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5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27篇
  633篇
综合类   1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2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减轻滑坡泥石流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破环、提升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基于滑坡泥石流灾害认知与响应评价模型,对陕西商南县民众的滑坡泥石流灾害认知与响应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学校和基层组织加强民众滑坡泥石流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防减灾技能培训力度,是提升区域滑坡泥石流灾害认知与响应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白龙江中游千枚岩出露区泥石流分布集中、暴发频繁、灾害严重,生态修复难度大。分别从该区社会经济、气候、地质角度阐述了泥石流生态修复的难点;从水土互相作用与泥石流流体结构、土体与土体结构、沟谷地貌、坡面形态、泥石流沟流域形态揭示了泥石流发育机制,以及植被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分析了传统水平台型整地与竹樊保持水土技术、植苗与微圃植树法造林技术、传统造林树种选择与生态公益植被物种选择技术、常规混交造林与毒—刺混交植被植物种类配置模式等4组基本技术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分别确定了生态公益植被与经济利用植被的营建技术。最后,根据研究区地貌分异特点和当地社会经济状况,将泥石流沟分为清水区、泥石流形成区、经济利用区、道路工程影响区4个功能单元,分别论述生态修复技术,有机结合新技术与传统技术集成为泥石流生态修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3.
白龙江中游泥石流生态修复植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白龙江中游泥石流生态修复实际,分析提出生态修复植物选择原则,选择出18种生态修复植物,并简要论述了各植物种形态、繁衍特点、生态习性和生态功用。  相似文献   
4.
5.
鞍山市岫岩县属于暴雨多发地区,受大暴雨侵袭时易爆发泥石流。为实现对泥石流趋势的有效预测预报,选择"降雨因子"FR和"地质因子"FG作为预报指标,通过两者的积来量化泥石流易滑程度,划分泥石流灾害趋势预报的等级标准。  相似文献   
6.
泥石流是发生在山区的常见自然灾害,每年在世界各地都有大的泥石流灾害事件发生。我国是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平均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多亿元,死亡人数近千人 (罗元华2000年),并且,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对环境的持续破坏 ,使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更趋严重。因此,必须加强泥石流灾害的研究、评估、预测预报和减灾管理,组织实施经济有效的防治工程,从而尽可能防范灾害的发生和尽量减轻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7.
李漪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Z1):113-116
东川区小江流域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泥石流最发育的地区,全区水土流失面积1 274km2,占国土面积的68.5%。全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文章分析了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1999年,她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驻守西藏的共和国军人。很快他们坠入爱河,并于翌年举行了婚礼。甜蜜的日子总是很短暂。新婚蜜月还没有过,丈夫的婚假到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伟  任光明  左三胜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2):138-139,171
泥石流沟谷是一个复杂的“模糊”系统,它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选取了7个因子作为泥石流危险度划分的主要关联因子,并且运用了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法确定了评价因子隶属度,对泥石流沟谷危险程度进行了判别,其评价结果显示了模糊评判法具有较高的判别准确度,为进行有效的灾害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研究区泥石流的危险性,找出适合新疆西昆仑地区泥石流灾害研究的技术和方法。[方法]以新疆西昆仑山脉西段马尔洋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研究前人资料和有效利用其他信息源的基础上,通过对研究区ETM+影像数据的研究,对研究区泥石流灾害点进行了判读。结合DEM数据,对该区地形地貌进行了研究。[结果]选取了合适的泥石流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危险区、中度危险区、高度危险区、极度危险区,面积分别为:31.69,40.70,38.31,25.83km2,所占比例分别为:23.21%,29.81%,28.06%,19.92%。[结论]研究区泥石流灾害极度危险区和高度危险区占总面积的47.9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中部和西北部区域,为泥石流灾害高度危险性易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