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2篇
综合类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随机抽取5个典型县区的有关数据,从退耕与林草建设的模式入手,利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山西省西山地区以林牧业发展为主的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后续产业发展的保障性等问题。结果认为,从整体上看,山西省西山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后续产业发展过程可分为倒退式发展(2000—2003年)、明显加快发展(2003—2006年)和迅速发展(2006—2009年)3个时段。选定的典型县区总体情况表明,在区域耕地减少、人口增多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有所增长,表明典型区域耕地质量明显提高和后续产业持续发展的趋势;从典型县区个案情况看,在某一定时段内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均出现不同幅度的负增长态势,也显示了该区后续产业存在严重的发展问题。最后提出了稳定耕地数量、保障人均粮食拥有量是后续产业发展的根本,以及需要进一步分析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利用系统和综合理论相关的分析方法,分析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的主要关系和补偿与被补偿的相关内容,构建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补偿之间的量化联系。结果认为:(1)退耕区域和下游(下风向)区域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直接受益者和间接受益者,国家和退耕区域居民是受损者;(2)生态补偿的关系所包含的内容共分为14项,其中被补偿8项,补偿6项,如果两者量化关系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是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持续发展最理想的模式;(3)以流域作为水土保持效益的补偿与被补偿的界限,以上下风的强弱区域作为减沙效益的补偿与被补偿的界限,最后提出了几点相关建议。分析结果可对维护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成果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草甸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12个物种多样性指数,研究了五台山南台不同距离带上草甸多样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随着旅游干扰程度的减少,草甸种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趋于增加。对于物种的均匀度,近距离处,旅游干扰强度大,种间竞争小,使得草甸种的分布更趋于均匀;而远距离处,旅游干扰小,种间竞争加剧,因而种群分布的均匀度相应减小。  相似文献   
4.
大同土林景区的景物主要以自然景物占绝对优势,因此,探讨主要景物-土林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不仅在地学上有一定的意义,而且在区域旅游研究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论文从区域地质发展过程和水土流失发展两个方面,利用实地考察和土林剖面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土林形成的因素及其组合、土林个体特征、土林发展与演变过程,以及土林的旅游价值,以期从它的发展过程中寻求安全保护。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太原市晋源区姚村乡耕地进行定级估价研究,对耕地的定级估价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利用动态聚类分析法进行耕地级别的划分,利用动态聚类分析中求得的聚点分值.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点测得聚点纯收益,运用收益还原法求得级别地价。利用动态聚类分析法求级别和利用聚点纯收益求基准地价,使定级与估价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6.
采用D8算法的典型方法,使用ArcGIS对DEM进行一系列数据分析,对太谷县水环境地域划分进行了研究。首先科学判断并纠正DEM数据,其次计算无洼地水流流向、汇流累积量,再次提取河网和分析特征。结果得出了太谷县29类集水区,并划分了7类农业水环境地域分布区:高集水区、较高集水区、一般集水区、较低集水区、低集水区、空集水区、非集水区,进而可划分出太谷县五大特色农业地域布局。  相似文献   
7.
2000—2008年晋西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晋西北河曲、保德、偏关地区2000,2008年2个时期TM遥感影像数据,在Erdas,Arc GIS等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解译影像处理数据并建立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对研究区域近8 a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8年间,河曲、保德、偏关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表现出草地、森林和居民工矿建设用地明显增加,农田、未利用地呈减少趋势,水域面积变化不大。农田大量转化为草地、森林和居民工矿建设用地,反映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有所改善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趋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幅度大且流转方向一致,结构调整趋于合理,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以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太原市1951-2008年气候变化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太原气象观测站1951-2008年的气温和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太原市近58年的气候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8年来太原市年平均气温呈现非连续性上升趋势,线性倾向值为0.34℃/10年,各季的变暖趋势相同,但增幅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58年来降水总体为波动中明显减少的趋势。各季降水量也呈减少的趋势。综合气温与降水变化状况,太原市气候呈现暖干化的趋势。太原市降水和气温的年代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显示气候变化具有阶段性、季节差异性特征。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合理利用土地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而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决定了人类能否长期、可持续地利用地球资源。在GIS和RS技术支持下,利用陆地卫星遥感数据,通过非监督分类与目视解译相结合的方法,提取1976,1990,2007年3期遥感影像专题信息,建立了土地利用变化模型,并结合统计资料完成了汾河上游西北地区土地利用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力的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