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4篇
  92篇
综合类   24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为推动生态系统服务管理和提升人类福祉,本文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为数据源,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法,系统梳理和总结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的学科知识基础、科学领域结构和热点变化等发展现状以及最新研究进展。研究表明:1)不同研究层面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受外部风险和人类需求、参数选取和服务提供者及区域差异性和不均衡性的影响。2)研究方法主要有基于关系识别和具体表征的权衡分析、权衡模拟和预测的模型量化分析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管理优化的多准则分析3类。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键驱动因子为城市化、生态工程和气候变化。基于此,我们认为把握生态系统服务权衡不同研究层面的关联特征、创新和优化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方法、准确甄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键驱动因子以及充分整合多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资源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赵京  胡贤辉 《浙江农业科学》2020,61(11):2397-2401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熵值法分析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分异规律,测度了湖南省及所辖14个市州的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均衡度和优势度,为区域土地利用优化配置,协调农业用地与建设用地的用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7年,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稳中有升;长株潭城市群对于湖南省的土地利用结构熵值起到主导作用;湖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呈现空间分异特征,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高低受到区域自然资源禀赋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协调人地关系、促进耕地资源保护,突出湖南省粮食主产区特色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部地区省会城市长沙市深入实地考察,认为长沙市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集中表现为建造在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普通住宅型小产权房,其分布零散隐蔽、交通区位较好,价格低廉,主要根源于尚未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房产市场价格虚高及住房供需失衡;需要探析治理小产权房的宏观规范与微观规制、长期查惩与短期引导、增进供应与理顺需求、把控增量与化解存量的长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对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SR-EES模型,从压力(P)、状态(S)、响应(R)以及环境、经济、社会方面构建选取与常德市耕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紧密相关的22个指标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模型对2015年整个常德市的耕地生态安全状况做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常德市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水平处于Ⅱ(较安全)-Ⅲ(临界安全)之间,具体表现为鼎城区、汉寿县、桃源县、石门县处于较安全级别,安乡县、临澧县、澧县、武陵区、津市市处于临界安全级别。  相似文献   
5.
农业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要素,水土资源空间匹配关系影响粮食生产安全。为了解区域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水土资源利用现状,本文从虚拟水、虚拟耕地角度出发,定义了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系数的概念,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台湾、香港和澳门数据尚未收集)1998、2005、2011和2017年4种主要粮食作物(稻谷、小麦、玉米、大豆)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时空匹配程度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全国主要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及粮食总产量在增减交替中有所增加,其中4种粮食作物增减交替变化波动幅度大。东中部地区的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的总量高于西部地区,总量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②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总量高值区和低值区的地区构成特征明显,区域内部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系数呈现多样化。北方地区匹配程度总体优于南方地区。同时根据地区匹配系数存在差异性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管理体制、大力发展节水节地的现代高效农业、健全水土资源协调利用相关法律制度和建立粮食生产水土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等提高地区主要粮食作物虚拟水—虚拟耕地资源匹配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集被重金属As、Cd、Pb和Zn污染的土壤,选用SiO_2、CaO、CaCO_3、FeSO_4和绿肥5种稳定剂对土壤重金属进行稳定化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单种稳定剂时,FeSO_4对土壤中As的稳定效果最明显,CaO和CaCO_3对土壤Cd、Pb、Zn的稳定效果相对较好,绿肥的稳定效果最差,且5种稳定剂均是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对土壤中重金属的稳定效果越好;同时施用2种稳定剂时,FeSO_4和CaO与FeSO_4和CaCO_3均具有较高的稳定效率,3%FeSO_4和3%CaO能达到同时修复As、Cd、Pb、Zn的效果;先后施用FeSO_4和CaO 2种稳定剂时,先加入FeSO_4时,土壤中4种重金属As、Cd、Pb、Zn的稳定效率分别为92.07%、31.08%、27.35%、53.91%,而先加入CaO时,4种重金属As、Cd、Pb、Zn的稳定效率分别为88.21%、40.14%、29.81%、55.12%。可见,在稳定多种重金属时,除了考虑稳定剂的不同配方及比例外,还应考虑添加顺序等。  相似文献   
7.
对湘西州2000-2015年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城镇化水平、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州耕地集约利用和城镇化耦合协调度由2000年的0.221增长到2015年的0.562,目前处于磨合发展阶段,并未实现协调发展;各地区的耦合协调度均呈增长状态,但增长速度差异大,以耕地集约利用滞后型为主流。因此,在注重城镇发展的同时平衡地区间耕地投入力度、提高耕地利用程度是湘西州实现耕地集约利用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张瑞  吕殿青  李景保 《水土保持学报》2018,32(3):132-139,145
根据荆南三口地区22个气象站点1951—2016年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及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辅以EOF分析、小波分析、M-K检验等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荆南三口地区66年旱涝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旱涝年际变化较大,20世纪50年代前涝后旱、60—70年代整体干旱、80年代旱涝交替、90年代洪涝、21世纪前涝后旱,且四季均可发生旱涝事件。(2)空间尺度可分为3个区域类型,东南部(湿润区)、中部(降水均匀区)、西北部(偏干区),且季节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西北部的五峰、宜昌、荆州等地四季干旱较多,中部的安乡、南县、华容等地四季洪涝较多。(3)年与四季多以5年、10年周期为主,并具有30~35年的长周期。(4)旱涝急转指数在1981年和2015年发生显著变化,而旱涝强度在1972年和2014年发生显著突变。(5)宜昌、石门、澧县等夏季多为旱转涝;五峰、宁乡、安乡、华容、常德等地夏季多为涝转旱。  相似文献   
9.
10.
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城乡收入比为测度指标,采用泰尔系数、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分析2000-2016年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城乡收入比由2000年的2.28扩大到2016年的2.37,城乡居民收入比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②2000年以来,河北省城乡收入差距空间格局总体呈现收入差距缩小的趋势,整体格局大体呈现"中间低、两端高"的空间特征;③人均GDP、产业结构演进、城镇化率、就业结构、高等院校毕业生数以及公共支出规模等多种因素,成为影响空间格局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