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研究蕾期调亏灌溉对海岛棉生物量、氮素累积分配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可为海岛棉水氮高效利用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新海24号’和‘新海35号’为材料, 设置重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0 m3·hm-2, 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2 850 m3·hm-2)、轻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900 m3·hm-2, 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3 750 m3·hm-2)、丰水(蕾期滴灌定额为1 800 m3·hm-2, 生长期总灌溉定额为4 650 m3·hm-2), 对不同品种不同灌溉处理的生物量和氮素累积分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滴灌定额间, 重度调亏处理地上部生物量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较轻度调亏和丰水处理提前3 d和7 d, 最大累积速率降低45.1%和51.0%; 生物量快速增长持续期表现为重度调亏<轻度调亏<丰水; 重度调亏处理的氮素累积最大速率出现时间分别比轻度调亏和丰水处理平均提前8 d、15 d, 氮素最大累积速率表现为轻度调亏>丰水>重度调亏。重度调亏处理茎和叶的氮素分配比例与轻度调亏、丰水处理差异显著, 而轻度调亏与丰水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盛蕾期以后, 蕾/花/铃的氮素累积量均以轻度调亏处理较高。皮棉产量以轻度调亏处理最高, 可达2 372.9 kg·hm-2, 比丰水、重度调亏处理分别平均高11.0%和41.8%。品种间, ‘新海24号’的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的最大累积速率出现时间较早, 生物量及氮素的累积速率较大, 皮棉产量较高。因此, 轻度调亏(蕾期滴灌定额为900 m3·hm-2)下, 海岛棉地上部生物量及氮素累积特征值较协调, 各器官分配比例较合理, 使皮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埃及海岛棉辐射突变系226、188、197和埃及棉吉扎69的下胚轴为外植体,接种子改良的 MS 培养基(MS 无机盐+B_5有机元素)上,补加不同外源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然后经过悬浮培养,获得大量胚状体。经过重复实验,226、197能够产生大量胚状体,胚状体的发生频率分别为90%和70%左右,发生指数3.0和2.0。最适诱导培养基为改良 MS+2,4-D 0.05mg/L+KT 0.1mg/L,最适继代次数3~5次,其中需要在 IAA 1mg/L+ZT 0.1mg/L 培养基中继代2次。分化培养基为 MS+KT 1mg/L+NAA 4mg/L。然后选择淡黄或灰白松散的愈伤组织接种到悬浮培养基MS+KT 0.05mg/L 中,培养15~20d,即产生大量胚状体和胚性细胞团。在不加激素的培养基上,胚状体萌发成苗生根。对不同状态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分析表明,其酶活性和谱带差异较明显。 相似文献
4.
旅游型海岛作为福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以独特旅游景观和旅游环境得到旅游者的青睐,但旅游开发不当引发的水土流失加剧影响了海岛旅游景观质量和环境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湄洲岛为例,分析湄洲岛水土流失现状及对旅游发展的影响,提出福建旅游型海岛水土保持原则和植物、工程、政策、技术等6方面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努力实现"旅游促水保、水保促旅游"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高效的海岛棉遗传转化体系,本实验以新疆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品种新海13号、新海14号、新海16号茎尖为转化受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研究不同苗龄茎尖、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时间对基因转化的影响,建立了农杆菌介导海岛棉茎尖遗传转化体系。最佳转化体系为:将生长4 d的无菌苗茎尖浸入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菌液浓度OD600为0.5的菌液中,浸染10 min,共培养48~72 h后,移至卡那霉素浓度为150 mg/L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25 d后转移到生根培养基培养,获得抗性苗,经嫁接或者直接移栽,获得29株抗性植株;经过PCR和RT-PCR检测,初步证明抗除草剂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酶基因(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EPSPS)已导入海岛棉基因组中。该转化体系的建立为海岛棉的转基因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7个海岛棉品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所有品种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土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Z”字型的规律性变化。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8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又升高。含水量最高的土层是0~20 cm,最低的土层是60~80 cm。这种规律性变化与棉花生长特点、根系的发育特点以及吸收特点有关。534I、Z181、新海21是节水型品种,能够较充分地利用有限的灌溉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7个海岛棉品种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各生育期土壤含水量、土壤蓄水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所有品种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土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现出"Z"字型的规律性变化.即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逐渐减少,8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又升高.含水量最高的土层是0-20 cm,最低的土层是60-80 cm.这种规律性变化与棉花生长特点、根系的发育特点以及吸收特点有关.534、IZ181、新海21是节水型品种,能够较充分利用有限的灌溉水,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首次方案)》,对浙江海岛丘陵土壤14个代表性剖面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可分别归属于棕红壤土类和准红壤土类,但由于土壤盐基饱和度高,因此可进一步划分为富盐基棕红壤亚类,而准红壤中无相应的亚类,建议恢复设立富盐基准红壤亚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