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4篇
  免费   121篇
  国内免费   11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87篇
  418篇
综合类   28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46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滴灌下生物质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生物质改良材料对滴灌盐渍土水、盐、肥运移过程的调控效应,采用土箱模拟试验,研究了水肥一体化滴灌条件下,生物炭和腐殖酸两种改良材料对盐渍土水、盐、氮运移和再分布过程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滴灌条件下,盐渍土壤水盐的时空动态变化表现出明显的水分入渗驱动的盐分运移过程和蒸发扩散驱动的水盐再分布过程;铵态氮含量在时间上表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的运移再分布特征较弱;硝态氮含量初始时空分布表现出与水盐相似的运移特征,受铵态氮硝化作用的多重影响,后期空间分布与铵态氮空间分布相似;生物炭通过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增大了入渗阶段土壤水、盐、氮的运移速率和分布范围;腐殖酸通过提高土壤田间持水率增大了再分布过程土壤水、盐、氮的分布范围和强度,同时其对尿素的水解和硝化过程表现出更强的抑制效果。应用生物质改良材料在改变土壤物理性状进而调控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的同时,还影响土壤氮素转化运移过程及其分布,这为水肥一体化滴灌盐渍农田的节水、控盐、减肥治理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渤海湾地区滨海盐碱地为研究对象,对位于该区域的河北唐海、天津大港、河北黄骅、山东东营四个地区的盐碱土进行含水量、含盐量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0~20 cm土层含水量同20~40 cm、40~60 cm、60~80 cm土层相比,其含水量月变化较为剧烈;唐海、大港、黄骅土壤含水量在大多数月份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东营土壤含水量的垂直分布较均匀。黄骅、东营土壤盐分具有较强的表聚性;大港土壤盐分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唐海土壤含盐量在各月份的空间分布无规律性。综上,4个地区土壤水分、盐分的动态变化无一致性规律表现。  相似文献   
3.
保水剂底施对沙子剖面水分和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解决沙土地区漏水漏肥的核心问题,建立保水防渗漏新技术体系,促进沙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保水剂的吸水保肥等物理化学特点,以保水剂和土壤混合物底施为技术方法,选用聚丙烯酸钠和壤土为材料,采用沙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用厚度的保水剂-土壤混合物对剖面水分运移及硝态氮淋洗的影响。【结果】聚丙烯酸钠在壤土中的质量分数为1%时,可以对水分有效截流;混合物底施,以0.9~1.5 cm厚度为最佳;淋溶试验表明硝态氮主要集中在表层和保水剂层,占比为87.2%,有效防止了硝态氮的下移。【结论】保水剂壤土混合物底施,可以起到显著的水分养分截流作用,本试验中聚丙烯酸钠质量分数1%及1 cm厚度时,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滴灌磷肥在灰漠土中运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磷在土壤中的迁移是影响农业系统磷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用同位素 32P示踪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研究了滴施磷酸一铵在灰漠土中的运移。结果表明:与不施磷处理相比,滴施磷肥可以增加 0~ 15cm土层有效磷的含量。在 0~ 20 cm土层均有不同比例 32P的分布,但大部分 32P仍集中分布在表层,0~ 10 cm土层中的 32P占总量的 72.7%~89.5%,最高可达99%。不同施肥时期磷的运移距离有很大差异,T3(0~ 20cm)>T2(0~ 10 cm)>T1(0~ 5 cm),这可能是由于干湿交替导致土壤孔隙率变化,进而影响了磷的移动距离。平行于滴灌带方向上磷的运移距离比垂直于滴灌带方向更远。随着正磷酸盐浓度增加,磷的运移距离变大,滴施磷酸一铵处理 32P的移动距离达到对照的 2倍。  相似文献   
5.
