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96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9篇
  115篇
综合类   393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5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60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9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界定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碳排放的系统边界,并结合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生鲜肉类食品供应链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探讨肉类食品供应链的碳排放问题。研究结果表明:1)1t生鲜肉在其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为166.97kg,其中生产、运输、仓储和销售环节中碳排放分别占总供应链的28.68%、52.37%、8.90%和10.04%,运输环节对全供应链的碳排放贡献率最高。2)动态优化研究发现,运输环节改变长途运输方式、生产环节废弃物回收利用及优化生产设备效率、销售环节降低设备功率取得的碳排放优化效果最佳,在2018年供应链碳排放分别降低了41.10%、4.70%、1.61%和1.25%。3)目前优化运输能源结构、开发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且模拟结果表明,运输中燃烧生物柴油可降低供应链碳排放的13.10%,减排效果较为显著。4)在生鲜肉预冷过程中降低制冷系统能耗、在冷藏及销售过程中提高设备空间利用率可分别使供应链年碳排放降低2 100、1 600t,虽实施效果较小,但该措施便于操作,是降低供应链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得襄阳市减量化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基于直接、间接系数法,本文测度了各类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总量及其变化趋势,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8年期间,襄阳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2)经济规模、土地结构、人口规模是襄阳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决定性因素,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增长保持较强的负向效应;(3)近年来,襄阳市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状态整体是保持弱脱钩关系,碳排放的增长速率略低于经济增长的速率。  相似文献   
4.
作物水氮耦合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现阶段作物水氮耦合效应研究进展,给之后深入研究水氮耦合效应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总结了水氮耦合效应对土壤物理性状、营养元素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土壤酶活性、光合性能、生理代谢、植株地上及地下部分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了现阶段水氮耦合效应研究存在的不足,包括水氮耦合受生态环境的影响、水氮利用效率差异机制、水氮调控生理及分子机制,以及水氮耦合高效管理模型等方面均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对今后在本领域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日后加强节水节肥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和土地利用碳排放估算模型,对绵阳市1998、2002、2009~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碳排放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绵阳市林地面积最大,且林地总面积呈增加趋势,2015年在1998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6915.06hm~2,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草地变化速率达37.89%,转出比例最高,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增加,耕地变化速率达-46.93%,转入比例最高,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在230~241之间波动,并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在不断提高;(2)建设用地是最大的碳源,占总碳源的89%以上,于2011年达到2.85×10~6t后开始下降,林地是最大的碳汇,占总碳汇的99%以上,于2009年达到7.23×10~5t后开始下降;(3)绵阳市净碳排放量的变化分为三个阶段:1998~2002年,碳排放量年平均增加1.4203×10~4t,表现为总体上升阶段,2002~2011年,碳汇和碳源先后达到峰值,净碳排放量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并在2011年达到2.35×10~6t的最大值,2011~2015年,绵阳市净碳排放量开始下降;(4)绵阳市应继续实行人工造林防止林地面积流失;发挥其科技城的优势,实行产业结构升级,优化能源结构;从低碳发展出发引导土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曹俐  王莹  雷岁江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7):250-256
为探究山东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基于农药、农膜、化肥、农用机械柴油、翻耕、灌溉等农业生产中的6个方面,采用碳转化系数法测算山东省1997—2015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并选取山东省17个地级市为样本,比较山东省各地碳排放的区域差异,最后运用Tapio脱钩模型计算山东省农业碳排放的脱钩弹性系数。结果表明:(1)从1997年以来,山东省农业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总体呈现出简单的倒"U"形变化,"上升—下降"两阶段演化特征突出;(2)山东省农业碳排放量高的地区多集中于鲁西北平原区,碳排放强度高的地区多聚集在山东半岛东部和胶东丘陵西部地带;(3)山东省农业碳排放和农业经济发展呈现出扩张负脱钩、弱脱钩、强脱钩3种不同类型的弹性特征,2008年后以强脱钩为主导,脱钩状态较为理想,说明近年来山东省在农业碳减排方面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从化肥、农膜、农药和农业机械的使用4个方面对宝鸡各县(区)2005-2011年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以及碳排放强度进行了估算,修正了碳排放强度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宝鸡地区种植业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总体是增加的,7年间增加了32.08%,年均增长4.58%。2006年碳排放量最少,为173 436.71 t;2011年碳排放量最多,为233 109.78 t。碳排放强度在0.367~0.555 t/hm2之间,7年间增长了50.33%,年均增长7.19%。化肥碳排放占到总排放量的84%以上。从各县(区)来看,陇县碳排放量最高,每年都在60000 t以上;陈仓、凤翔、岐山、扶风和眉县的碳排放量在20 000~50 000 t之间,渭滨、金台、千阳、麟游、凤县和太白碳排放量在15 000 t以下。太白县碳排放量最小,每年都在4 600 t以下。碳排放强度以陇县最高,每年都在1.0 t/hm2以上;太白县碳排放强度最小,每年都在0.36 t/hm2以下。  相似文献   
9.
正大量化石燃料燃烧,碳排放已然成患目前,人类消耗的能源的70%,来自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三种最传统的化石燃料。而这些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能源,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气体。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温室气效应增强已得到科学证实。而全球变暖引起的极端气候、海平面上升、动植物物种大量消失、农业减产、自然灾害频发以及永久冻土解冻释放特异病毒  相似文献   
10.
在“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下,综合考虑人均累计碳排放相等和差别原则,将中国碳排放划分为历史(1995-2010年)和未来(2011-2050年)两个时期,设计并分析中国各省区的减排框架.结果表明:1)历史时期,中国各省碳排放权呈北亏损,南盈余的基本分布格局;2)未来时期,中国各省碳排放权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但亏损和盈余中心的亏损或盈余比重上升;3)两时期内,东部地区盈余比重显著上升,中部地区亏损比重显著上升;西部地区盈余比重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