分被用作保护地栽培,如温室和拱棚。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广泛应用于设施农业中,由于使用过程中受太阳辐射、昼夜空气温湿度变化、农药化肥等的交叉作用,这些膜在一定的时间内会发生降解,造成环境污染和经济损失。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影响温室塑料薄膜降解的关键因素,以监测各种老化因素对薄膜降解的影响,为后期根据上述影响因素采取措施来延长温室栽培中覆盖薄膜的使用寿命,减少塑料污染及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桦褐孔菌发酵产物(Inonotus obliquus fermentation products,IOFP)饲喂时间对鸡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优化和完善饲喂方案,降低生产成本,对饲喂不同时间IOFP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反应部分指标进行了测定。试验分为6组,在日粮中全程添加(Ⅰ组)、免疫前添加7 d(Ⅱ组)、免疫前后分别添加4 d和3 d(Ⅲ组)、每添加4 d间隔3 d(Ⅳ组)8 g/kg IOFP,且均免疫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弱毒疫苗;Ⅴ组免疫接种疫苗,饲喂商品化日粮;Ⅵ组为以PBS代替疫苗免疫,同时饲喂商品化饲料的空白对照组。所有动物于14日龄进行NDV弱毒疫苗免疫,21 d后加强免疫。分别于首免后0、7、14、21、28、35、42 d分离各组外周血血清,进行NDV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 inhibition,HI)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的测定;分离不同时间点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进行增殖指数的测定、Th1型和Th2型细胞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在日粮中添加IOFP能够有效提升疫苗的免疫效果,相比于其他各组,Ⅰ组和Ⅱ组的添加方式能够更为显著的提升机体的NDV HI抗体滴度和中和抗体滴度、PBMCs增殖水平和Th1型/Th2型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考虑到成本,最终选择免疫前饲喂7 d为IOFP作为口服免疫增强剂的最佳应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