白膜、黑膜全年覆盖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因能有效地增温保墒增产而在黄土丘陵区旱作农林生产中广泛应用。为明确不同薄膜覆盖的差异以及连续覆膜条件下的土壤水热盐变化特征,于2015年7月1日—2017年6月30日在陕北米脂进行野外连续覆膜定位观测,试验设裸地(CK)、白色薄膜(WF)与黑色薄膜(BF)3种处理,利用GS3仪器监测0~150cm深度的土壤水分、温度和电导率。结果表明:1)连续覆盖两年后,两种覆膜处理平均土壤含水量为16.9%, CK为13.6%,土壤储水量分别达314.56mm、204.44mm,具体表现为土壤含水量BF在0~15cm高于WF(P0.05),15~30cm低于WF(P0.05); 0~150 cm, WF和BF总储水量差异不显著,与CK差异显著(P0.05);在作物生育期覆膜平均较CK提高储水量60.8 mm。2)膜覆盖下近地面日温差WF大于BF, 0~150 cm,两种覆膜周年土壤平均温度无显著差异,较CK高1.3℃(P0.05);气温较高条件下WF比BF、CK缩短冻融时间分别达8d和24d,WF更有利于土壤解冻和早春土壤增温。3)周年土壤表层盐分高,其中0~30 cm土层电导率为BFWFCK, 30~50 cm土层为WFBFCK,但土壤总体盐分较低,无土壤盐渍化趋势, 50 cm以下3种处理盐分没有差异。综合而言, WF较BF更能提高表层土壤温度, BF较WF更能提高表层土壤水分,覆膜保墒增温,延长作物生长时间。研究成果可为黄土丘陵区旱作农业覆膜应用提供土壤水热盐调控依据,也为果园和林地常年连续覆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选择新疆伊宁市荒山滴灌造林地,比较研究了8L·h-1和16L·h-1两种不同流量滴头一个灌溉期内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结果表明:伊犁州荒山滴灌造林中使用8L·h-1滴头是合理的,滴头流量过大,容易形成地表径流,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用8L·h-1流量滴头在造林早期灌溉6~8h就可以保证植物健康生长,随着林分的生长,须逐渐延长灌溉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土壤电导率及盐离子组成沿水盐梯度的分布规律,沿自黄河向海的方向选择了假尾拂子茅湿地、香蒲湿地、芦苇湿地、柽柳和盐地碱蓬混生湿地和盐地碱蓬湿地作为研究样地,于2014年在各类型湿地内采集0~50 cm的土壤,并测定土壤电导率和6种盐离子。结果表明,盐地碱蓬湿地0~50 cm土壤的电导率、钠离子、钾离子和氯离子显著高于其他湿地(P0.05),镁离子、钙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最高值则出现在柽柳和盐地碱蓬混生湿地。在剖面方向上,电导率和6种盐离子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线性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电导率和6种盐离子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电导率和盐离子在2014年均表现出强变异特征。研究表明,沿自河向海的水盐梯度,湿地土壤电导率、钠离子、钾离子、镁离子、钙离子、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总体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土壤电导率的变化主要受钠离子和氯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不同水盐胁迫对番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究番茄植株对不同水盐胁迫情景的响应,为合理制定盐碱化土壤下的灌溉制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粉欧宝番茄品种为研究对象,开展水盐对番茄生长发育影响的盆栽试验。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布置,设置3个水分水平(W1-充分灌溉、W2-1/2的W1灌水量、W3-干旱复水)和2个盐分水平(S1-无盐和S2-0.3%含盐量),每个处理4个重复,测定了番茄耗水、干物质和产量指标,分析了不同水盐胁迫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与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充分灌溉W1相比,W2水平的番茄植株耗水、干物质、植株含水率、叶质量、产量、单果质量显著减少。W3水平的植株耗水量和叶茎比显著减少,但单株干质量与鲜干比所受影响不大;单果鲜质量与干质量显著减小,但坐果率提高导致产量有所增加。盐分处理的番茄植株耗水量、单株干质量、鲜干比、叶茎比、果实总产量、单果鲜质量与干质量均小于无盐处理。水分胁迫显著影响叶片生长和单个果实发育,盐分胁迫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结论】干旱复水与无盐处理组合(W3S1)下番茄植株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发育状况和产量水平,可用于最优调亏灌溉制度的制定。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红壤区涌泉根灌水氮利用效率,通过室内肥液入渗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液浓度(0,10,20,35,60 g/L)条件下涌泉根灌土壤的入渗能力、湿润锋运移距离、土壤水分分布以及铵态氮和硝态氮的运移特性,并建立了红壤涌泉根灌土壤累计入渗量及湿润锋在竖直向上、竖直向下和水平方向的运移距离与肥液浓度的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土壤累计入渗量、湿润锋运移距离以及湿润体内水分和氮素的分布均受到肥液浓度的影响。在同一入渗时刻,土壤累计入渗量及湿润锋运移距离随肥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且与入渗历时均呈幂函数关系;在灌水结束时,相同土层深度内,肥液浓度越大,土壤含水率就越大,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浓度也越大,且与铵态氮相比,硝态氮的分布范围更广。随着肥液再分布的进行,土层内最大含水率位置逐渐下移,且土壤含水率的分布也更加均匀;土壤中铵态氮和硝态氮浓度的变化趋势不同,浅层中铵态氮的浓度逐渐降低,而硝态氮的浓度先降低后增加;深层中铵态氮的浓度先增加后降低,而硝态氮的浓度逐渐增加。该研究成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红壤区涌泉根灌肥液入渗氮素运移及转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