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5篇
  2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施肥运筹对机插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配方肥及施肥运筹对机插稻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从投入、产出和效率三者关系分析当前金坛市水稻施肥现状,明确提升水稻产出和效率的关键在于科学投入,低投入、高产出及高效率是水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结果表明,测土配方施肥较农户习惯施肥增产285.0 kg/hm2,增收1 871.0元/hm2,减施化肥(纯量)218.4 kg/hm2,氮、磷、钾不合理配方易引起磷、钾肥过量施用,带来低资源效率及高环境风险。穗肥分促花肥和保花肥2次施用,能有效提升水稻实粒数,增加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果树的施肥方法对果树的生长和肥料的利用效率有重要影响。不当的施肥方法不仅不能有效促进果树的增长,甚至可能伤害果树的生长,并影响结实率,导致果树减产。因此,在果树施肥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有机肥为主,氮、磷、钾肥适当的比例,采用测土配方的施肥,结合果树生长需肥规律,采用适合的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具体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晚收技术促春玉米增产增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收技术是指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情况下,通过延长作物收获时间,降低子粒含水量、增加作物产量、提高肥料效率的一项简单有效的科学技术。当前,东北地区春玉米早收现象普遍,不利于茎叶养分向子粒转移、降低子粒含水量、增加春玉米产量、提高肥料效率。以吉林省梨树县春玉米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晚收试验,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对子粒含水量、子粒百粒重、春玉米产量、肥料偏生产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探索晚收技术如何促进春玉米增产增效。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域概况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处松辽平原腹地的东辽河西岸,土地肥沃平坦,素有  相似文献   
4.
在广州的赤红壤上进行六种农作制的五年试验表明,所有衣作制的氮平衡均盈余,其中水稻连作的农作制氮盈余较少,而含豆科作物者尤其是牧草大绿豆混播及双季稻冬种绿肥盈余最多,后者年亩增加氮素约10kg;各农作制氮盈余的原因是具有较高的氮肥效率和土壤全氮量显著增加。磷平衡在所有农作制中皆为亏损;磷肥效率低,多数衣作制投入的磷约有1/3移至耕层以下。钾平衡在含水稻的衣作制中亏损艮大,旱作者接近平衡或盈余;钾亏损的原因是含水稻的农作制钾的淋失量大,平均达投入的44%:土壤经种植五年后钾含量一般只能维持原有水平。养分平衡状况表明,供试六种衣作制中,油一茨和牧草混豆科作物两个农作制最有利于养分平衡,亏损较少,其次是油—稻和稻—肥两个农作制亦较有利于养分平衡。试验还说明稻秆和豆科作物基秆回田是维持农作制中氮平衡、钾平衡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对氮肥不同施用方式下玉米产量和氮肥效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氮肥基施和追施中,各施氮处理均较对照增产,但以施用尿素150kg/hm2产量最佳,且两施氮时期间产量差异不显著;氮肥基施和追施中,玉米籽粒产量氮反应指数、生物产量氮反应指数和氮肥农业效率均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氮肥农业效率在各施氮量间的差异显著。因此,为达到较好增产效果应控制氮肥施用量,同时可以将氮肥以基施形式施入,从而减小玉米生产中工作量。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肥料受到欢迎,原因在于其有绿色环保、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作用。据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副主任沈德龙分析:当前,我国已形成微生物肥料登记企业1000余家、产能1000万吨、产值近200亿的产业规模。近几年,我国微生物肥料产能以年增长10%以上的速度快速稳定发展,其发展势头、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包括倡导的土壤健康、提高肥料利用率、实施化肥减施、提高  相似文献   
7.
