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6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54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6篇
  216篇
综合类   34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27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浙江省凤阳山海拔1 300~1 400 m处不同林分类型(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杉木林、竹林)为对象,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基本理化性质、酶活性及腐殖质质量分数,分析土壤腐殖质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的土壤肥力和可持续经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阔叶混交林、竹林、杉木林次之;胡敏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杉木林最低;富里酸质量分数针阔混交林最高,竹林最低。除磷酸酶活性随土层加深无统一规律外,4种林分脲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蔗糖酶活性土壤随土层加深皆呈现降低趋势。土壤pH值、土壤密度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除磷酸酶活性相关性不显著外,土壤脲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总孔隙度、毛管孔隙、非毛管孔隙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胡敏酸质量分数和富里酸质量分数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凤阳山不同林分类型对土壤腐殖质特征的影响较土层深度更显著,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与土壤腐殖质质量分数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人工促进蒙古栎天然更新的最佳方法,开展了不同土地处理方式对冀北山区蒙古栎实生天然更新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处理方式对蒙古栎天然更新株数有显著影响,破土5 cm的处理产生幼苗数量最多;清除腐殖质层和破土10 cm处理次之;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幼苗株数最少。影响作用为破除表土5 cm>清除腐殖质层>破除表土10 cm>不处理。  相似文献   
3.
4.
以辽宁章古台沙地不同林龄(7年、16年、34年、55年)樟子松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0~5 cm、5~10 cm、10~20 cm、20~40 cm土层有机碳的含量与储量进行比较,定量分析腐殖质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土层中有机碳含量随深度呈显著下降趋势;并且有机碳含量与储量随林龄增长趋势显著,其中16~34年这一阶段是樟子松土壤有机碳积累最快的时期。土壤腐殖质碳含量与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相似。不同林龄樟子松人工林林下土壤0~5 cm土层的PQ值随林龄增长先增加后减小,最大值出现在34年;5~40 cm土层PQ值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0~10 cm土层CHA/CFA比随着林龄的增长先增加后减小,10~40 cm土层CHA/CFA比随着林龄增长而增加。说明在16~34年生时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储量和腐殖质碳含量快速积累,表层土壤腐殖化程度最高,腐殖质的聚合度改善较为明显;34年生以后土壤有机碳和腐殖质碳含量增速减慢,甚至下降,表层土壤腐殖化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了解腐殖质的热解规律,以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地区的落叶松林下腐殖质作为样品材料,采用热重-红外联用技术研究了升温速率、反应气氛及粒径大小对腐殖质热解特性的影响,并检测其热解后的烟气成分。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加快,腐殖质进入热解阶段的时间变早,热解反应进行的速度变快;腐殖质在氮气中的热解效果腐殖质在混合气氛中的热解效果腐殖质在空气中的热解效果,腐殖质在空气中的热解质量损失最大;随着腐殖质粒径的增加,热解反应变慢,其热解的最初温度、最终温度、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和最大质量损失速率对应的温度均呈现增大趋势;无氧条件下,热解产生的烟气成分主要为H_2O、CO_2、CO、烷烃类、苯类、酮类、酚类、醇类和羧酸类等物质;缺氧条件下,主要有H_2O、CO_2、CO、苯类等物质产生;氧气充足条件下,热解产生的气体只有H_2O、CO_2。因此,升温速率越快,越不利于热解反应的进行,活性气氛、粒径增加均有利于热解反应的进行,并且从红外光谱数据可知,氧气是影响腐殖质热解后烟气成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7.
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体的固碳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振  李娟 《农技服务》2019,(1):109-110
为实现砒砂岩与沙的资源化利用,近年来,对砒砂岩与沙复配土的研究虽取得一些进展,但主要局限于养分测定和物理特性研究。介绍了砒砂岩与沙复配的研究背景和固碳研究意义,从固碳微生物与腐殖物质、环境因子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固碳机制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质及其组分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我国北方淹育型水稻土在开垦耕种过程中土壤有机质及其组分的演变特征,为提高水稻土有机质的品质、合理利用水稻土及提高其生产潜力、建设高产稳产稻田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方法】本研究以辽宁省各地棕壤和草甸土上发育的不同开垦年限淹育型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田间定点试验及室内测试分析等手段,研究了开垦年限对水稻土有机质含量与组成及其腐殖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水稻土耕层有机质总量 (SOM) 随开垦年限的增加维持在18.60~26.30 g/kg之间,与开垦年限无显著相关关系 (P > 0.05),但易氧化有机质含量占有机质总量的比例 (ROM/SOM) 均在50%以上,并且随水稻土开垦年限增加而下降,降幅为18%~20%;有机质氧化稳定系数 (Kos) 均在1.2以下,随着水稻土开垦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增幅为52%~57%,胡富比 (HA/FA) 及胡敏酸相对色度 (RF) 随开垦年限增加而增大,但胡敏酸活化度 (AD) 和土壤腐殖质的松/紧 (LCH/TCH) 明显下降。【结论】北方水稻土随着开垦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稳定性增加,活性降低,耕层土壤对养分的供、贮能力减弱,土壤肥力水平下降,限制了北方水稻土生产潜力的发挥,应通过耕作管理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来防止或减缓水稻土肥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9.
蛞蝓,俗称“鼻涕虫”,属腹足纲动物。成体长约25 mm,分头、躯干、足3部分,肉体外露,柔软而无外壳,雌雄同体。蛞蝓身体长而圆,体表有粘液,头上长有长短触角各一对,眼睛长在长触角上,背淡褐色或黑色。蛞蝓是一种对农业有害的动物,其通常生活在阴暗潮湿的腐叶、泥土或垃圾堆等多腐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呼中林区地下火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火作为森林中一种难以控制的燃烧现象,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丰富的近土壤层和地下可燃物是森林地下火发生的物质条件。气象条件促进了森林地下火的发生,特别是在遇到降水少、长期干旱、地面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降低和可燃物干燥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引起地下火灾。地下火有地理和时间分布特征。地下火作为一个随机干扰因子引发森林火灾,使得地下火的预防与扑救变得更加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