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基础科学   7篇
  4篇
综合类   1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1 毫秒
1.
分别采用Fenton氧化和UV/Fenton氧化对油墨废水处理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FeSO4投加量、H2O2投加量、初始pH值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在初始pH值2.5、H2 O2投加量800 mg/L、FeSO4投加量800 mg/L、处理时间为180 min的最佳条件下,油墨废水的COD去除率达83.1%;在UV/Fenton条件下,H2O2投加量可降低至600 mg/L,反应时间可缩短至60 min,COD去除率可达84.1%,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依托陕南地区坡面径流利用技术项目,针对目前国内外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方法的现实,借鉴运筹学中的层次分析理论,以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分析评价的层次递阶模型,经过筛选和分析,建立了一个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类共11项评价指标的体系。分析计算出各指标对总目标即综合效益的权重,建立了综合效益评价的数学模型。经项目区内白河县马利沟小流域实例验证,证明了坡面径流集散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杨婧  李铎  毕攀  付晓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6):7569-7570
分析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各国水资源利用情况及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更好的利用河流水资源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Cu2+在饱水细砂中的吸附特征,预测地下水中Cu2+的发展演化趋势。[方法]通过室内土柱试验,观察非吸附组分(Cl-)和吸附组分(Cu2+)在渗流中半浓度出现的时间,进而计算分配系数、滞后系数,研究Cu2+在饱水细砂中的吸附特征。[结果]细砂的阳离子吸附交换容量约为8.7 meq/100 g,若被吸附物质全部为Cu2+,则100 g细砂中大约可吸附0.126 g Cu2+,可见饱水细砂对Cu2+的吸附能力较强。该细砂土的分配系数为52.0,滞后系数为138.1,远大于1.0,说明吸附作用对Cu2+迁移的影响较大,与非吸附物质相比,其弥散系数和溶质迁移速度均降低了138.1倍,从而缓减了Cu2+在地下水中的迁移速度。[结论]吸附作用对Cu2+在饱水细砂中迁移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重金属污染具有滞留时间久、难恢复和难治理等特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备受关注。深色有隔内生真菌(Dark septateendophytes,DSE)可与多种植物建立良好的共生关系,其在促进植物生长、与植物联合共生增强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机制及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系统阐述DSE功能及其对重金属耐性机制,本文综述了DSE的结构特征及定植规律,其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的作用机制,重点分析了重金属胁迫下DSE的应答机制(吸附螯合、调控基因表达、抗氧化应激和“区室化”作用等),总结了DSE-植物共生体系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现状和前景,以期为DSE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Fenton试剂氧化处理油墨废水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爱舫  吴财松  高鹏  郑心愿  方亚其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99-4001,4013
采用Fenton试剂氧化对油墨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FeSO4浓度、H2O2浓度、初始pH和反应时间及废水初始COD浓度等因素对废水剩余COD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试剂氧化的最佳条件为FeSO4浓度800 mg/L、初始pH 2.5、H2O2浓度800 mg/L、处理时间180 min.此条件下,当油墨废水在初始COD小于876 mg/L时,经Fenton氧化处理后油墨废水的剩余COD在98 mg/L以下,出水能够满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李安娜  许广明  赵伟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98-10700
该文选取滹沱河冲洪积扇为典型研究区,采用均衡法及数值模拟模型法对滹沱河地下水库的调蓄空间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的现状调蓄空间为29.95×108m3,漏斗区范围内现状调蓄空间为12.83×108m3。因此,在平原孔隙水超采漏斗区建设漏斗填充式如地下水库是可行的。利用已形成的区域超采漏斗区建设漏斗填充填型地下水库,既可为当地提供充足的可开采水源,解决当地水源供需矛盾,又可缓解或消除由于长期超采而导致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青霉菌BX1生长菌俸对2种活性染料废永的脱色效果.结果表明,青霉菌对2种活性染料母液废水均表现出较强的吸附脱色性能,绿色染料母液废水在5倍或更高倍数稀释条件下,染料废水的脱色率显著提高,96h脱色率为95%.红色染料母液废水在5倍稀释条件下,脱色率达到64.56%,96h脱色率高达96.82%.青霉菌生长菌体的脱色效果明显优于静止活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四川省简阳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灌溉适宜性进行分析和评价,为合理开发该区地下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Gibbs图、离子比值系数及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其浅表层与中深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并将熵权理论与模糊物元法相结合,借助Matlab建立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研究区浅表层主要分布淡水,中深层主要为微咸水,由浅至深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由HCO+3-Ca,HCO+3-Ca·Mg型转化为HCO_3-NaCa,HCO_3·SO_4~-Ca-Mg,SO_4-Na·Ca型。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成分主要受控于岩石风化作用,主要受岩盐、方解石、石膏、硅酸盐矿物的溶解及阳离子交替吸附作用的影响。浅表层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比较明显;中深层地下水受深层盐卤水越流混合作用影响较明显。[结论]研究区浅表层地下水水质良好,适宜用做灌溉水源,由浅至深,地下水水质逐渐变差,中深层地下水不宜长期用于农业灌溉。  相似文献   
10.
高爱舫  吴财松  郑心愿  高鹏  方亚其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9):4226-4228,4232
采用臭氧氧化法处理直接紫染料废水,考察了反应时间、臭氧投加量和初始pH等条件下臭氧氧化过程对废水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氧化过程中COD去除率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强,随着反应时间和初始pH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色度的去除率随着臭氧投加量和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初始pH的增加先增加后略有减小.当初始pH为10、臭氧投加量为35 μg/L、处理7min时,COD去除率达92.8%,色度去除率可达98.3%,污水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