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3篇
  免费   71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489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22篇
  139篇
综合类   575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90篇
畜牧兽医   318篇
园艺   93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3年   44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49篇
  2011年   117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2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祁连山国家公园甘肃片区自然教育资源分布特点,按东、中、西三段地形规划自然教育线路,东段自然教育线路:天祝三峡线路、马牙雪山线路、祁连冰沟线路,中段自然教育线路:山丹马场一场-平羌口线路和马蹄寺线路,西段自然教育线路:康乐草原-孔岗木线路和祁青南锅龙-洪水坝河线路。规划自然教育线路解说系统分为自然教育中心、步道导览解说、特色观赏台解说。  相似文献   
2.
祁连山东段高寒植被类型对土壤理化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祁连山东段不同高寒植物的土壤理化特征,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祁连山东段6种灌丛植被和高寒草地的土壤基本性状、土壤持水能力和土壤渗透性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①祁连山东段高寒植被的土壤容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含水量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②祁连山东段土壤总孔隙度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毛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无明显的垂直变化规律;③祁连山东段土壤最大持水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递增,土壤毛管持水量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土壤非毛管持水量变化规律则不太明显。④祁连山东段土壤初渗透率(0.58~2.81 mm/min)高于平均渗透率(0.05~1.26 mm/min)和稳渗透率(0.04~1.31 mm/min),6种高寒植被的土壤初渗透率表现为高寒草地>山生柳>硬叶柳>绣线菊>千里香杜鹃>金露梅>头花杜鹃;平均渗透率表现为绣线菊>金露梅>千里香杜鹃>山生柳>硬叶柳>高寒草地>头花杜鹃;稳渗透率表现为绣线菊>金露梅>千里香杜鹃>山生柳>硬叶柳>头花杜鹃灌丛>高寒草地。[结论]研究区域高寒植物类型的不同会对该区域土壤理化特征产生不同影响,即土壤理化特征与植物之间存在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8年6~9月野外采集的数据,采用野外观测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祁连山天祝地区金强河流域典型灌丛:山生柳(Salix oritrepha)、硬叶柳(Salix sclerophylla)、绣线菊(Spiraea salicifolia)、头花杜鹃(Rhododendron capitatum)、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和千里香(Murraya paniculata)灌丛的降雨截留特征,分析了降雨对灌丛的穿透雨量、茎干流量和截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共观测到降雨22次,总降雨量为322.2mm。6种灌丛的茎干流量、穿透雨量和截留量与降雨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在观测的雨量范围内,茎干流率与穿透雨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趋于稳定,而截留率则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后也趋于稳定;6种灌丛的茎干流率和穿透雨率随着雨量级的增加而增大,而截留率则随之减小。在所有雨量级中,山生柳的茎干流率最大;在>20mm雨量级中,千里香灌从的穿透雨率最大,绣线菊灌从的截留率最大。  相似文献   
4.
2015-2018年,通过林业有害生物普查和监测调查,采集记录到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杨属林木林木病原63种,其中,真菌界51种、原生生物界9种、植物界1种、动物界2种。近年来,呈块状或大片分布,造成灾害的杨属林木病害主要为杨树污黑腐皮壳腐烂病、杨树马格纳斯栅锈菌锈病、杨树杨绒毛瘿螨毛毡病3种。提出了杨属林木病害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神东矿区典型植被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矿区土壤质量在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变化,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神东矿区中心10个矿区不同恢复年限典型植被种植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容重和全氮、碱解氮、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等6项理化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值,并运用土壤质量指数法对土壤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各指标按权重值排序为全氮(0.198)>速效钾(0.187)>碱解氮(0.182)>有机质(0.177)>容重(0.172)>有效磷(0.084);樟子松、山杏和柠条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指数与恢复年限呈线性变化关系,油松和小叶杨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指数与恢复年限呈对数变化关系,沙棘、沙柳和黑沙蒿种植区的土壤质量指数与恢复年限呈抛物线关系。总体来说,矿区典型植被恢复对土壤质量有较好的改良效果,在今后的生态治理过程中,需要对恢复年限较长的植被类型加强人工管护,防止土壤质量退化。  相似文献   
6.
王树青  徐义  杨坤 《草业科学》2021,38(8):1650-1656
草原作为重要的生态资产与生产资源,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之中,在草原牧区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对草地生态保护、修复和助力牧区精准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历年统计数据和查阅年鉴等方式获得相关资料,对两轮补奖政策实施效果进行梳理,从补奖政策资金、草地生产力及载畜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了政策实施前后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两轮补奖政策实施后,天祝县草原生态环境逐步恢复,草地生产力达到2 162.28 kg·hm–2,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45.4%;2)畜牧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理论载畜量增长了42.98万个羊单位,相比补奖政策实施前提高了54.3%;3)农牧民人均收入从补奖政策实施前的4 012元增加到8 265元。遵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为进一步加强草地生态恢复,建议:1)在平衡禁牧下农户收入水平和生态补偿资金投入的基础上确定草原补奖补偿标准;2)加快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积极发展特色农牧业;3)建立健全放牧禁牧制度,科学制定草原合理利用计划。  相似文献   
7.
旨在调查当地人对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意识的强弱,以地处祁连山国家公园腹地的祁连县县城为例,随机选取祁连县县城流动人口及固定商户,使用问卷调查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岁以下调查对象生态保护意识较低,其再受教育水平空间较大,生态保护意识提升空间较大;46~60岁年龄阶段学历层次及政策性知识了解程度较高,对生态保护意识较强;60岁以上调查对象生态保护意识较差,其对生态保护知识及相关政策性知识了解较旧。生态保护意识的强弱伴随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变强,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生态保护意识最显著的因素,可针对性提出政策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及保护意识,积极推动国家公园生态发展。  相似文献   
8.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大量的草地资源。研究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可对维持草地生态及了解祁连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祁连山默勒镇3种类型草地 (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对上述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沼泽化草甸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碳、含水量和硝态氮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2)3地共测得有效序列1022446条,以97%的一致性将序列聚类,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OTU聚类均值分别是4917、5233、5075条。3)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3地间差异不显著,Chao1指数表现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P<0.05)。4)在门水平上,3地均以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为主要类群;在属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类型草地细菌富集类型不同。5)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祁连山地区小生境内3种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9.
巴蜀渝东中学位于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带,近几年已遭遇了数次小型的滑坡险情,开展水土保持教育实践活动势在必行。在"水保进校园"的大背景下,为了配合目前正在推广并处于实践阶段的中学教育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学校筹资修建了校园"水土保持教育示范基地",开展了水保教育与学校教育课程资源整合研究,以期在课程资源开发和环保教育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在基地建设和水保课题研究期间,学校组织师生参与水土保持实践及理论探究,编写了《水土保持教育》校本教材,增设了水土保持教育课程,成功申报了水土保持教育课题。通过研究,拓展了学校教育的课程资源与空间,培养了师生的水保、环保意识,促进了学校周边水土保持与学校教学课程的整合运用,为三峡库区乃至长江流域的校园水土保持教育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祁连山作为国家自然保护地区,近年来更是面临冰川萎缩、冻土退化、森林总量不足、水源涵养功能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严重威胁。随着生态环境整治工作有力开展,加大对祁连山的保护力度,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各类野生动物的种类与数量得到恢复性增长,在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域出现的次数也渐为频繁。有效的监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保护野生动物不仅仅事关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还对我们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