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83篇
  免费   1075篇
  国内免费   1007篇
林业   2179篇
农学   2180篇
基础科学   5520篇
  2400篇
综合类   16654篇
农作物   1300篇
水产渔业   1218篇
畜牧兽医   5998篇
园艺   2025篇
植物保护   691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527篇
  2022年   687篇
  2021年   783篇
  2020年   933篇
  2019年   790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970篇
  2016年   1105篇
  2015年   1299篇
  2014年   2418篇
  2013年   2646篇
  2012年   3366篇
  2011年   3406篇
  2010年   2602篇
  2009年   2526篇
  2008年   2656篇
  2007年   2170篇
  2006年   1971篇
  2005年   1919篇
  2004年   1304篇
  2003年   1210篇
  2002年   759篇
  2001年   793篇
  2000年   559篇
  1999年   322篇
  1998年   305篇
  1997年   218篇
  1996年   203篇
  1995年   162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06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07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6篇
  1984年   47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10篇
  1965年   15篇
  1958年   11篇
  1957年   46篇
  1953年   2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选取一杨梅种植基地进行不同施肥方式对农业径流中污染物影响的研究,通过对径流小区的径流进行监测,分析优化施肥模式和常规施肥模式下,径流水中氮、磷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优化施肥通过使用控释肥,有效控制氮素释放速率,优化施肥模式下径流中氨氮和硝态氮浓度远低于原有施肥模式,径流中氨氮浓度降低17.4%-90.2%,硝态氮浓度可以降低17.8%-47.8%。改变施肥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径流中总氮浓度。优化施肥模式对减少总磷径流流失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效果不明显,降雨强度、降雨时间是决定总磷流失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在丛生竹林下对不同基质配方和硒浓度菌棒进行埋棒栽培以及覆土方式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产量及其营养成分有显著影响,而且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有利于提高竹荪产量。改良基质配方菌棒竹荪产量比常规配方提高约50%;在添加外源硒质量分数为0~2.0 mg/kg的浓度范围内,竹荪子实体产量先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后再有所降低,基质中添加1.5 mg/kg硒肥比不添加产量提高了195.30%。基质中添加硒质量分数为1.0~2.0 mg/kg的硒肥可以较显著地提高竹荪花的硒含量,其干物质中硒含量平均值从约2.50 mg/kg提高到8.05~13.30 mg/kg,外源硒肥利用率达到9.70%~15.36%。菌棒不同基质配方对竹荪子实体的粗蛋白及粗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改良配方竹荪蛋与竹荪花的粗蛋白含量是常规配方的1.21和1.29倍,其粗多糖含量是常规配方的4.81和1.35倍;基质中添加硒肥与不添加硒肥相比,竹荪蛋与竹荪花中粗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40.90%和14.30%。在硒质量分数为1.0 mg/kg的竹荪菌棒林下覆土栽培试验中,三列浅沟形覆土方式单位面积鲜竹荪蛋产量最高,为10.27 kg/m2;双列龟背形覆土方式单个菌棒的鲜竹荪蛋产量最高,达1.40 kg。三列浅沟形和双列龟背形2种覆土方式基质生物转化率分别为93.00%和94.14%,达到了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对甘肃省不同地区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Longdong)人工草地多年监测,采用综合评价法分析比较其在甘肃不同种植区的营养价值。结果显示:陇东苜蓿在甘肃不同种植区各营养指标高低存在差异,粗蛋白质(CP)含量以庆阳市宁县早胜镇(QYZ)最高,为18.87%|粗脂肪(EE)含量以白银市靖远县箬笠乡(BYR)最高,为2.79%|粗灰分(ASH)含量以武威市民勤县蔡旗乡(WWC)最高,为12.46%,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以庆阳市宁县春荣乡(QYC)最高,为43.99%,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以定西市通渭县平壤镇(DXP)最高,为53.20%,P含量以张掖市高台县碱泉村(ZYJ)最高,为0.29%,Ca含量以民勤县蔡旗乡(WWC)最高,为2.15%。采用灰色关联度法综合分析,陇东苜蓿在13个产地的灰色关联度值为0.521 ~ 0.792,以武威民勤关联值最高,为0.792,综合评价最好,其次是白银靖远,关联值为0.7743。本研究对陇东苜蓿的推广种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陇东苜蓿|不同种植区|营养价值|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4.
邱洪英 《种子世界》2021,(8):0123-012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农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组成部分,杂交水稻种植作为农业种植体系中一个关键部分,种植质量及高产性与人们生活质量提升有直接关系。因此,在农民种植水稻时,应该秉持品质高、产量高的原则进行选育,这样既可以保证粮食的生产质量,也可以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以下是本文以昌粳品种为例,对杂交水稻品种选育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5.
杨星 《种子世界》2021,(12):0135-0137
当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农业农村部门关于工作技术的应用研究也在不断加快,并形成了一大批的现代化的技术方案。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措施逐渐运用到农业生产领域,切实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让农民群众从繁重的农业劳作中解脱出来,同时也更好地缓解了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生长发育造成的不良影响。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不仅是提高玉米种植产量的重要举措,更是构建市场化玉米种植行业体系的关键要素,通过应用该项技术,在提高玉米产量的同时,还能够更好地保护玉米种植地周边的自然环境,更好地推动玉米种植的可持续化发展,为助推现代农业奠定坚实基础。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探讨了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要点,然后论述了具体的应用措施,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020年下半年,四川创新团队麦类机械化耕作栽培岗位专家团队多次前往凉山州对布拖县苦荞产业现状进行了调研,了解了布拖县苦荞生产和流通等情况,根据调研情况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意见建议。1调研方法调研组深入布拖县九都乡、木尔乡、沙洛乡、火烈乡、拉达乡、乌科乡、补洛乡、乐安乡、瓦都乡、俄里坪乡等地,与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人员、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苦荞种植农户进行当面沟通和交谈。  相似文献   
7.
李智国 《种子世界》2021,(10):0114-0116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十分广泛。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在水稻的种植生产期间,已经全面普及机械化生产管理方式,高效的提升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投入成本。现代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内容包括机械化整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以及机械化烘干,基本涵盖了整个水稻生产种植管理过程,全面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管理高效技术,实现水稻标准化种植生产建设。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水稻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全面机械化实施种植为重点内容,探讨在黑龙江地区水稻机械种植生产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8.
《作物学报》2021,(6):F0004-F0004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是“梨树模式”的核心技术,它用玉米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实行免耕播种,减少土壤耕作,是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保墒的一项保护性耕作技术。该技术创新了玉米秸秆处理方式,提高了玉米播种质量,解决了东北地区玉米连作土壤退化和秸秆焚烧导致环境污染的问题,对黑土地保护和利用起到了积极作用,实现了土地种养结合,保护性耕作为梨树县粮食持续稳产高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0.
《作物学报》2021,(2):F0004-F0004
《作物学报》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学术期刊。前身可追溯到1919年1月创办的《中华农学会丛刊》,1962年改为现名《作物学报》。主要刊登农作物遗传育种、耕作栽培、生理生化、生态、种质资源、谷物化学、贮藏加工以及与农作物有关的生物技术、生物数学、生物物理、农业气象等领域以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以及专题综述、评述等。读者对象是从事农作物科学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大专院校师生和具有同等水平的专业人士。《作物学报》从2001年起连续18年被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授予“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