探求大葱科学施肥技术,明确氮、磷、钾肥料对大葱产量的影响,分析大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规律和肥料利用效率。试验以章丘大葱品种大梧桐为试材,在山东章丘4个多年大葱栽培试验点进行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优化施肥(OPT)、减氮(OPT-N)、减磷(OPT-P)、减钾(OPT-K)、有机肥(OPT+OM)和农民习惯施肥(FP)。结果表明,大葱优化施肥施肥量较农民习惯施肥量氮、磷、钾肥分别降低13.3%、24.4%和17.5%;大葱产量与农民习惯无显著差异,大葱施氮可增产22.2%,施磷可增产10.7%,施钾可增产17.5%;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较农民习惯均有提高,其中钾素积累量显著提高17.7%;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3.5%、13.4%和29.6%,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为53.8、57.1和44.1 kg·kg-1,氮、磷、钾肥偏生产力分别为272.0、527.2和268.8 kg·kg~(-1)。基于土壤养分和目标产量的大葱平衡施肥可优化氮磷钾配比,提高施肥产投比,促进养分吸收,其中在平衡施用氮磷钾化肥的基础上减氮30%增施有机肥处理在山东省章丘大葱主产区也具有良好应用效果,可作为大葱推荐施肥方法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氮磷钾肥施用对油菜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油菜科学施肥提供依据,利用当前推广的6个油菜品种秦优11号(QY11)、中农油2008(ZNY2008)、中油杂11号(ZYZ11)、湘油17(XY17)、浙油601(ZY601)和沪油杂1号(HYZ1),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施用对油菜产量及氮、磷、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品种对施肥响应的差异。结果显示,相同施肥处理下不同品种籽粒产量差异显著,不施N(PKB)、不施P(NKB)、不施K(NPB)及NPK全施(NPKB)处理下品种间最大差异分别为385、244、759和720kg/hm2,变异系数分别为18.1%、25.5%、16.4%和11.0%。氮、磷、钾施用可显著提高各品种产量和相应养分积累量,NPKB处理相比PKB、NKB及NPB处理分别增产1 101~2 012、1 681~2 459和293~1 567kg/hm2,N、P、K积累量分别增加63.0~113.2、17.2~23.8和94.1~166.3kg/hm2。不同品种氮、磷、钾肥利用率也存在显著差异。同一品种对氮、磷、钾的响应一致,其中秦优11号对氮、磷、钾肥施用的敏感程度均大于其它品种,湘油17耐低氮、低磷和低钾的能力均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9.
施用海藻酸复合肥料的双季稻产量和氮磷肥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华南大田双季稻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处理:不施肥、普通复合肥、海藻复合肥、80%普通复合肥和80%海藻复合肥,研究海藻复合肥减施条件下对双季稻产量、肥效、养分吸收和土壤养分残留及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复合肥能够提高水稻有效穗和稻谷产量,晚稻海藻复合肥较普通复合肥有效穗增加14.5%,早稻稻谷增产7.6%,晚稻增产5.1%,均达显著水平;而80%海藻复合肥与普通复合肥相比稻谷产量无差异。海藻复合肥能够提高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与常量施肥相比,减量施氮肥和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提高6.1~8.5 kg/kg和15.2~21.4 kg/kg,氮和磷吸收效率分别提高11.3~19.7和12.0~19.8个百分点,均以80%海藻复合肥处理最高。减量施肥显著降低20~40 cm土壤硝态氮的含量。海藻复合肥可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蔗糖酶、脲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肥力综合得分为80%海藻复合肥>海藻复合肥>普通复合肥>80%普通复合肥>CK。在华南双季稻种植条件下,与普通复合肥相比,海藻复合肥减肥20%具有较好的稳产效应,但是周年氮磷养分平衡表现为亏缺,建议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目标产量制订减肥措施,以保持土壤肥力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大麦长期肥料效率和土壤养分平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基于19年田间定位试验, 通过测定氮、磷、钾肥不同配施处理下, 大麦地上部生物量、产量及籽粒和秸秆中各养分含量, 研究了大麦生长期土壤和环境养分供应状况、肥料效率和土壤养分表观平衡。结果表明, 不施肥条件下, 平均每年大麦可从土壤和环境中吸收氮、磷和钾素44.5、10.7和52.5 kghm-2; 大麦籽粒中氮、磷、钾含量平均为17.3、3.48和4.18 gkg-1, 秸秆中为4.85、0.64和17.5 gkg-1。所吸收的氮素和磷素分别有75.7%和83.5%被转运至籽粒中, 但钾的转运率仅为18.8%。大麦生产单位籽粒所需的氮素和钾素相当, 约为吸磷量的5~6倍。每生产1000 kg籽粒, 需要吸收氮素22.3 kg、磷素4.0 kg和钾素20.5 kg。19年平均氮、磷和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29.0%、12.8%和71.8%, 累积回收率为75.3%、63.6%和203.2%。在氮磷钾平衡施肥条件下, 每年土壤氮素和磷素可盈余18.4 kg hm-2和6.9 kghm-2, 但是土壤钾素平均每年亏缺43.8 kg hm-2; 这种基础养分供给处理可维持每年大麦产量235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