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21篇
  免费   596篇
  国内免费   337篇
林业   2515篇
农学   218篇
基础科学   291篇
  1340篇
综合类   3116篇
农作物   110篇
水产渔业   384篇
畜牧兽医   992篇
园艺   215篇
植物保护   37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91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191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17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198篇
  2016年   272篇
  2015年   251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482篇
  2012年   628篇
  2011年   628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582篇
  2008年   627篇
  2007年   474篇
  2006年   503篇
  2005年   508篇
  2004年   380篇
  2003年   333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92篇
  2000年   180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111篇
  1994年   79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6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5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蒙古草原作为全球干旱、半干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研究关注的热点区域。家庭牧场作为内蒙古草原基本的生产和管理单元,探析其可持续发展有助于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阐述了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的形成历程及定义;并分别侧重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3个方面总结了其研究进展;最后分别在坚持草牧业发展理念、依托景观可持续性科学指导、加强3个界面耦合研究、扩展沙地草原、关注未来发展模式、重视技术支撑等6个方面就内蒙古草原家庭牧场进行了研究展望。希望本研究在为内蒙古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撑的同时,亦能为全球干旱、半干旱草原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林业》2021,(3):1-1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天然物种库"。湿地兼具了自然界的顶级颜值和强大实力,它用多彩和谐的自然之美装点着人类生存的家园。幅员辽阔的内蒙古有河流、湖泊、沼泽和人工湿地4类19型,总面积9015.90万亩,占自治区国土面积的5.08%,占全国湿地面积的11.25%.  相似文献   
3.
《中国蜂业》2021,(3):46-47,62
熊蜂是一种广泛用于商业授粉的蜜蜂,是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一员,它们负责给植物传粉,特别是蜜蜂不喜欢采集的豆科和茄科以及一些深冠花科植物,诸如茄子、番茄、南瓜类、草莓和蓝莓等都是依靠熊蜂传粉。熊蜂是聪明的,他们可以掌握复杂的任务,比如学会在目标上滚动球以获得饲料糖奖励,这在原则上与使用工具类似。他们甚至可以在黑暗中识别物体,而之前他们只能通过感觉物体的形状才能看到这些物体。但新的研究表明,熊蜂不仅聪明,他们也有操纵性。  相似文献   
4.
汉石桥湿地生态系统是一种具有独特的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过渡型生态系统,但在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国情下,湿地面积减少、功能衰退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将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从整体群落中加以区分并探索两者分别对长期施肥的响应特征,为解析农业活动对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功能稳定性之间的关系提供新视角。【方法】基于设施番茄长期定位试验,采集4个不同处理土壤样品:不施肥(M0)、低量有机肥5.68 t·hm-2(M1)、中量有机肥8.52 t·hm-2(M2)和高量有机肥11.36 t·hm-2(M3),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多样性、群落组成、共现网络和潜在功能差异,阐明两者对长期施肥的响应规律,并探讨驱动稀有和丰富细菌亚群落多样性和施肥响应差异的关键环境因素。【结果】稀有细菌亚群落α和β多样性均显著高于丰富细菌亚群落,且物种组成和潜在功能也与丰富细菌差异明显。功能预测结果显示丰富细菌负责设施农田主要生态系统功能,如养分和能量代谢,而稀有细菌更多体现在辅助功能上(例如辅酶代谢),为微生物群落功能冗余做出贡献。不同细菌亚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对长期施肥响应差异较大,其中,与不施肥相比,长期施用有机肥和化肥使稀有细菌亚群落丰富度显著提高19.8%—53.8%、多样性显著提高5.8%—8.0%,总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山西省大同市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特征,为大同市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修复工程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RS和GIS技术提取研究区2000,2005,2010,2015和2019年土地利用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揭示了大同市近20 a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并采用价值当量法对大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①2000—2019年,耕地、草地、林地为大同市主体土地利用类型,2005—201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高,土地利用转移主要是草地转化为林地,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 ②大同市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大幅度下降,20 a内总价值减少3.16亿元; ③各单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由高到低依次表现为:调节服务>支持服务>供给服务>文化服务; ④各区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为5个等级,空间分布整体趋势南高北低,呈波动状态。[结论] 林地和草地在生态系统服务中贡献最大,建设用地的负价值极高。因此,在国土空间规划中要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生态修复工程应以建设林地和草地为主。  相似文献   
7.
掌握水稻灌溉需求规律是合理分配和高效利用水资源的科学依据.选取全国12个典型水稻种植区,构建田间水量平衡模型推求1960-2019年水稻逐年常规灌溉制度,采用Mann-Kendall检验分析水量平衡各要素趋势变化,同时利用Pearson相关系数和最大互信息系数(MIC)进行要素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主要稻区水稻作物需水量ETc表现为中稻(556.39 mm)>晚稻(491.47 mm)>早稻(393.54 mm);灌溉需求表现为中稻(435.94 mm)>晚稻(346.87 mm)>早稻(147.52 mm);降雨利用率表现为晚稻(69.60%)>中稻(65.46%)>早稻(54.68%).近60年来,水稻ETc主要呈下降趋势,华中、华南和东北稻区水稻灌溉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西南和北方稻区主要呈上升趋势.降雨对灌溉需求的影响在北方稻区由生育期累计降雨量主导,而在南方稻区主要由降雨分布特征主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鲜食甜玉米需水量、需水规律及节水灌溉制度,指导其科学合理灌溉。【方法】连续开展2 a鲜食甜玉米田间灌溉试验,以群众高产种植经验为试验处理,在试验小区内安装智墒和云智能气象站采集土壤墒情、气象数据。分析了甜玉米全生育期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计算了甜玉米逐日需水量和作物系数,分析了其需水量规律;针对实际灌溉中存在的问题,对甜玉米灌溉过程中土壤含水率上下限进行了优化。【结果】甜玉米土壤水分变化主要集中在10~30 cm之间,根系最大吸水深度为50 cm;2016—2017年甜玉米全生育期需水量分别为197.7 mm和212.9 mm,平均需水强度分别为3.0 mm/d和3.1 mm/d;需水强度呈现抽雄吐丝期灌浆乳熟期拔节期苗期的规律;甜玉米作物系数(Kc)苗期最小,抽雄吐丝期最大,2 a全生育期Kc平均值分别为0.63和0.67;经过灌溉制度优化,甜玉米全生育期灌水4次,净灌溉用水量较实际分别减少31.87%和33.97%。【结论】甜玉米需水量较小,需水规律和普通玉米相似,农业生产中应根据降雨情况适时补充灌溉。  相似文献   
9.
刘亚红  石磊  常虹  谢宇  维拉  孙海莲  翟琇 《草业学报》2021,30(12):17-26
在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都发生变化,而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的变化直接影响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福祉。锡林郭勒盟位于内蒙古中部地区,是京津冀地区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主要的畜产品供应地,研究锡林郭勒盟生态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对于构建内蒙古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遥感影像,通过分析2000和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和质量的变化,探讨资源开发、城市化发展、政策实施等多重因素对生态系统格局演变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 2000-2015年间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质量整体好转,草地生态系统质量中东部地区提高最为明显;草地、灌丛、城镇、裸地、湿地、森林、矿区面积有所增加,农田、沙地、水域面积有所减少;锡林郭勒盟生态系统格局和质量受到人为和自然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与降水正相关,与温度负相关。GDP与采矿用地显著正相关,退耕还草政策促使农田向草原转移。  相似文献   
10.
茶树——次生植物间作茶园生态系统构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样性的生态茶园建设是今后我国茶园生境管理的长期性任务.为了更加科学地选择利用靶标植物而构建植物多样性生态茶园,本文根据已有研究报道详细划分和定义了八种次生植物,主要包括影响农作物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的伴生植物,影响农作物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驱避植物、屏障植物、诱集植物和指示植物,以及影响农作物生态系统第三营养级的养虫植物、载体植物和栖境植物.于此基础之上,从影响茶园生态系统三级营养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四种模式的茶树-次生植物间作茶园生态系统,讨论了次生植物多样性茶园生态系统构建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